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這樣的存在不僅是生理性的,也是文化性的存在,甚至在這本書中,高夫曼(E. Goffman)的見解認為我們並沒有外於社會存在的自我,我們的自我是來自於互動──interaction,個體面對面地出現…

人類這樣的存在不僅是生理性的,也是文化性的存在,甚至在這本書中,高夫曼(E. Goffman)的見解認為我們並沒有外於社會存在的自我,我們的自我是來自於互動──interaction,個體面對面地出現…
「剛才我的眼睛被一隻螞蟻咬了一口,我覺得那隻螞蟻好像沿眼睛爬到腦袋裡去了。」假如你枕邊的伴侶在半夜突然跟你說,你的第一反應會是甚麼?這是《愛與其他思想實驗》(Love and Other Though…
近來經常追讀的是譚以諾寫的【點讀《不離地藝評》】系列,這系列深入淺出地談論何慶基的《不離地藝評》,由序言到當中的一些章節,旨在以輕輕點評、微微批閱的方式,帶領讀者了解策展人及前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何慶…
2019年,舉世注目的黑洞天體影像,以甜甜圈的形體現世,也召喚出個人對於1994年的一個東方前衛藝術回顧展──「1945年後的日本藝術──對天空喊」(Japanese Art after 1945-S…
前衛藝術:跨入昆蟲的世界 在二十世紀初,畫家為了要解放視覺藝術的想像,豐富藝術詞彙,風格逐漸從寫實轉向抽象。例如,當時出現的前衛藝術(avant-garde art),就可詮釋為藝術家以另類觀念對世界…
就普遍華語讀者來說,或許都不甚熟悉馬洛伊.山多爾(Márai Sándor)這位優秀的作家。他生於1900年的奧匈帝國,在貴族之家成長,後來經歷了東歐鐵幕而流亡法國,期間持續寫作,至1989年於美國聖…
圖片來源:Mobile M+: Inflation! 蟑螂也許是世界上最惹人生厭的昆蟲,但牠在香港文化中卻享有特殊地位,周星馳與黃子華所成就的「小強」更是家喻戶曉,深入民心。把被世人遺棄、置身最底層的…
前言 為何閃電的形狀總是開裂而分岔的?假如我們以慢鏡細察閃電的行進過程,就會發現,在閃電真實發生之前,會有一些較不明亮的電流,以樹狀的形態,從雲層向下開岔蔓延,試圖接通雲層和地面。那一種樹狀的圖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