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批 微批
  • 首頁
  •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 Sample 樣本
      • 【《SAMPLE》第二十一期「遊戲超寫實」】
      • 【《SAMPLE》第二十期「海洋四維體」】
      • 【《SAMPLE》第十九期「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 【《SAMPLE》第十八期「災難應變手冊」】
      • 【《SAMPLE》第十七期「防毒硬件檢測中」】
      • 【《SAMPLE》第十六期「末日投資策略」】
      • 【《SAMPLE》第十五期「怪物與它們的產地」】
      • 《SAMPLE》第十四期「悲觀人士生活指南」
      • 《SAMPLE》第十三期「今日天氣預報」
      • 《Sample》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
      • 《SAMPLE》第十一期「親愛的乘客,我們離開吧」
      • 《Sample》第十期「歡迎光臨賭博樂園」
      • 《 SAMPLE》第九期「魔術師的秘密道具箱」
      • 《Sample》第八期「(仮)和平時代的戰爭武器」
      • 《Sample》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相關文章
      •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相關文章
    • 香港文學史觀
    • 文善專輯
    • 馮程程專輯
    • 飲江專輯
    • 吳煦斌專輯
    • 劉以鬯專輯
    • 羅貴祥專輯
    • 《板蕩時代的抒情》小輯
  • 專欄
    • 每個人心中都有五本書
    • 譚以諾:點讀系列
    • 李薇婷:鐵馬咖啡館
    • 葉梓誦:紙沿筆記
    • 米哈:頭被按入水中讀書
    • 薄批速遞
  • 訪問
  • 報道
  • 書序
  • 書評
  • 評論文章
  • 漫談
  • 關於微批

標籤: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駱易
駱易 •22 8 月, 2021

秩序之爭背後的觀念之爭和知識之爭——讀《天下1:明清對外戰略史事》

  在寫作《天下》一書時,中國政法大學歷史研究所鄧文初教授的抱負和野心,在於試着從在綜合性的整體認知中重構歷史的多元多線進程,在外交史、政治史、思想史等領域穿梭,交叉採用地緣政治學、知識社會學、國際關系學…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橘子
橘子 •22 8 月, 2021

論黃碧雲《烈佬傳》中的粵語書寫

  每當我們談到香港文學時,黃碧雲必然會是被討論到的作家之一。她在1984年開始她的寫作生涯,其小說《烈佬傳》出版於2012年,是較晚近的作品。《烈佬傳》有別於黃碧雲過往「暴烈」的風格,以極為平淡、收斂的…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黃峪
黃峪 •22 8 月, 2021

「被剪裁的邊角料」之必要︰《也斯的香港故事——文學史論述研究》

  王家琪博士給我的印象是一位勤謙溫文的青年學者,她201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目前在樹仁大學中文系擔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在於香港文學與現當代文學,近年著述甚豐,令人佩服。2018年,王家琪博士與…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駱易
駱易 •22 8 月, 2021

帝國「雙重身份」困境與權力幻覺田——讀《天下1:明清對外戰略史事》

  明朝初年的外交態勢堪稱有「帝王居中,撫馭萬國」的氣勢,其對外積極交往的規模、頻率、探索、創設與影響足以稱雄當時的世界,並奠定了此後明清帝國「天下共主」的身份以及東亞的外交秩序和戰略框架。   從洪武二…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小東
小東 •19 8 月, 2021

From It to We,從個體出走的共存可能:觀「後人類敘事──共存之地」

  廣東話裡的「我哋」總是耐人尋味,同音字是「我地」。它可以解作我們,也可以是「我所擁有的地方」,或是「我屬於的地方」,既單一個體視野,亦能為眾數。當然,一座城市,至一個地球不應被壟斷私有的,而是群體共生…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漫談
謝愷忻
謝愷忻 •15 8 月, 2021

〈孔雀東南飛〉:從病態論傳統女性的從屬性

  據現代精神病醫師定義,「病態」一詞粗略理解為「一種人格障礙,患者會表現出持續的反社會行為,缺乏同理心和自責行為,有利己主義」,[1] 而過往文學研究認為,作家撰寫「病態」甚至「精神病」,旨在揭露寫作背…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羊誩
羊誩 •15 8 月, 2021

【轉型正義專題】《重寫我城的歷史故事》:回溯十年,把歷史寫成了預言

  提到「轉型正義」,多半會聯想至曾受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壓迫而遭撕裂的社群,就近如韓國光州與台灣白色恐怖等,以及如何採取與國情相符的方法善後修復,促成社會和解,創造更鞏固的新民主文化。但落實修繕,其首要條…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陳子謙
陳子謙 •15 8 月, 2021

山不來,我們一起走過去──廖偉棠《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走近現代詩的40條小徑》

  香港人不太讀詩,但總是在無意中流露對詩的仰慕。東京奧運的港隊高手何詩蓓和李慧詩,名字都有個「詩」字──他們的父母讀詩嗎?未必,但他們還是相信,「詩」這個字太美好了,足以成為給女兒的第一份禮物。   詩…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鄭政恆
鄭政恆 •12 8 月, 2021

余英時與香港出版的一些著作

  一收到余英時先生(1930–2021)去世的消息,翻檢書櫃上多種余英時著作,書本觸手可及,一直在當眼之處,足證他的書常讀也常用,可惜大師已去,從此再無此等地位的大師。 《余英時回憶錄》在2018年底初…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漫談
黃峪
黃峪 •8 8 月, 2021

【繼續閱讀劉以鬯】錯位的時間——劉以鬯短篇小說《對倒》與香港現代主義

  劉以鬯(1918-2019)於1949年從上海移民香港, 多年來從事編輯寫作工作,筆耕不輟,扶掖後輩,被公認為香港文壇泰斗。其代表作之一長篇小說《對倒》被改編為電視電影作品 [1],被譯為英文與日文,…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訂閱「微批」

訂閱讀者將會定期收到我們的文訊
Loading
「微批」內容歡迎非商業用途之轉載,唯須註明出處(含「微批」網頁連結)。欲轉載或徵用本網站內容,請洽聯絡郵箱:hkparatex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