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不離地藝評》】無可迴避的九七議題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專欄 譚以諾:點讀系列

【點讀《不離地藝評》】無可迴避的九七議題

在九十年代寫作的文化人,是無法迴避九七的議題的。何慶基也沒有例外,而編輯亦把他在九七前後的作品整輯成「一九九七,文化政治」一章。對比起藝術作品中的九七意涵,何慶基在其時更為關心的,反而是硬實的文化公共政策的問題。這取態,確是與當年一眾埋頭於文化詮釋和文化研究的文化人有所不同。

談到九七,說到九七的文化政治,我們慣性會想到阿巴斯(Ackbar Abbas)的重要的作品《香港:文化與消失的政治》(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書中談到的消失(disappearance)、逆向幻覺(reverse hallucination)和已逝/錯失感(déjà disparu)等概念,我們都耳熟能詳,並看到後續不少人拿它們來引申和接續,以討論香港的文化。

不過,在書中這輯的文章中,我們看到的不是消失中的香港,不是甚麼在消逝中才現身的視點,而是很實在地回應香港(文化)前途的問題。例如討論在立法局爭取文化界團體議席之問題、思考「香港藝術缺乏政治藝術的語言」之情況、批評藝術發展局在主權移交前不當的沉默、聲明公共文化機構的定位與立場等,見到的不是阿巴斯那種千迴百轉的沉溺,而是向前推進的堅實動力。

不是說何慶基看不到九七將臨時的危機感,而是說他在面對這危機感時所作的反應,並非走阿巴斯的路線。像〈文化界的危機感〉一文,實在地表明當時藝文界的普遍焦慮。他在文中提出藝文界的擔憂,像「電影中以傷害鄰國關係為藉口的刪禁條例」;展覽申請牌照事宜上只要有關部門稍作拖延,便能令展覽不能舉辦;建制可在資源分配上作調節,以削弱某類型藝術發展……。這些1992年的前見到現在已成現實,已是藝文界每天都要面對的實況。

我們可以說當年的何慶基過份樂觀,倡議政權感填補政策漏洞,促請攻府訂立「尊重多元發展的長遠文化政策」,這在現在看來不過天方夜譚。然而,由此我們亦可以看見阿巴斯消失中的香港所看不到的另外一面︰九七的文化政治同時關乎倡議、促請和抗爭。在此,何慶基不再是一名藝評人而已,他以藝評的實踐來搞社會運動。

阿巴斯那種回天乏術之感恰可與何慶基的前進動力交叉對比,形成對照。不是說哪一種比另一種更精確、更貼地,而是我們在讀何慶基的作品時,發現九七前後另一種文化動力,並不是「逆向幻覺」的那種,而是從香港藝術歷史中尋找社會性、政治性藝術的傳統,以此來尋找以藝術抗爭甚至改變社會的可能性,以此他才會有以下這種似乎天真的樂觀(又或這是當時普遍的主權移交徵候?)︰

從社會、政治角度來看,九七過渡隱藏不穩定的不安和憂慮。但從文化角度來看,它卻充滿新的命題和可能性──回歸過程中藝術工作者面對本地文化身份的定位,以及當它成為中國大文化一部份後,香港文化與國內文化的關係等,肯定會產生一定衝擊。特別是當這過客、難民文化逐步消滅時,這個新的文化局面,將提供不少藝術創作的新可能性。究竟香港文化藝術工作者在九七後如何在文化上自我定位? 如何在現代中國文化上扮演有意義而獨特的角色,將是個有趣的考驗和挑戰。

 

書籍資料:https://typesetter.hk/2020/05/23/artcriticism/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