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辦吳煦斌的評論專輯,本意是想從自然生態、文化翻譯和性別研究的角度去研讀吳煦斌的作品。近年自然生態研究漸變顯學,而吳煦斌作品多與自然生態有關,籌約這方面的稿件並不困難。倒是文化翻譯和性別的角度不易處理,邀約稿件也不很順利,最後沒能邀到稿件原因眾多,也無可奈何。故此以這短文,為專輯之首,以點出閱讀吳煦斌可能的角度。
談論吳煦斌,多是從小說切入,其次是散文和詩。她的短篇小說集《牛》於1980年由素葉出版,其後於1987年出版《吳煦斌小說集──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當中另收入〈信〉和〈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兩篇。1991年,突破出版社結集她於1983年在《快報》連載的散文為《看牛集》。此後就不再見她寫作,直至2016年,牛津大學出版社以「牛」為書名,結集她的短篇小說,才再次得以在媒體上再次看見她的身影。[1]
評論吳煦斌小說的重要文章,首選羅貴祥的〈變向自然:吳煦斌的作品〉,[2] 改寫自他1990年的碩士論文。[3] 當年羅貴祥以德勒茲與瓜塔里的「變向」(becoming)概念,分析為何吳煦斌的小說語言如此與別不同,亦點明吳煦斌小說中如何再現自然。當年生態批評並未盛行,但仍無礙羅貴祥點出吳煦斌小說以致香港文學中的自然面向,為日後香港文學的生態批評搭建一條路徑。我亦得益於羅貴祥,在日後香港文學的生態研究中,借用他的「變向自然」的理論來分析吳煦斌的小說。[4] 當然,吳煦斌小說的主題不只關於自然,也有觸及古老傳說、沉默、宗教、性別等主題。[5]
洛楓是另一位熱切關注吳煦斌的評論者,她不只分析了吳煦斌小說中的靜默,也撰文談及她的詩和散文,是較為全面評論吳煦斌的論者。她指出吳煦斌的小說「有很強烈的靜默傾向,那是說,她寧可選擇一種超越語言的、無聲的感應,與人、自然,或與世界溝通,而不仗賴文字傳達的能力……只有無聲的領域,才可產生同情、瞭解和原諒。」[6] 她定性吳煦斌的散文為詠物的散文,文字「充滿、寬大、和煦與希望」,「從舊物、景物,到動物與人物,吳煦斌詠物的散文,開創了一種新的表達形式,通過對『物』的關愛,將人類的感情凝煉。」[7] 對於吳煦斌的詩,洛楓認為她透過艱難的表述來表現自然生態的靜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尋,並指出「她的哀傷不在於城市本身的建立,而在在建立過程中事物和景觀無可避免的消逝,她所懷念的是代表舊日的一些美好的素質,而不是單純的懷抱自然。」[8] 洛楓結合了和「煦」之寬大和「斌」之趨近沉默來總結吳煦斌之創作。[9]
較少人論及的,應該是吳煦斌的翻譯。她在1971年出版了尚-保羅.沙特的《嘔吐》,可見她對存在主義的喜好。[10] 後來,她亦翻譯了加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的第一章和短篇〈大翼老人〉(A very old man with enormous wings)。[11] 一直以來,香港作家受加西亞.馬奎斯式的魔幻現實主義影響為數不少,從西西到也斯到韓麗珠也有受其影響,吳煦斌的小說文字亦見魔幻現實的影子。當然,吳煦斌曾翻譯的作品不只這二者。[12] 但從文化翻譯的角度來看,這二者更可茲討論。
吳煦斌的小說中,我們多見存在主義式的角色,例如〈木〉中遠離人煙、孤獨而居的詩人,他一如吳煦斌小說中不少的角色般沉默不語,只是不停地鋸木,拒絕溝通。沙特的《嘔吐》探討人存在本質中的自由,並這自由本質在與他人相遇時的拉扯。〈木〉把這存在處境放在比較具體的社會環境。小說提到敘事者「我」在追尋詩人的事蹟時,發現這位沉默的詩人曾為自己的詩作道歉:「六七年十月的一期,我卻看到一段他公開道歉的啟示,承認他在一篇詩論裡的幾點錯誤……」[13] 而敘事者「我」更找到一則別人對他的批評,批評他「沒有鞏固他的進步」。吳煦斌沒有就社會背景說太多,但讀者大概心領神會。不過對於吳煦斌來說,人類存在的處境,與其說是具體的政治和社會事件,不如說是「文明」與「自然」之衝突吧,這使小說中的角色往往沉默,並在沉默中不停重複追尋。
我提及吳煦斌曾翻譯存在主義和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並提出她作品中文化翻譯的痕跡,並不是說誰影響誰的一種單向吸收,而是在探問吳煦斌在甚麼條件下,創造出她如此獨特的文字。關於魔幻現實主義,它為吳煦斌的文字設立了條件,加上吳煦斌本人生態學的知識賦予她的觀察能力,使她的文字在香港文學史中如此特別,又如此難以學習。羅貴祥說的「變向自然」,其實我們也可以從魔幻現實主義中那種古老與現代、神話與現實的結合而產生的力量來理解。像是〈獵人〉的對土地的描述,大概沒有走過深野,沒有魔幻現實文學的條件,難以在香港想像:
於是我開始認識土地、這林裡的河流、樹和墳起的土脊、洞穴和泥沼。我知道白色的石塊是蛇吐出來柔軟的蛋殼。我知道泡沫雨、樹瘤和瘋草。我慢慢懂得空中浮泛的氣味和辨別腳印,風會從紅色的夜裡起來。我們穿過纏絡的長草和籐。他不讓我驚嚇匿藏的野獸,我便學了森林的謙遜和靜穆。 [14]
這裡只是一例,當中的自然的顏色、形態、名稱、關係,甚至沒有寫出來的聲音和沉默,在在都是香港文學中難得一見的。透過這種文字,我們才有辦法更好地看見自然,認識謙遜和靜穆的土地。
注釋
[1] 見兩則訪問,鄧小樺、吳煦斌:〈細密柔光:與吳煦斌筆談〉,《明報.星期日生活文學版》(2016年10月23日),37-40;李顥謙:〈重塑自然的想像與高度──與文學季的吳煦斌對談〉,《明報.世紀版》(2016年12月12日),D4。
[2] 收放他的評論集《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
[3] Lo Kwai-cheung, Crossing Boundaries: A Study of Modern Hong Kong Fiction from the Fifties to the Eighties, Thesis (MPhil),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0.
[4] 見Tam Yee-lok, Resurgence of (Inter)connectivity: An Ecocritical Approach to Nature, Animal and Body in Hong Kong literature, Thesis (M.Phil.),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其中關於吳煦斌的章節改寫成〈生態批評與「再棲居」︰以吳煦斌的〈石〉、〈山〉、〈獵人〉為例〉,文章見於《藝評香港》。
[5] 關於吳煦斌小說中的古老傳說與沉默,見陳炳良︰〈在夢與沉默之間︰吳煦斌小說試探〉,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1991),234-248;洛楓︰〈語言的靜默:談吳煦斌的小說〉,《請勿超越黃線:香港文學的時代記認》(香港︰文化工房,2008年),183-188。關於吳煦斌小說中的性別問題,見鍾玲︰〈香港女性小說家筆下的時空和感性〉,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1991),42-67。關於吳煦斌小說在香港文學中的定位,見陳麗芬︰〈文學的香港——互文閱讀吳煦斌與董啟章〉,《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出版社,2000年),135-154;葉輝:〈吳煦斌小說的一種讀法〉,《書寫浮城:香港文學評論集》(香港:靑文書屋,2001年),3-23。
[6] 洛楓︰〈語言的靜默〉,183-184。
[7] 洛楓︰〈詠物的散文:讀吳煦斌的《看牛集》〉,《請勿超越黃線:香港文學的時代記認》(香港︰文化工房,2008年),190、196。
[8] 洛楓:〈妳仍會駐足而歌嗎?──論吳煦斌的詩〉,《請勿超越黃線:香港文學的時代記認》(香港︰文化工房,2008年),81。
[9] 〈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的敘事者「斌」不以既定語言與無語言的印第安人「以思」構通。
[10] 見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著,吳煦斌譯:《嘔吐》,台北:環宇出版社,1971年。
[11] 見加西亞.馬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原著,吳風譯:〈一百年的孤寂〉(第一章),《四季》(1972年11月)第1期,139-148;加西亞.馬蓋斯原著、吳煦斌譯:〈大翼老人──給孩子看的故事〉,《大拇指》第48期(1976年11月26日),6。
[12] 吳煦斌曾翻譯法國新小說理論作品,見亞倫.羅布格利葉(Alain Robbe-Grillet)原著,吳而斌譯:〈從寫實主義到現實〉(評論),《文學季刊》第9期(1969年7月10日),96-102;亞倫.羅布格利葉原著,吳而斌譯:〈新小説、新人〉(評論),《文學季刊》第9期(1969年7月10日),103-107。她亦多有翻譯南美詩人的作品,見聶魯達(Pablo Neruda)原著,吳煦斌譯:〈給華耶浩的歌〉,《中國學生周報》第1108期(1973年10月12日),4;聶魯達原著,吳煦斌譯:〈懶惰之歌〉,《中國學生周報》第1108期(1973年10月12日),4。奧大維奧.帕斯(Octavio Paz)原著、吳風譯:〈奧大維奧.帕斯如是說〉,《大拇指》第31期(1976年5月28日),8;奧大維奧.帕斯原著、吳風譯:〈奧大維爾.帕斯的詩:預言、青春、河床〉,《大拇指》第31期(1976年5月28日),7;奧大維奧.帕斯原著、吳風譯:〈與浪一起的生活〉,《大拇指》第31期(1976年5月28日),6。其他譯作見羅伯特.克里利(Robert Creeley)原著,吳而斌譯:〈靈光〉(小說),《星島日報.大學文藝版》(1968年1月23日);葛拉軾(Günter Grass)原著,吳煦斌譯:〈蝸牛的日記 From the Diary of the Snail〉,《大拇指》第78期(1978年2月1日),3版;加西亞.馬蓋斯原著,吳煦斌譯:〈初見海明威〉,《星島晚報.大會堂》(1981年12月30日)。
[13] 吳煦斌:《牛》(香港:牛津出版社,2016),44。
[14] 吳煦斌:《牛》,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