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剛健(1940-2013)的新詩創作始於一九六〇年代,當時台灣正值現代主義盛行時期,他常以情色詩表達其反叛性格、現實生活的快感和對生命的反思。所謂情色詩,乃引用焦桐對情色詩的定義[1],所以情色詩並…

邱剛健(1940-2013)的新詩創作始於一九六〇年代,當時台灣正值現代主義盛行時期,他常以情色詩表達其反叛性格、現實生活的快感和對生命的反思。所謂情色詩,乃引用焦桐對情色詩的定義[1],所以情色詩並…
一九五八年,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一書出版,被普遍認為是其最重要的鉅著(magnum opus)。在後二戰的歷史背景底下,鄂蘭就…
在之前的兩篇文章──〈存在境況與生命理性──析論漢娜.鄂蘭《人的條件》(上)〉與〈共和理想與新生政治──析論漢娜.鄂蘭《人的條件》(中)〉──我們從《人的條件》的基本論點、生命理性(Lebensrat…
在〈存在境況與生命理性──析論漢娜.鄂蘭《人的條件》(上)〉一文中,我們已處理到鄂蘭《人的條件》一書的基本論點,並提出了所謂生命理性(Lebensrationalität)的切入角度。在這篇中,我們將…
野蠻是來自於與文明的相對,然而這組關聯概念卻也是後者所創生,也不過是站在後者的視角中被認定為沒有生產力的文化就是野蠻的,因為對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是沒有貢獻。並且,在十八世紀後,全球籠罩在資本主義的主流…
1860年,英法兩國簽訂互相降低關稅的《科布登條約》(Cobden-Chevalier Treaty),及後五十年,世界貿易體系逐步完善。歐洲主要國家的工業品平均關稅降至個位數,僅是之前的幾份之一;與…
自由令人疼痛。而且一直如此。 《跳舞的熊》一書中遍佈着「疼痛感」,是「學習自由」所帶來疼痛。跳舞熊和馴熊師有幾百年的傳統,多年以來,吉普賽人靠着馴養黑熊維生,隨着文明社會的發展,保加利亞加入歐盟以後,…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1776年7月6日通過的〈獨立宣言〉,宣告美國是個平等而自由的民主國度,創造出令人嚮往的「美國夢」──只要夠勤…
繼《旁觀生活》之後,葉英傑於去年出版了最新詩集《時差繁衍》。與《旁觀生活》相比,《時差繁衍》既繼承上一本詩集的遺緒,又有相對獨立的主題:時差和刻度。乍讀《時差繁衍》,很容易得出一個印象﹕作者喜好詩寫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