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批 微批
  • 首頁
  •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 Sample 樣本
      • 【《SAMPLE》第二十一期「遊戲超寫實」】
      • 【《SAMPLE》第二十期「海洋四維體」】
      • 【《SAMPLE》第十九期「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 【《SAMPLE》第十八期「災難應變手冊」】
      • 【《SAMPLE》第十七期「防毒硬件檢測中」】
      • 【《SAMPLE》第十六期「末日投資策略」】
      • 【《SAMPLE》第十五期「怪物與它們的產地」】
      • 《SAMPLE》第十四期「悲觀人士生活指南」
      • 《SAMPLE》第十三期「今日天氣預報」
      • 《Sample》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
      • 《SAMPLE》第十一期「親愛的乘客,我們離開吧」
      • 《Sample》第十期「歡迎光臨賭博樂園」
      • 《 SAMPLE》第九期「魔術師的秘密道具箱」
      • 《Sample》第八期「(仮)和平時代的戰爭武器」
      • 《Sample》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相關文章
      •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相關文章
    • 香港文學史觀
    • 文善專輯
    • 馮程程專輯
    • 飲江專輯
    • 吳煦斌專輯
    • 劉以鬯專輯
    • 羅貴祥專輯
    • 《板蕩時代的抒情》小輯
  • 專欄
    • 每個人心中都有五本書
    • 譚以諾:點讀系列
    • 李薇婷:鐵馬咖啡館
    • 葉梓誦:紙沿筆記
    • 米哈:頭被按入水中讀書
    • 薄批速遞
  • 訪問
  • 報道
  • 書序
  • 書評
  • 評論文章
  • 漫談
  • 關於微批

標籤: 香港小說

陳諾諺
陳諾諺 •3 2 月, 2019

鍾玲玲《玫瑰念珠2018》──對立與相容

* 此書本無名,為方便指涉寫成《玫瑰念珠2018》。 《玫瑰念珠2018》是鍾玲玲對《玫瑰念珠》的重寫。如果說作家的寫作歷程是一個圓形,圓心為生命與愛的本質,我想這部作品已抵達圓心──作者已把《玫瑰念珠》…

書評
小西
小西 •27 1 月, 2019

死亡未解決──序黃可偉《逝者紀事》

* 原文刊於黃可偉《逝者紀事》(香港:CLEAN,2019)。 初讀《逝者紀事》,還以為黃可偉已遠離了上一本小說《田園誌》的淑世關懷,由有關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以及我城的命運轉移至更具宇宙性的、有關死亡本體…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序
陳子雲
陳子雲 •20 1 月, 2019

小說所能打開的現實之盒:記「與荒謬對稱──可洛、梁莉姿、曾繁裕小說新作對談」

今年本地三位作家推出新作。可洛《幻城》、梁莉姿《明媚如是》和曾繁裕《後人類時代的它們》這三部小說/集,不約而同指向虛構與真實的對話,日復日的荒謬與我城困局,甚至延展到人類作為種族的一種,何去何從。去年12…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報道
龔萬輝
龔萬輝 •29 11 月, 2018

看見暗夜的光彩──《烏亮如夜》序

本文刊於麥樹堅《烏亮如夜》(香港:後話,2018) 我和麥樹堅沒相差幾歲,若用年代粗糙的分類,都是屬於七零後半的創作者。借用董啟章曾經使用過的名詞,應該都是「同代人」。雖然成長環境彼此不同,卻奇異地擁有一…

書序
黃宗潔
黃宗潔 •25 11 月, 2018

動物作為理解城市的入口:香港新世代小說中的動物符號與城市焦慮

本文摘錄自黃宗潔,《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台北:新學林,2018)。   一、重新尋找斷裂的連結 在眾多當代香港新生代的作家之中,韓麗珠可說是最能代表以動物作為城市寓言載體…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黃宗潔
黃宗潔 •7 10 月, 2018

【吳煦斌專輯】在自然之中:讀吳煦斌小說

過去對香港及其文學創作的理解,多半集中在它所展現出的強烈城市性格,尤其自西西《我城》出版後,不同創作者持續賦予這座城市不同的名字,透過書寫呈現出它的多元面貌,也時常寄託對城市命運的思考。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余麗文
余麗文 •7 10 月, 2018

【吳煦斌專輯】共生:2018年再讀吳煦斌

生於1949年的吳煦斌,作品不多,但常常吸引讀者翻看重讀。她的文字精闢鮮明,作品中關注的議題,對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態常帶來重要啟迪。《牛》(1980)在2016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修訂出版,同年香港文學館策劃…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譚以諾
譚以諾 •7 10 月, 2018

【吳煦斌專輯】吳煦斌可能的閱讀角度

這次辦吳煦斌的評論專輯,本意是想從自然生態、文化翻譯和性別研究的角度去研讀吳煦斌的作品。近年自然生態研究漸變顯學,而吳煦斌作品多與自然生態有關,籌約這方面的稿件並不困難。倒是文化翻譯和性別的角度不易處理,…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漫談
楊焯灃
楊焯灃 •16 9 月, 2018

論董啟章《愛妻》(二之二):致文學(評論)之「愛的美敦書」

【上回提到,《愛妻》「葉靈鳳機器」如果視為歷史檔案庫,在董啟章的構想下,書庫只被視為是「葉靈鳳精神世界」的物質痕跡。然而,作者指出,一個檔案庫豈會只反映一個個體的心理世界?它怎不會同時反映了書本背後的物質…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楊焯灃
楊焯灃 •16 9 月, 2018

論董啟章《愛妻》(二之一):淫書癖與評論人:由「葉靈鳳機器」說起

或者首先懾住《愛妻》讀者的目光的,總是小說裡董啟章對愛情、婚姻、出軌以至靈肉合一、琴瑟和鳴的描述;而又因為《愛妻》的人物設定和董氏伉儷處處吻合,又大量引用在公共空間裡不難查找得到的黃念欣資料,《愛妻》的閱…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訂閱「微批」

訂閱讀者將會定期收到我們的文訊
Loading
「微批」內容歡迎非商業用途之轉載,唯須註明出處(含「微批」網頁連結)。欲轉載或徵用本網站內容,請洽聯絡郵箱:hkparatex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