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不乏對疾病的描寫,除以文字作醫療紀錄,直接描寫病患、醫者及照顧者的反應和心情,帶出疾病的不適和焦慮外,亦隱喻、批判社會的問題。 台灣文學館即日至10月29日舉行「寫字療疾──台…

維吾爾的數位世界體驗起來,並非一直都是個被圈禁的空間。2011年我剛開始從事田野工作時,新疆地區才剛搭建起3G網路,社群媒體剛開始在都會區慢慢出現用戶。等我在2014重返新疆進行第二年的研究時,成年人…
生命到底是甚麼,僅僅是肉身麼?肉體一旦終止運作,人就馬上變成「屍體」,勾銷所有的意義嗎?人死後身體比生前輕了二十一克,那二十一克是否就是靈魂的重量?如果靈魂確實有其體積,那醫學解剖可曾發現過,它其實藏…
一、 變形題材,無論在日本文學史或日本美術史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李鵬飛,2010)在平安時代末期的民間故事集《今昔物語集》中,有許多關於人、動物、植物、非生命體(水、石頭)甚至抽象概念(文字符…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馬賽爾思想的一些基本面向。當然,馬賽爾的洞見繁多,難以寥寥說盡,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們將聚焦就其關於絕望與盼望的辯證討論,再作一些解釋。另一方面,正如之前提到,馬賽爾尤其強調哲…
邱剛健(1940-2013)的新詩創作始於一九六〇年代,當時台灣正值現代主義盛行時期,他常以情色詩表達其反叛性格、現實生活的快感和對生命的反思。所謂情色詩,乃引用焦桐對情色詩的定義[1],所以情色詩並…
關於「無意識」(Unconscious),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學的研究重點。他認為人格心理有三個結構,一為本我(無意識),二為自我(意識),三為超我(超意識)。無意識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