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於陳寶珣的《荒澤之魚》(文化工房,2018)。標題為編輯擬定。 陳寶珣和我相識於中大,我們都成長於八十年代。 《荒澤之魚》是寶珣的第三部小說。雖然故事的背景是當下,但一種屬於八十年代的感情洋溢其中。…
標籤: 香港文學
十年青鳥音塵斷,往事不勝思。 ──納蘭性德〈少年遊〉 廿二年前,在香港回歸前一年,向來一派抒情傳統,詩詞瀰漫故事,顛倒港台眾生的鍾曉陽交出了《遺恨傳奇》,研究香港小說的專家趙稀方評價:「看起來像是一部描寫…
文章來自作者面書,蒙作者授權轉載。 編輯是門專業。 這話說得多好聽。但許多人其實並不介意,甚至不認為編輯是門專業。而嘉儀的得獎作品被改事件中我最擔心的,便是編輯的專業性進一步被矮化。 聲援的朋友,許多都站…
日前,2016度中文文學創作獎得獎者(散文組亞軍)李嘉儀在面書上公開了其得獎作品〈雪落〉在創作獎結集中被擅自修改的情況(見下圖): 她指出,「文章刊出後才發現句子被改動,而對方事前完全沒有知會,改動不合理…
記得在《非虛構作業》中,羅貴祥寫過,讀大學時他常常跑到也斯的辦公室聊天,談談文學、聊聊理論便是一個下午。多年後,當日的學生已經成為老師,人文及創作系的學生都稱呼他作「Prof. Lo」。每次行經學系辦公室…
細察流行的大眾娛樂即可發現,科技發展總有令人憂慮的面向。《Black Mirror》、《Westworld》、《Detroit: Become Human》等作品,以不同的媒介印證,人們總是對科技的前沿抱…
中文專書 《非虛構作業》,台北:中華書局,2018年。 《有時沒口哨:故事共生集》,香港:香港文學出版社,2015年。 《記憶暫時收藏:羅貴祥詩集》,香港:川漓社,2012年。 《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
1983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的前一年,好幾位香港詩人寫下敏感的詩篇。除了余光中的〈過獅子山隧道〉、 西西的〈一枚鮮黃色的亮麗菌〉這兩首名作,還有更年輕的詩人的更尖銳作品,比如當時尚是少年詩人的羅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