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穎詩 •十月 18, 2020 香港創意寫作教育:一場民間協作的共同實驗 * 原文載《字花》第63期(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公司,2016),16–19。 創意寫作教育在外國已發展得相當成熟,而香港大專院校在近年相繼開辦創意寫作學位課程的同時,卻有大學將課程黯然結束,這個尷尬局面…
譚穎詩 •五月 12, 2018 拒絕入海的細流──與麥樹堅談散文和小說 原文載於《阡陌文藝雙月刊》第八期(2016年1月),作者授權轉載 詩:譚穎詩 堅:麥樹堅 急促的城市,緩慢地寫作 詩:你的散文如一個任性的時鐘,有時倒着走、有時停下來,和當下有強烈的落差…
譚穎詩 •五月 12, 2018 往內飛的野禽──讀文於天《狼狽》 本文原載於《字花》第53期(2015年1月),獲作者授權轉載 當我們讀詩的時候我們在讀的是甚麼? 收到文於天的《狼狽》時,我剛剛重讀了他的第一本詩集《當我們讀詩的時候我們在讀的是甚麼》(下稱…
譚穎詩 •十二月 28, 2016 沉默的男人餐桌──讀文於天的幾首家族詩 2015年,我因著工作的緣故,為文於天擔任了兩次詩會的主持。二月在台北書展舉辦的首次詩會,名叫「想像的家族」,所誦讀的詩以家族為主題,也不乏宏大想像的作品如〈境外之詩〉、〈世紀末之光〉等[1]。當中刻劃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