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錄自《危脆生命》(香港:手民,2023)第五章〈危脆生命〉 我們必須從更廣大的可理解性的規範圖式來理解媒體是如何透過影像掏空人類,因為這種種規範圖式奠立了甚麼能成為人類、甚麼能成為可活的生命、甚…

* 節錄自《危脆生命》(香港:手民,2023)第五章〈危脆生命〉 我們必須從更廣大的可理解性的規範圖式來理解媒體是如何透過影像掏空人類,因為這種種規範圖式奠立了甚麼能成為人類、甚麼能成為可活的生命、甚…
* 節錄自潔西.辛格《並非意外》(台北:臉譜,2023) * 題為編輯擬定 歸咎會造成一個最主要的後果,就是讓意外連預防都無從預防起。把事情的責任歸到某人的頭上,就等於直接否定了一件意外是意外的可能性…
2023年7月發表〈「跨界奇才」任護花的新發現與年表〉後,不少讀者向筆者提問:杜國威編撰的話劇和電影《南海十三郎》,[1] 劇中人物任惜花是否影射任護花?原名江譽鏐的南海十三郎(1910–1984),…
記者出身的任護花(?–1976)被譽為「跨界奇才」,「報壇怪傑」,1930至1960年代,活躍於報業、粵劇、電影、通俗小說、評論等多個範疇,多才多藝,思路刁鑽富創意,是粵港俗文化發展史上的一位知名人物…
虎鬥龍爭,氣寒西北何人劍。 風流云散,聲斷東南幾處簫。[1] 1953年,香港武術界出了件大事,《中聲晚報》在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吳公儀訪文中,因有「我自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敵手……歡迎與武林人士切磋」…
2021年5月,香港藝術館展出《超現實之外:巴黎龐畢度中心藏品展》。文宣材料選用的就是西班牙國寶級畫家米羅(Joan Miró)於1948年10月8日創作的油畫《鬥牛》(The Bull Fight)…
1963年,香港首次出現中英文對照的報紙,但當時的宣傳重點不在此,而是這報紙能「發聲」!是年4月12日,報章上刊出一則廣告,預告香港有史以來第一份有聲報紙《中西日報》將於四日後出版。所謂「有聲報紙」,…
我曾經有個印象,父親沈仲章就讀北京大學之初,同時結識了戴望舒與施蟄存(還有沈寶基,另議)。後來看了些資料,覺得那不一定。我還一直有個印象,父親與施蟄存伯伯有不少共同的朋友。近來見到些文字,覺得那是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