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外有劇──讀黃自鴻《尚未劇終:文學文化短論集》

書評

劇外有劇──讀黃自鴻《尚未劇終:文學文化短論集》

  《尚未劇終》是一本十分精彩的文學、文化評論集,以「劇」為人生之喻,一方面帶領讀者走過許多藝術家的人生之劇,另一方面藉以反思你我所處的當世之劇。其書本身已是劇中劇,再加以評論,便會是劇外之劇、畫外之畫,想來頗具挑戰性,也會是一件有趣的事。在這裡,我想抽出幾個關鍵詞,為讀者導覽書中的一些精彩論點,也略作回應。

 

一、「評論」

  要評論一篇評論不是易事,更何況黃博士在書中評論的對象,也包括前人的評論;換言之,這將是一場連環評論。上一次我見到有人這麼做,還是黃燦然《格拉斯的煙斗》,裡面有一篇題為〈這回他錯了!〉的文章,評論布羅茨基對於奧登評論布萊希特詩作的評論,不可謂不瘋狂。這種情況也恰好聯繫到黃博士在楔子中提到的德勒茲,更準確來說應該是德希達的「延異」(恕我之前常常搞混兩者)。

  楔子的最後說:「只要出生在這世上,我們就得面對日復日月復月年復年的重複。直到這齣未知有何意義的戲碼劇終。」繼而引出書名:尚未劇終。我翻開書本內頁之前還覺得有幾分「幸好還未劇終」的意味,不料原來「尚未劇終」更像是「最好快點劇終」。儘管如此,亦如文中提到德勒茲「差異與重複」,當我們意識到世上不存在對某事物嚴格的「再現」,一切重複便只是「擬像」;每一次複製的嘗試都總會帶有些微差異,這些差異在重複的過程中便會逐漸累積,觸發新意義的誕生。亦因此,儘管從個人的生命歷程到集體的歷史都在不斷重複,即使看似無聊的戲碼尚未終結,新的意義依然在不斷發生。

  而對於評論這本評論集的人而言,情況就像德希達的「延異」。評論人的文章可被視為一種能指,而被評論的評論則是一種所指,評論人的文章看似一旦離開了被評論的文本就失去了意義,被評論的文本似乎是結構的中心,像留言區回覆中最開始的那條評論。然而,從德希達的角度來看,評論人的文章並非下面的回覆,而是另一條與之平衡的留言,這段留言本身在回覆他人、也在被他人回覆。即使原初的留言被刪除,也不會引致後面一整條指涉鏈的崩壞,它與其他留言的互涉已經在不斷產生意義──去中心化(decentralize),可以說是零散(scattered),也可以說是無盡的中心化(centralizing everything),使得沒有任何一個文本足以成為意義結構的中心,卻依然無傷大雅。因此,無論從德勒茲或者德希達的角度來看,這齣劇,仍然不是沒有意義的,只是意義本身,有待創造。

 

二、「中文」

  在許多教育界人士的推薦語中,明顯點出這本評論集的目標讀者是學生,中學生尤是。書中的西方文學、哲學理論固然擴展他們的眼界,但文憑試考核內容無疑地更為切身。輯三「文學的價值」首兩篇便提到了香港的高中中文教育,題為「文學與能力訓練」及「文學情感的意義」,內容殊堪咀嚼。

  文首關於「文學之用」、如何看透政治、經濟問題作為語言、文化問題的本質,這些我是認同的。後面開始說「寫作或閱讀不同的文學類型,可以鍛鍊我們⋯⋯能提升個人情感的表達能力⋯⋯論說文則⋯⋯傳記有助個人成長⋯⋯我們若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教育局的十二篇範文,以上各個範疇都有所涉獵⋯⋯」,我便感到有點困惑。

  文中說:

我們讀〈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方面認識兩名趙國重臣的英勇事蹟,了解當時社會與政治面貌,也可感受他們惺惺相惜的情誼,使我們的品德情意得到啟發和薰陶。[⋯⋯]自是歷史人物對今人的重要啟發。

閱讀莊子的〈逍遙遊〉,我們自是能夠以更坦然的態度接受挫折,或是以逆向思維思考不龜手之藥和巨型葫蘆的另一種用法,從而靈活地對待問題以及人生的方向。

在〈月下獨酌〉中,李白充份表現出他情意的複雜性,從抒情和篇章的角度看,無疑是讓我們歎為觀止的一次完美示範。[⋯⋯]我們講授這篇作品,難道僅僅為了說明李白胡思亂想嗎?

這些說法,我甚至在昔日同窗的綜合卷中見過,而當時老師的評語是:過於片面。我想這也某程度上適用於大部份人對指定篇章的理解。難怪乎眾人如此厭惡中文科。這並非篇章的問題,而是賞析角度的問題。

  第一,讀〈廉頗藺相如列傳〉,認識歷史上出色的外交官當然很好,但「了解當時社會與政治面貌」,可包括趙國政治的陰暗面?換句話說,當我們拒絕「政治進入校園」,何解又會願意談論古代的政治?只能是這種對古代政治史的「了解」,是被閹割了的,符合國家安全的。「使我們的品德情意得到啟發和薰陶」更像是知識份子的白日夢。當文學科在談論屈原的愛國情懷,可會大膽地反面論證?以屈原之才,在當時叛國投靠強秦也不是問題,但他沒有這樣做──這才是真正的愛國。而不是片面地跟你說他的情感投射。

  第二,讀〈逍遙遊〉,可以讓學生學會逆向思維、「靈活地對待問題以及人生的方向」,這與上面的「品德情意」云云類似,沒有認清當代年輕人真正需要的思維,或者說〈逍遙遊〉真正的價值。你跟他說「無用之用」、「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他便會自動翻譯成「躺平」。這也是他的實踐。另一些人,一邊與同學大談無用之用,一邊執著於如何符合評分標準,北大哲學系教授楊立華說韓愈有唐代知識份子的精神分裂,我倒認為現代學子的精神分裂不亞於韓文公。〈逍遙遊〉的現代價值,不是作為年輕人面對挫折的指導思想,而是作為應對長輩責難的終極詭辯──這才是人們會在畢業後讀〈逍遙遊〉的唯一原因。

  第三,讀〈月下獨酌〉,「從抒情和篇章的角度看」,確實是「一次完美示範」。但且不論「篇章」二字用在這裡已經具有濃烈的後現代人造漢語的意味,這種「完美示範」,又是對誰發揮著作用呢?絕大部份人,老師是這麼教、學生是這麼讀,到底就明白了一件事:有愁,就該借酒澆一澆。沒有了。或許我應當再撰文一篇,寫〈現代酒鬼是怎樣煉成的〉,或者〈精神分裂症的古代考究〉。李白〈月下獨酌〉真正的當代價值,不在於面對挫折就幻想自己成功,而是在於詩外之音──李白如何面對他的挫折?不是靠幻想、不是靠飲酒,是靠寫詩。他所做的,實際上是一場針對自己的Catharsis,把情緒轉化為藝術,一方面消解了內在的精神焦慮,一方面造就了外在的藝術成就。所以學生們,今晚有愁,不要來點阿Q精神式幻想、不要來點Absolute Vodka,而是來點詩生活。這才是我們在現代教授〈月下獨酌〉真正該談的事。

  「品德情意培養」、「有助個人成長」,要脫離知識份子的空中樓閣,單憑現有的教學指引是不可能的事。到了校園以外,假如我們始終不擺脫官腔的說教,那麼香港青年的精神危機,必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引爆。

 

結語

  撇除中學語文教育比較刺眼的部份以外,《尚未劇終》整體來說是一本不錯的文化評論集。每寫一個議題或作品,都能夠以中西兩邊的文化理論進行辯證,又能夠不太拘泥於艱澀的理論文本。我能感受到黃博士在「文化覆蓋面」和「深入程度」上做了不錯的平衡,在〈有可能緊跟作者原意閱讀嗎?〉一文中亦考慮到莘莘學子面對閱讀卷的無奈,是一篇負責任的評論。

  《尚未劇終》已經顯示出深厚的文化評論底蘊,剩下的就要靠讀者發掘、思辨了。是把這本書讀成文化普及的閒書,抑或從中瞥見劇外之劇、畫外之畫呢?

  

尚未劇終:文學文化短論集

  「閱讀理解」不僅是一份考卷的分類與名字,而是一種關乎溝通的智性運作──讀者/觀眾動用既有知識與經驗,有策略地了解、推論、驗證文本,並據此建構意義,試圖共情,進而吸收知識。從文學藝術到廣告文案、從流行曲到電玩遊戲、從大螢幕光影到日常對話,我們持續動用閱讀的技能,攻破讓學子叫苦連天、急需各種速成「攻略」的關卡。

  從文學生徒到文學研究者,黃自鴻教授以自身識趣揭櫫鍳賞文學藝術。他喜歡《教父》也喜歡《多啦A夢》,讀杜甫也熱愛搖滾樂,學堂之外亦有閒追看最新韓劇與動漫,各類文學文化理論也從不落下,順手拈來的一篇篇散論文章,盡言文學賞析並非難於攀登的空中樓閣,而是實在地存在於生活、流轉於每次閱讀/觀影/對話的人之本能。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