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我觀察各種食物或健康風潮,其中最令我好奇的,就是某種超級食材勢不可當地崛起。幾乎所有新時代(new-age)健康大師,都選擇椰子油作為脂肪來源,讚揚它在烹調應用上的多樣性,以及各種有益健康的神奇特…
標籤: 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
原文刊於《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 「甚麼?你沒有吃過餃子?」 是啊,因為偏食,要到2018年我才第一次吃餃子。對於餃子的印象很模糊,餡料有甚麼,質感是如何,甚麼南方北方,也沒頭緒,…
本文刊於盧淑櫻《母乳與牛奶:近代中國母親角色的重塑(1895-1937)》(中華書局,2018)。 文題和分題為編輯所擬。 本書作者鑽研「牛乳東來」問題經年,在有關課題還未受到太多人注意時便早已到海內外檔…
原文刊於《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 我不是嗜辣的人,除了特別的菜餚,通常都不會加辣。然而,在譚仔點清湯米線的人,總是會受旁人質疑的:「清湯不如不吃!這麼小的事也熬不過去,怎麼辦?」然…
原文刊於《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 自工業革命起,食物生產者的單位逐漸由個體家庭,變為流水式作業的農場、機械工場,以減少出錯、澆水和灑農藥系統準點工作,取代人手作業,目標只有一個:提…
原文刊於《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 看完這期關於食物的專題,你會不會也心癢癢地想研究你剛剛吞下的食物?那杯天仁茗茶的「913奶茶加珍珠」,它產源何處?那些「珍珠」是如何被發明出來?「…
原文刊於《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 最近,我為了蕃茄炒蛋的事沮喪不已。過去在外地生活時常常自己做飯,因而練就了幾道拿手的中西菜式,其中之一就是蕃茄炒蛋。數年的今天,居然連續幾次做出一…
為着訪問作家謝曉虹,我在某個周五早上重返校園。綠框的小圓桌上放着錄音筆和帶來的書本──舒國治的《窮中談吃》,我記得這是以前上課時的書單之一。她坐在對面,談起她如何教一門探討飲食的寫作課:「Food, Wi…
實不相暪,幾乎每一次開會以後,《Sample 樣本》的編輯團隊都會去吃一趟精美的晚餐,吃喝的使費叫人汗顏,卻又似乎,不得不如此這般。認識的其他文藝朋友,好像大多也有相同的習慣,在腦筋轉到空洞後,就找一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