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給人的感覺,除了各種類型片或混合類型片外,就是中產化。看看八十年代後的港片,多少故事設定是以中產階層為起點,或者故事走向是以中產為終點。當然,這麼大的產業中,總會有例外的,其中一個重要的例外就…
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總是給人「爽快」的印象,不論是在劇情上,還是在畫面上,那種節奏感都是很獨特的。而這種「爽快」,或可以追溯至七十年代的武打片上。葉曼丰在書中指出,武打片的感官現實主義其中一個重要特色…
熟悉香港電影史的觀眾都知道,香港武俠片在六十年代中始,慢慢從幻想式的神怪刀劍片,漸漸轉向硬橋硬馬的武打片和功夫片。以往的刀劍片運用大量特效,像是動畫和疊印,強調奇特的超能力,像是「掌風」、飛劍和空中浮…
在談及武打片的階級特性和暴力因子後,作者葉曼丰轉談武打片中另一個次類型和與之相關的重要主題,就是鍛練影片和苦修主題。苦修看似是武俠片中自然而然會出現的情節,不修練如何有好武功?然而,作者發現香港武俠片…
六十年代末,武打片的暴力愈來愈強烈,死亡固然常有,血和斷肢也不時出現。面對這些畫面,作者因而提問:到底我們看這些剖腹、斷肢和死亡的影像會否有滿足感? 如有,又是何種滿足感? 而在這種受虐式的觀影經驗中…
當我們談論香港的武俠電影時,我們通常會談甚麼呢?可能是在野的江湖,又或是武術之傳統和功夫流派,也可能是想像的中華,亦有可能是俠義精神。然而,葉曼丰在《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一書中首先想要討論的,是我們…
每次與人談起香港的文化政策,往往都只能提到陳雲《香港有文化》。梁寶山在編《不離地藝評》這書時,特意留有一個章節主論文化政策,畢竟何慶基曾任香港藝術中心總監,一直以自己的筆來介入政治和政策討論,故編這小…
在九十年代寫作的文化人,是無法迴避九七的議題的。何慶基也沒有例外,而編輯亦把他在九七前後的作品整輯成「一九九七,文化政治」一章。對比起藝術作品中的九七意涵,何慶基在其時更為關心的,反而是硬實的文化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