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椰子油──最不可能是超級食物的超級食物

過去幾年我觀察各種食物或健康風潮,其中最令我好奇的,就是某種超級食材勢不可當地崛起。幾乎所有新時代(new-age)健康大師,都選擇椰子油作為脂肪來源,讚揚它在烹調應用上的多樣性,以及各種有益健康的神奇特…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辣椒武器史──從日常佐料到雨傘運動

原文刊於《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 我不是嗜辣的人,除了特別的菜餚,通常都不會加辣。然而,在譚仔點清湯米線的人,總是會受旁人質疑的:「清湯不如不吃!這麼小的事也熬不過去,怎麼辦?」然…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鑽進天才的胃袋裡──讀四方田犬彥《天才的餐桌》

原文刊於《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 最近,我為了蕃茄炒蛋的事沮喪不已。過去在外地生活時常常自己做飯,因而練就了幾道拿手的中西菜式,其中之一就是蕃茄炒蛋。數年的今天,居然連續幾次做出一…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上一門可以吃喝的寫作課──謝曉虹:以飲食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為着訪問作家謝曉虹,我在某個周五早上重返校園。綠框的小圓桌上放着錄音筆和帶來的書本──舒國治的《窮中談吃》,我記得這是以前上課時的書單之一。她坐在對面,談起她如何教一門探討飲食的寫作課:「Food, Wi…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Sample 樣本》第六期編輯的話:在世界那樣大的餐桌上共膳

實不相暪,幾乎每一次開會以後,《Sample 樣本》的編輯團隊都會去吃一趟精美的晚餐,吃喝的使費叫人汗顏,卻又似乎,不得不如此這般。認識的其他文藝朋友,好像大多也有相同的習慣,在腦筋轉到空洞後,就找一些美…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進入全世界的食物、味蕾、記憶:記「書寫自己、吃掉他者──食物的身分與離散」講座

十八世紀法國美食家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 Savarin)曾說:「告訴我你吃甚麼樣的食物,我就知道你是甚麼樣的人。」 當我在連鎖咖啡店呷一口咖啡,也許可以做兩分鐘看法國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