引言 〈金都茶餐廳〉書寫的時代是香港面對全球化的市場及後九七特區管治,「夾雜」前後殖民時期,在後殖民時代接踵而來的香港本土文化的挑戰,本土文化固然改變及重構。按陳冠中的脈絡,我們可以知道香港人的「金都…

引言 〈金都茶餐廳〉書寫的時代是香港面對全球化的市場及後九七特區管治,「夾雜」前後殖民時期,在後殖民時代接踵而來的香港本土文化的挑戰,本土文化固然改變及重構。按陳冠中的脈絡,我們可以知道香港人的「金都…
《第一爐香》電影上映,關於是否要入戲院去看,我心忐忑,藝文界朋友意見更是不一。各種聲音之中,有兩點我極為同意:其一,如果沒有看電影,就不應該提議別人不要去看;其二,如果沒有讀過原文,寫影評就不要妄下論…
從「動」與「亂」所構想的一個視覺世界:包含不斷流動、不同速度而製造的亂象。這種字面的意涵似乎是最直接的聯想,到底「動亂」是甚麼景觀?初步理解「動亂」與「動態」有關。而劉以鬯書寫的〈動亂〉正正切中及打破…
不是我在世界上受苦,而是世界在我心裡受苦。人只有在集聚從破衣爛衫到大教堂各種東西的無言痛苦的狀態下才存在。同理,人只是從各種生物──從蛆蟲到上帝──在他心中歡笑和呻吟的那一刻開始,才成為生命。 ──齊奧朗…
每當我們談到香港文學時,黃碧雲必然會是被討論到的作家之一。她在1984年開始她的寫作生涯,其小說《烈佬傳》出版於2012年,是較晚近的作品。《烈佬傳》有別於黃碧雲過往「暴烈」的風格,以極為平淡、收斂的…
當我閱讀黃可偉的新書書稿時,便印證了我對他的網絡印象:作為一個積極寫作的人,他既是投稿達人,也是文獎獵手──這評語並無任何貶義,我只是對他的寫作狀態相當好奇而已。他是兩部長篇小說的作者,坊間評價不俗,…
劉以鬯(1918-2019)於1949年從上海移民香港, 多年來從事編輯寫作工作,筆耕不輟,扶掖後輩,被公認為香港文壇泰斗。其代表作之一長篇小說《對倒》被改編為電視電影作品 [1],被譯為英文與日文,…
如前文所述,《候鳥》姐妹篇《織巢》主要敘事者從林家大女兒素素,變為林家二女兒妍妍。與《候鳥》中的兒童視角娓娓道來相比,《織巢》則展示了更為精巧的結構設計與複雜多變的敘事角度。在《織巢》序言中,西西首先…
1981年,西西於香港《快報》開始連載自傳體小說《候鳥》,共得三十萬字,後來以前十八萬字作為上卷,1991年印行出版。2018年,西西在臺灣洪範書店出版小說《織巢》,作為其早期小說作品《候鳥》的姐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