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不離地藝評》】一刀插入你心的藝評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專欄 譚以諾:點讀系列

【點讀《不離地藝評》】一刀插入你心的藝評

何慶基在《不離地藝評》之序言中,開宗明義地說他的藝評「不畀面」,並會結合分析作品形式和信息,找出作品更深層的文化、社會和政治意義。這種取態並非當下回想當年,事實上,他在八十年代已直言不諱地說明這點。他在1986年的文章中曾提到:

在香港少得可憐的藝術評論中(當然不包括鱔稿),所使用的評論方法,大都是「形式主義」(Formalism),單是分析藝術元素如線條、筆觸、構圖的使用、關係及效果,分析層面停留在技巧性方面。但藝術是否只是關於視覺元素那麼簡單? 優秀的藝術品,包含藝術家對個人及社會的經驗,反映出社會經濟及權力架構,更可能顯示出藝術家對眼前狀況的評語。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着力說明,單是形式主義或停留在技巧層面的分析,並不能析出藝術品更深層的意義。線條、筆觸、構圖等元素是重要,但當鐘擺只擺向一邊時,談論「社會經濟及權力架構」的評論就更是彌足珍貴了。

何慶基在八十年代以此立腳點出發,既評形式,亦評社會架構。從書中第一輯「去舊迎新.藝評介入」所選的文章,我們就能看到他的評論角度和關切點,像〈一噸重反環保雕塑過關 反映區局政策漏洞重重〉一文。單看文題,文章像是一般報導,但在平實的題目之下,卻是何慶基對公共藝術和當年的區域市政局之鞭撻。

文章評論的是沙田新城市廣場和大會堂外的一件公共雕塑,名為《保護地球》。我住沙田多年,經過這件雕塑無數次,卻不曾知道這雕塑的名目,也不知道它放在那裡的來龍去脈。何慶基先把事件還原,再從形式和藝術政策角度兼論作品,既說作品以鋼製成,冰冷感「與環保運動所引發的人性化温暖感背道而馳」,又說當年區局文化康樂事務委員會主席鄧佩達的回應為「食得唔好嘥」論,在公共決策上堪稱兒戲和馬虎。

另一篇見諸他出入形式和權力架構的評論文章是1989年寫的〈談民主女「神」〉。八九年發生甚麼事眾所周知,而當年的民主女神像在政治上有何意義也不須贅言。何慶基卻先從神像的歐洲歷史脈絡言起,然後觸及立在北京的民主女神像之「藝術語言」(作者語)──粗糙、刀痕、左右腳的姿態、身軀形狀、頭髮造型等,說明當時創作者如何想像「民主」這個還未落實的觀念,以此證明「政治性的藝術品,受外在情況和時機的影響,多於由其內在使用的象徵和形式決定」,拉闊對藝術/藝術品的定義。

何慶基的犀利言辭,多年來不減反增,有留意他近年在《立場新聞》上的評論之讀者應該有所體會。像回應M+不收藏「反送中」視覺文化產品的〈M+的廢話〉、批評藝術家高志活為反送中運動製造紀念柱的文章〈高志活,不要紀念柱了,謝謝!〉,均看見他在三十多年間貫徹的評論取態,看見他如何着力地把藝術評論納入到公共討論之中。

 

書籍資料:https://typesetter.hk/2020/05/23/artcriticism/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