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專書
《非虛構作業》,台北:中華書局,2018年。
《有時沒口哨:故事共生集》,香港:香港文學出版社,2015年。
《記憶暫時收藏:羅貴祥詩集》,香港:川漓社,2012年。
《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香港.多一點顏色:我們的鄰舍》,香港:民政事務局,2006年。
《大眾文化與香港之電器復仇記》,香港:青文書屋,2000年。
《德勒茲》,香港:海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欲望肚臍眼》,香港:普普工作坊,1997年。
《大眾文化與香港》,香港:青文書屋,1990年。
英文專書
Excess and Masculinity in Asian Cultural Productions. Alban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
Chinese Face/Off: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5.
合著
鄧樹榮、羅貴祥、陳志樺:《生與死三部曲之劇場探索:劇本、評論及其他》,香港:青文書屋,2001年
編輯作品(中)
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年。
羅貴祥編:《時間: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文集》,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羅貴祥、彭麗君編:《中外文學》34卷第1期(2005年6月)「華人文化的泛亞性」。
羅貴祥、文潔華編:《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羅貴祥編:《觀景窗:文化評論集》,香港:青文書屋,1998年。
編輯作品(英)
Guest co-editor. Special issue on “the Tibetan Cinema Pema Tsede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10.2 (June 2016).
Guest co-editor. Special issue on “Hong Kong: Ten Years after Colonialism.” Postcolonial Studies. 10.4 (December 2007).
Guest co-editor. Special issue on “Chinese Culture in an Inter-Asian Context.”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7.1 (Spring 2005).
Guest editor. Special issue on “A Field of Floating Memories: Hong Kong Poetry and Short Stories.” West Coast Line: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Writing and Criticism. 21.30/3 (Winter 1996-97): 109-153.
專書論文(中)
〈序言:在香港看亞洲〉,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vii-xxv。
〈反思亞洲主義及方法〉,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91-108。
〈中國少數民族的認識論──「邊緣」的視角〉 ,彭麗君編:《邊城對話:香港.中國.邊緣.邊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3-33。
〈劉以鬯與資本主義的時間性〉,梁秉鈞、譚國根、黃勁輝、黃淑嫻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香港公開大學,2010年,頁61-76。
〈前言:雜噏雜嘜的七十年代〉,羅貴祥、文潔華編:《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6。
〈七十年代香港電影裏的「硬女子」〉,羅貴祥、文潔華編:《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05-112.
〈經驗與概念的對峙:七○年代香港詩的生活化與本土性問題〉,陳炳良、梁秉鈞、陳智德編:《現代漢詩論集》,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2005年,頁182-192。
〈幾篇香港小說中表現的大眾文化觀念〉,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1991年,頁15-41。
專書論文(英)
“Hate-Loving Nation-State: Theorizing Asian Nationalist Affects.” Precarious Belongings: Affect and Nationalism in Asia. Ed. Chih-ming Wang and Daniel PS Goh. London &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2017. 19-38.
“Tech-Noir: A Subgenre may not exist in Hong Kong Science Fiction Films.” Hong Kong Neo-Noir: Capital, Urban Visuality and A Criminal Modernity. Eds. Esther Yau and Tony William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2017.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Ethnic Tensions in Hong Kong?” Visuality, Emotion and Minority Culture: Feeling Ethnic. Ed. John Nguyet Erni.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17. 111-129.
“The Struggle between Subaltern Nationalisms and the Nation-State in the Digital Age: China and its Ethnic Minorities.” Routledge Handbook of New Media in Asia. Eds. Larissa Hjorth and Olivia Khoo.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352-363.
“Hong Kong Cinema as Ethnic Borderland.” A Companion to Hong Kong Cinema. Eds. Esther M.K. Cheung, Gina Marchetti, and Esther C.M. Yau. Malden, M.A.: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5. 71-88.
“(Un)Folding Hollywood and New Chinese Subjectivity through PRC’s Minority Nationality Film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merican and Chinese-Language Cinemas: Examining Cultural Flows. Eds. Lisa Funnell and Man-Fung Yi.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71-85.
“Erasing China in Japan’s ‘Hong Kong Films’.” Oxford Handbook of Japanese Cinema. Ed. Daisuke Miya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09-225.
“Reconfiguring the Chinese Diaspora through the Eyes of Ethnic Minorities.” Diasporic Chineseness after the Rise of China: Community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Eds. Julia Kuehn, Kam Louie & David Pomfret.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13. 170-186.
“The Idea of Asia(nism) and Trans-Asian Production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 Eds. Carlos Rojas and Eileen Cho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548-565.
“Manipulating Historical Tensions i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Stat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Eds. Nissim Otmazgin and Eyal Ben Ari. Ox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177-190.
“Reaffirming ‘Chinesenes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Maxine Hong Kingston’s Fi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Confluences: Translation Research in Chinese and Asian Contexts. Eds. Liu Ching-chih and Chan Tak-hung Leo.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Translation Society, 2011. 214-235. (reprint)
“Men Aren’t Men: Feminization of the Masculine Subject in the Works of Some Hong Kong Male Writers.” Gender, Discourse and the Self in Literature: Issue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Eds. Kwok-kan Tam and Terry Siu-ha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25-244.
“Hong Kong Ghost in the Japanese Shell? Cross-racial Performance an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Futures of Chinese Cinema: Technologies and Temporalities in Chinese Screen Cultures. Ed. Olivia Khoo and Sean Metzger. Bristol, UK & Chicago: Intellect, 2009. 95-110.
“Copies of Copies in Hollywood and Hong Kong Cinemas: Rethinking the Woman-Warrior Figures.” Hong Kong Film, Hollywood and the New Global Cinema: No Film is an Island. Eds. Gina Marchetti and Tan See-K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126-136.
“Fighting Female Masculinity: Women Warriors and Their Foreignness in Hong Kong Action Cinema of the 1980s.” Masculinities and Hong Kong Cinema. Eds. Laikwan Pang and Day W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137-154.
“Muscles and Subjectivity: A Short History of Masculine Body in Hong Kong Popular Culture.” Stars: the Film Reader. Eds. Lucy Fischer and Marcia Landy.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115-126. (reprint)
“Transnationalization of the Local in Hong Kong Cinema.” At Full Speed: Hong Kong Cinema in a Borderless World. Ed. Esther Yau.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1. 261-276.
“Look Who’s Talking: The Politics of Orality in Transitional Hong Kong Mass Cultur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 Reimagining a Field. Ed. Rey Chow.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81-198.
期刊論文(中)
〈沒有國家的民族:少數者的「中國」〉,《思想》第31期(2016年9月),頁217-240。
〈從海盜邦到耕作村:國家主權下香港的海岸與農地敘述〉,《文化研究》第23期(2016年9月),頁127-140。
〈在多種族中國的世俗社會中找尋佛祖:對萬瑪才旦電影的反思與解讀〉,《東吳學術》第29期(2015年第4期),頁45-48。
〈「華語語系」與香港文學的一點觀察〉,《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期第2卷(2008年),頁19-20。
〈目無鄰人:少數族裔與香港的華人社會〉,《今天》第77期(2007年夏季),頁51-68。
陳澤蕾合寫:〈沒有亞洲這東西:港日「亞洲」電影的種族特殊性〉,《中外文學》34卷第1期(2005年6月),頁89-105。
〈變向女人:香港男性寫作中的性別主體〉,《媒介擬想》(2005年4月),頁119-133。
〈經驗與概念的矛盾──七十年代香港詩的生活化與本土性問題〉,《中外文學》28卷第10期(2000年3月),頁130-141。
〈變向自然:吳煦斌的作品〉,《今天》第28期(1995年春季號),頁117-125。
期刊論文(英)
“Contested Theory in East Asia: A Case of Inter-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f Proletariat in the 1920-1930s.” Special issue on “Problematizing East Asia: theory and engagement.” Tamkang Review 46.2 (2016): 45-61.
“Buddha Found and Lost in the Chinese Nation of ‘Diversity in Unity’: Pema Tseden’s Films as a Buddhist Mode of Reflexivity.” Special issue on “the Tibetan Cinema of Pema Tsede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10.2 (2016): 150-165.
“Rethinking Asianism and Method.” Special issue on “Looking After Europe.”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7.1 (2014): 31-43.
“Ghostly Presence of the Hong Kong Subject in Rey Chow’s Postcolonial Critique.” Trans-Humanities [an academic journal published by Ewha Woman’s University at Seoul] 5.1 (February 2012): 27-48.
“Sinicizing Žižek? The Ideology of Inherent Self-Neg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9.3 (Winter 2011): 739-761. Special Issue on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on Žižek and Žižek’s Perspective on China.”
“Historical Tensions i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Roles of the State.” Paradoxa 22 (2010): 211-227. Special Issue on “Three Asias: Japan, S. Korea, China.” Eds. Takayuki Tatsumi, Jina Kim and Zhang Zhen.
“When China Encounters Asia Again: Rethinking Ethnic Excess in Some Recent Films from the PRC.” The China Review: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n Greater China 10.2 (Fall 2010): 63-88.
“Liu Yichang and the Temporalities of Capitalist Modernity.”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10.1 (2010): 162-176.
“Two Moments of Ethnic Representation in Tian Zhuangzhuang’s Minority Films.”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3.3 (2009): 231-247.
“The Web Marriage Game, the Gendered Self, and Chinese Modernity.” Cultural Studies 23.3 (May 2009): 381-403.
“Japanese Manga, Hong Kong Films and the ‘Unity’ of Asia.” Asia Japan Journal 4 (March 2009): 67-77.
“A Border Line Case: Ethnic Politics and Gangster Films in Post-1997 Hong Kong.” Postcolonial Studies.10.4 (December 2007): 431-446. Special issue on “Hong Kong: Ten Years after Colonialism.” Eds. Kwai-Cheung Lo and Laikwan Pang.
“Invisible Neighbors: Racial Minorities and the Hong Kong Chinese Community.” Critical Zone 3: A Foru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Knowledge. Ed. Douglas Kerr, Q S Tong and Wang Shouren. Hong Kong and Nanj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and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59-74.
“Knocking Off Nationalism in Hong Kong Cinema: Woman and the Chinese ‘Thing’ in Tsui Hark’s Films.” Camera Obscura 63, Volume 21, Number 3 (2006): 36-61.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sia: Racial Particularities in the ‘Asian’ Films of Hong Kong and Japa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7.1 (Spring 2005): 133-158. Special issue on “Chinese Culture in an Inter-Asian Context.” Eds. Kwai-Cheung Lo and Laikwan Pang.
“The Myth of ‘Chinese’ Literature: Ha Ji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National’ Literary Writing.”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6.2 & 7.1 (2005): 63-78.
“Return to What One Imagines to Be There: Masculinity and Racial Otherness in Haruki Murakami’s Writings about China.”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37.3 (Summer 2004): 258-276.
“Double Negations: Hong Kong Cultural Identity in Hollywood’s Transnational Representations.” Cultural Studies 15.3/4 (July/October 2001): 464-485. Special Issue on Becoming Hong Kong in Postcolonial Times. Ed. John Nguyet Erni.
“Reaffirming ‘Chinesenes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Maxine Hong Kingston’s Fiction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ranslation Quarterly 18-19 (December 2000): 74-98.
“Pacific Asia’s Drive to Hollywood and Back: the Jouissance of California Hong Kong Movies,” A: The Journal of Culture and the Unconscious 1.1 (Fall 2000): 47-58.
“Writing the Otherness of Nature: Chinese Misty Poetry and the Alternative Modernist Practice.” Tamkang Review 29.2 (Winter 1998): 87-117.
“Look Who’s Talking: the Politics of Orality in Transitional Hong Kong Mass Culture.” boundary 2 25.3 (Fall 1998): 151-168. Special Issue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 Reimagining a Field. Ed. Rey Chow.
“Muscles and Subjectivity: A Short History of the Masculine Body in Hong Kong Popular Culture.” Camera Obscura 39 (1996): 105-25.
“Chinese Communism, Community and the Problem of l’objet a or revenan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10.1-2 (1993): 201-16.
“Once Upon a Time: Technology Comes to Presence in China.”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7.2 (Fall 1993): 79-96. Special issue on “Film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d. William Tay.
“Feminizing Technology: The objet a in Black Cannon Incident.” Significant Others: Gender and Culture in Film and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Ed. Valerie Wayne, William Burgwinkle, Glenn Man.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3. 88-95.
with Peter Gilgen, “Interview: Jean-François Lyotard.” Constructions 7 (1992): 95-109.
“The Real in Lacan: Some Reflections of ‘Chinese Symptoms’.” Polygraph 4 (1991): 77-91. Special issue on Post-Colonial Cultures of Resistance.
詩
〈唯有菜園新村〉,《香港文學》第398期(2018年2月),封底。
〈詩兩首〉,《香港作家》2017第6期(2017年11月),頁25。
〈穿牆垣蔓〉,《明報.副刊》(2017年10月30日),D06版。
〈紅與黑〉,《香港文學》第386期(2017年2月),封底。
〈外觀〉,《阡陌文藝雙月刊》第12期(2016年10月),頁83。
〈無燃〉,《大頭菜文藝月刊》第11期(2016年7月),頁59。
〈詩三首〉,《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 (2016年5月),頁4。
〈兩個轆〉,《香港文學》第374期(2016年2月),封底。
〈紅旗下清水灣〉,《明報》(2015年12月26日),D6版。
〈在玻璃桌面上看見鷹〉,《大頭菜文藝月刊》第1期(2015年9月),頁63。
〈同行喇嘛島〉,《明報》(2015年6月27日),D06版。
〈甜膩的油彩夢──寄撇下了人間風景的同工〉,《香港文學》第364期(2015年4月),封底。
〈荷屯〉,《香港文學》第354期(2014年6月),封底。
〈泳頣〉,《香港文學》第342期(2013年6月),封底。
〈住在兩條鐵路之間〉、〈升降機與性別〉、〈揸𨋢小姐〉,黃燦然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詩歌卷》,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2011年,頁244-250。
〈每天剃鬍子的男子〉,《字花》第28期(2010年11-12月),頁58。
〈妳的科幻電影論文〉,《字花》第28期(2010年11-12月),頁58-59。
〈鄰人〉,《秋螢詩刊》休止號第84期(2010年7月),無頁碼。
〈雜誌在線〉,《香港文學》第297期(2009年9月),封底。
〈B線地車過曼哈頓橋〉,《字花》第13期(2008年4-5月),頁52。
〈一個人太極〉,《香港文學》第284期(2008年8月),頁80-81。
〈韓國人的壽司店〉,《字花》第16期(2008年10-11月),頁11。
〈在報館內寫詩〉,黃燦然編:《香港新詩名篇》,香港:天地圖書,2007年,頁179-180。
〈詩三首〉,王麗瓊、吳美筠、胡燕青編:《港大.詩.人》,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頁227-231。
〈正午中國最短的影〉,《明報》(2007年6月24日),P16版。
〈升降機與性別〉、〈揸𨋢小姐〉、〈商場買褲〉、〈發達號〉,《作家》第18期(2002年11月),頁129-132。
〈刺客與他的被刺者〉,《作家》第15期(2002年4月),頁147。
〈超級Store的恐怖〉,《詩潮(2002)》第2期(2002年3月),頁33。
〈性別研究班上差點淹死一個參選港姐女生〉,《明報.世紀詩頁》(2001年11月4日),D4版。
〈阿爸暗器〉,《香港文學》第191期(2000年11月),頁83。
〈像時間一樣離去後還會再回來〉,《呼吸詩刊》第2期(1996年9月),頁70。
〈尋覓〉、〈恐龍化石博物館溜覽目錄〉、〈默劇支架——觀TRESTLE的一個話臉譜演出〉,姚學禮、陳德錦編:《香港當代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頁218-22。
〈眼睛的毛病〉,《秋螢詩刊》第37期(1988年3月),無頁碼。
〈詩線條〉,《八方文藝叢刊》第10輯(1988年9月),頁93-94。
〈天雨台大〉,周良沛編:《香港新詩》,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頁251-252。
〈翻譯十四行〉,《九分壹》創刊號(1986年11月),頁20。
〈霍亂流行的十日〉,《秋螢詩刊》第34期(1986年10月1日),無頁碼。
〈在報館內寫詩〉,《秋螢詩刊》第29期(1986年5月1日),無頁碼。
〈從〈每月詩會〉的某一句說話開始〉,《大拇指》第215期(1986年4月15日),4版。
〈上街,想想寫詩的題目〉,《大拇指》第212期(1986年1月15日) ,3版。
〈地下鐵的大提琴手〉,《秋螢詩刊》第25期(1986年1月1日),無頁碼。
〈城市路標〉,《大拇指》第207、208期(1985年9月1日), 6版。
〈寫真.日本之想〉,《大拇指》第201期(1985年2月1日), 6版。
〈台灣行腳六首〉,《文藝》第十期(1984年6月), 頁86-87。
〈老年人的嬰兒車〉,《詩風》第115期(1984年4月), 頁25。
〈生活在殯儀館〉,《大拇指》第189期(1984年3月1日), 版2。
〈篆刻〉,《詩風》第114期(1984年2月), 頁6。
〈電車〉,《詩風》第113期(1983年12月), 頁18。
〈往廣州路上〉,《詩風》第112期(1983年10月), 頁15。
〈尋覓──給敏〉,《詩風》第111期(1983年8月), 頁9。
〈雨之序跋〉,《詩風》第111期(1983年8月),頁9。
〈晚進酒〉,《詩風》第110期(1983年6月), 頁17。
〈山童〉,《大拇指》第171期(1983年3月15日), 9版。
〈童詩三首:晾衣;雨傘;泡泡浴〉,《大拇指》第169期(1983年2月15日), 6-7版。
〈黑袍〉,《詩風》第108期(1983年2月1日), 頁17。
小說
〈同舟〉,《香港文學》第397期(2018年1月),頁32-35。
〈離離草〉,《香港文學》第395期(2017年11月),頁6。
〈啡色禮拜五〉,《香港文學》第385期 (2017年1月),頁44-48。
〈日損〉,《明報.星期日文學》(2016年12月25日),37-38版。
〈前行〉,《香港文學》第379期(2016年7月),頁26-29。
〈小麻繩〉,《香港文學》第373期(2016年1月),頁16-19。
〈豫讓〉,《字花》第58期(2015年11-12月),頁40-43。
〈遁土〉,《香港文學》第361期(2015年1月),頁28-31。
〈閃小說二篇:反朴力刺(特警)訓練班&朴力刺(特警)訓練班〉,《香港文學》第354期(2014年6月),頁47。
〈共妙〉,黃勁輝編:《電影小說》,香港:文化工房,2014年,頁124-158。
〈田在市〉,《香港文學》第349期(2014年1月),頁16-20。亦收於陶然編:《香港文學小說選(2012.7-2014.1)──審死書》,香港:香港文學出版社,2017年,頁400-409。
〈士象〉,《香港文學》第337期(2013年1月),頁76-79。
〈因父及子〉,《香港文學》第325期(2012年1月),頁40-43。
〈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表〉,也斯、葉輝、鄭政恆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下冊)》,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2011年,頁243-251。
〈敘事三〉,《香港文學》第313期(2011年1月),頁50-51。
〈人魚天后〉,《香港文學》第301期(2010年1月),頁14-18。
〈大媽的洗禮〉,《香港文學》第289期(2009年1月),頁35-41。亦收於林幸謙編:《記憶》,香港:天地圖書,2010年,頁140-162。
〈板間房〉,《香港文學》第241期(2005年1月),頁32-35。亦收於鄭政恆編:《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2005》,香港:三聯,2013年,頁104-111。
〈死者自由行〉,蕭文慧主編:《10個男人有詭異》,香港:101創庫,2004年,頁20-34。
〈小人國〉,《文學世紀》第10期(2002年10月),頁35-39。
〈狠心地球〉,《香港文學》第200期(2001年8月),頁32-35.
〈我所知的愛慾二三事〉,許子東編:《香港短篇小說選1994-1995》,香港:三聯,2000年,頁185-189。
〈有時沒口哨〉,《香港文學》第189期(2000年9月),頁14-17。
〈彼得和狼〉,《香港筆薈》第11期(1997年3月),頁8-11。後收於黎海華編:《香港短篇小說選90年代》,香港:天地圖書,1997年,頁56-62。
〈美國第一個華裔四分衛〉,《星島日報.文藝氣象》(1993年1月6日),4版。
〈兩夫婦和房子〉(第五屆(1985)小說組第二名),《香港文學展顏》第4輯上冊,1988年,頁29-38。後收於劉以鬯編:《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下)》,香港:三聯,2006年,頁155-164。
〈他.我〉,《大拇指》第223、224期(1987年2月15日),11版。
〈劇作家裏面的劇作家〉,《文藝》第15期(1985年9月)頁104-112。
〈走卒〉,《大拇指》第182期(1983年11月15日),4-5版。
劇本
羅貴祥、鄧樹榮撰寫劇本、鄧樹榮導演:〈三級女子殺人事件〉,無人地帶劇團,1997年5月15-18日。劇本亦被收於鄧樹榮、羅貴祥、陳志樺:《生與死三部曲之劇場探索:劇本、評論及其他》,香港:青文書屋,2001年,頁23-47。
文章及評論(中)
〈慢沒〉,《香港文學》第394期(2017年10月),頁34-35。
〈人類紀的動植物緣〉,《字花》第67期(2017年5-6月),頁46-47。
〈一個救火的少年〉,《香港作家》2017年第3期(2017年5月),頁14-15。
〈思危〉,《香港文學》第387期(2017年3月),頁18。
〈編者言:紅樓夢獎評論集——烈佬傳〉,《第五屆紅樓夢獎評論集:黃碧雲《烈佬傳》》,香港:天地圖書,2016年,頁11-12。
〈送食〉,《香港文學》第377期(2016年5月),頁26-27。
〈捲軸〉,《號外》第473期(2016年2月),頁116-117。
〈通信:我們的寫作──香港文學的安頓與困頓〉,《聯合文學》第376期(2016年2月)「香港文青最前線」,頁68。
〈藥〉,《香港文學》第369期(2015年9月),頁13。
〈傘開〉,《字花》第57期附贈小冊子《傘沿》(2015年9月),頁iv-vi。
〈軌道盡頭〉,《香港文學》第367期(2015年7月),頁40-41。
〈鹽島〉,《香港文學》第363期(2015年3月),頁14。
〈失農〉,《香港文學》第358期(2014年10月),頁13。
〈加西亞.馬奎斯(對香港)的魔幻啟示〉,《明報》(2014年4月30日),D04版。
〈動物的愛與死〉,《香港文學》第351期(2014年3月),頁20-21。
〈遇警記〉,羅國洪、陳德錦編:《文學.香港:30位作家的香港素描》,2013年,頁203-207。
〈物臨將應〉,《香港文學》第342期(2013年6月),頁15。
〈離去以前〉,《香港文學》第340期「悼念也斯專輯」(2013年4月),頁66-67。
〈邊界視野:也斯的香港文化研究〉,《字花》第42期(2013年3-4月),頁22-25。
〈學/師〉,《號外》第437期「也斯和他的學生們」(2013年2月),頁168。
〈整體性的瞬間:讀梁秉鈞《在普羅旺斯的漢詩》〉,《文學評論》第21期(2012年8月),頁19-27。亦收於鄭政恆:《讀書有時 #2》,香港:次文化堂,2013年,頁5-26;以及《文藝爭鳴》第8期(2013年),頁25-30。
〈否定自我:文學寫作的位置與外地(外籍)勞工〉,《字花》第35期(2012年1-2月),頁85-87。
〈漫畫騎劫文學〉,《字花》第34期(2011年10-11月),頁40-41。
〈亂步中的變容──序《日本變容》〉,《信報財經新聞》(2011年4月30日),P37版。
〈再現香港少數族裔〉,《文化現場》第29期(2011年3月),頁23-25。
〈影像與反影像的寫作〉,《文學.十年──24位匯智作家談創作》,香港:匯智出版,2009年,頁131-135。
〈怎樣文學批評〉,《明報》(2009年12月29日),D04版。
〈攣到直〉,《字花》第17期(2008年12-2009年1月),頁79。
〈兒戲有何不可〉,《字花》第15期(2008年8-9月),頁79。
〈少數族裔問題未必只是少數〉,《明報》(2008年7月13日),P02、P03版。
〈故事.未完〉,《字花》第13期(2008年4-5月),頁81。
〈關於影像,對應寫作〉(Sur l’image, par rapport à l’Ecriture)。Translated in French by Emilie Huang. Paroles 209 (Set/Oct 2007): 24-25.
羅貴祥、梁秉鈞:〈羅貴祥梁秉鈞對談〉,梁秉鈞:《蔬菜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134-143。
〈小出雅生野兔般的屯門╱ 日本人〉,《明報》(2006年12月5日),D04版。
〈後九七「香港故事」修訂版〉,《明報》(2006年12月5日),D04版。
〈Fulltime Writer〉,陳智德、小西編:《咖啡還未喝完──香港新詩論》,香港:現代詩研讀社,2005年,頁35-36。
〈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硬女子」〉,《信報財經新聞》(2004年9月24日),P36版。
〈文學研究的現代性──黃繼持先生的現代文學評論〉,《作家》第23期(2004年5月),頁61-63。
〈忠孝男兒?──讀陳映真的「忠孝公園」〉,《文學世紀》第37期(2004年4月),頁21-24。
〈互動的秘密〉,《香港文學》第231期(2004年3月),頁26-27。
〈文化上的藍保與亂步──序湯禎兆《東洋亂步》〉,《青文評論》創刊號(2001年7月),頁19-20。
〈學運年華〉,《明報》(2000年10月7日),E4版。
〈老懵董在上海〉,《明報》(2000年8月12日),E4版。
〈中史的誘惑〉,《明報》(2000年4月15日),E4版。
〈細路祥不祥〉,《明報》(2000年1月22日),E4版。
〈消失中的青少年〉,《明報》(1999年11月13日),F4版。
〈文學摺埋 The waning interest in literature〉,《打開》第22期(1999年7月1日),頁15。
〈六四不是談戀愛〉,《打開》第20期(1999年6月3日),頁20。
〈想死香港〉,《打開》第18期(1999年5月6日),頁9。
〈劇場音響〉,《打開》第16期(1999年4月8日),頁10。
〈快感香港〉,《明報》(1999年2月20日),E4版。
〈袖珍電器〉,《打開》第11期(1999年1月28日),頁13。
〈海盜島的故事〉,《明報》(1999年1月23日),E4版。
〈學一陣的習〉,《明報》(1999年1月16日),E4版。
〈VCD盡,DVD藏〉,《打開》第9期(1998年12月30日),頁7。
〈高科技〉,《明報》(1998月11月14日),D4版。
〈CCDD站起來〉,《打開》第4期(1998年10月22日),頁13。
〈排隊的故事〉,《明報》(1998月10月3日),E4版。
〈雷霆風筒〉,《打開》第2期(1998年9月24日),頁14。
〈本土〉,《明報》(1998年7月25日),D4版。
〈想像影印機〉,《信報》(1998月2月9日),26版。
〈La Femme Ecriture〉,《呼吸詩刊》第4期(1998年1月),頁40-43。
〈別的空間〉,《信報》(1997年3月12日),34版。
〈第三類文化〉,《信報》(1997年5月1日),34版。
〈真實虛擬〉,《信報》(1997年11月13日),30版。
羅童:〈細讀這個城市──〉,《明報》(1997年12月16日),D6版。
〈電器uncanny〉,《打開》第14期(1993年3月11日),頁15。
羅童:〈本地的建制化〉,《大公報》(1988年10月14日),22版。
羅童:〈制度內的批判〉,《大公報》(1988年10月11日),22版。
羅童:〈獨特的發表形式〉,《大公報》(1988年10月8日),18版。
羅童:〈特別的東西〉,《大公報》(1988年10月5日),22版。
羅童:〈小說的兩個方向〉,《大公報》(1988年10月1日),26版。
羅童:〈女性化過程〉,《大公報》(1988年9月28日),30版。
羅童:〈重談鴛派小說〉,《大公報》(1988年9月25日),18版。
羅童:〈細節與現代化〉,《大公報》(1988年9月22日),30版。
羅童:〈可詛咒的影子〉,《大公報》(1988年9月19日),34版。
羅童:〈競爭讀者?〉,《大公報》(1988年9月16日),34版。
羅童:〈正確比例的西化〉,《大公報》(1988年9月13日),26版。
羅童:〈消失了的條件〉,《大公報》(1988年9月10日),18版。
羅童:〈歷史的詭計〉,《大公報》(1988年9月7日),22版。
羅童:〈現代化的他者〉,《大公報》(1988年9月4日),14版。
羅童:〈阻路的小石〉,《大公報》(1988年9月1日),22版。
羅童:〈混亂與淨化〉,《大公報》(1988年8月28日),14版。
羅童:〈維新的時興和應〉,《大公報》(1988年8月25日),22版。
羅童:〈吳趼人的例子〉,《大公報》(1988年8月22日),26版。
羅童:〈對小說「沒落」的態度〉,《大公報》(1988年8月21日),14版。
羅童:〈道德與商業化〉,《大公報》(1988年8月19日),22版。
羅童:〈現代化與小說〉,《大公報》(1988年8月13日),18版。
羅童:〈小說與娛樂化〉,《大公報》(1988年8月12日),22版。
羅童:〈神化了的小說〉,《大公報》(1988年8月7日),14版。
羅童:〈梁啓超與小說〉,《大公報》(1988年8月4日),22版。
羅童:〈宣傳工具〉,《大公報》(1988年8月1日),22版。
羅童:〈大衆媒介的興起〉,《大公報》(1988年7月29日),22版。
羅童:〈小說與大衆文化〉,《大公報》(1988年7月26日),22版。
羅童:〈破碎經驗〉,《大公報》(1988年7月23日),18版。
羅童:〈沒卵頭家〉,《大公報》(1988年7月14日),22版。
羅童:〈環保文學?〉,《大公報》(1988年7月11日),26版。
羅童:〈香港文學選集〉,《大公報》(1988年6月28日),26版。
羅童:〈尋根的意義〉,《大公報》(1988年6月10日),22版。
羅童:〈「文學」語言〉,《大公報》(1988年5月15日),14版。
羅童:〈新和舊〉,《大公報》(1988年5月12日),22版。
羅童:〈香港文字〉,《大公報》(1988年5月5日),22版。
羅童:〈共同經驗〉,《大公報》(1988年4月27日),22版。
羅童:〈誰看流行小說?〉,《大公報》(1988年4月4日),18版。
羅童:〈文學預言家〉,《大公報》(1988年3月6日),14版。
〈香港文學若干問題〉,《新晚報.星海》(1988年1月17日)。
羅童:〈香港地形學〉,《信報》(1987年8月2日),9版。
梁北:〈文化失言〉,《信報》(1987年7月22日),19版。
羅童:〈嘔吐的故事〉,《信報》(1987年7月20日),22版。
羅童:〈重回家庭〉,《信報》(1987年6月30日),15版。
羅童:〈香港去來〉,《信報》(1987年6月10日),18版。
羅童:〈扭曲真象〉,《信報》(1987年3月21日),10版。
〈錯字和詩〉(編輯啟首語),《秋螢詩刊》第33期(1986年9月1日),頁2。
〈後現代主義與梁秉鈞「游詩」〉,《文藝》第18期(1986年6月),頁44-50。
〈無線電視集團式結構對香港構成的危機〉,《信報財經月刊》第110期(1986年5月)頁129-132。
〈理論的介入──一篇小說──阿城「棋王」〉,《文藝》第17期(1986年3月),頁41-43。
〈假如房子可以流動〉,《香港文學展顏》第3輯(1986年3月),頁221-225。
〈看當代中國畫家劉國松的回顧展作品〉,《信報財經月刊》第104期(1985年11月),頁90-91。
羅貴祥訪問、張灼祥主持:〈與陸文夫談中篇小說《美食家》〉,《新晚報.星海》(1985年11月3日)。
〈濃縮的小說——析西西的《春望》〉,《素葉文學》第24、25期(1984年8月),頁71-72。
〈台後列傳〉,《大拇指》第184期(1983年12月15日),4版。
〈也無風雨──寄中七舊友〉,《大拇指》第173期(1983年4月15日),7版。
〈錯誤〉,《大拇指》第170期(1983年3月1日),6-7版。
〈虹〉,《大拇指》第166期(1983年1月1日),6-7版。
〈評劉以鬯的「對倒」〉,《大拇指半月刊》第147期(1982年1月)。
文章及評論(英)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its City.” Hong Kong Urban Culture & Urban Literature. Eds. Leung Ping Kwan, Amanda Hsu and Lee Hoi Lam. Hong Kong: Hong Kong Story Association, 2009. 134-151. Chinese version “香港文學與城市,” trans. 維維, Hong Kong Urban Culture & Urban Literature. 152-163. German version “Hongkong: Die Literatur und die Stadt,” trans. Wolfgang Kubin.
“Review of Theoriz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by Kam Loui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6.3 (July 2006): 497-499.
“How to see parts as parts without a feeling for the whole in Hong Kong Urban writing.” West Coast Line: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Writing and Criticism. 21.30/3 (Winter 1996-97): 111-4.
作品翻譯
“My Elder Brother Who Loved Night Snack and the Luminous Watch” (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表). Translated in English by Choi Chan-tong and Song Zijiang. In Search of a Flat: An Anthology of Hong Kong Urban Short Stories. Eds. Christopher (Kit) Kelen, Wong Shuk-han, and Song Zijiang. Hong Kong & Macau: Association of Stories in Macua & Centre for Humanities Research, Lingnan University, 2013. 181-190.
“Bamchameul Joahaneun Duljjae Hyeonggwa Yagwangsigye” (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表). Translated in Korean by Gim Taeseong. Wolmigakui Mandu. Eds. Gim Sunjin & Gim Taeseong. Seoul: Prunsasang, 2012. 85-101.
“Ten Days of Cholera Epidemic”(霍亂流行的十日). Fifty-Fifty: New Hong Kong Writing. Ed. Xu Xi. Hong Kong: Haven Books Ltd., 2008. 226-228.
“Le cader friand de collations nocturnes et la montre qui brille dans le noir” (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表). L’horloge et le dragon: 12 auteurs et 14 nouvelles contemporaines de Hong Kong. Translated in French by Annie Curien. Paris: Éditions Caractères, 2006. 179-195.
“Le secret”. Hong Kong approaches littéraires. Eds. Annie Curien and Francis Mizio. Translated in French by Emilie Huang. Paris: Editions YOU-FENG Libraire Editeur, 2004. 83-88.
劇場及影視改編
小說〈有時沒口哨〉曾被改編為音樂劇。林龍傑創作室:《林龍傑音樂劇場2:去吧!愛吧!舞吧!》,沙田大會堂,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
小說〈愛吃消夜的二哥和夜光表〉曾被改編為電視單元劇。香港電台:《寫意空間》(22分鐘),2000年5月10日。
小說〈欲望肚臍眼〉曾被改編為音樂劇。陳哲民導演,第四線(劇社)演出,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1997年6月10-15日。
漫畫及視藝改編
小說〈欲望肚臍眼〉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江康泉:〈洗衣店〉,《明報》(2006年6月25日),D17版。另見〈實驗文字.實驗想像/羅貴祥篇〉(另名〈The Button〉),載智海、江康泉著:《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上),香港:三聯,2007年,頁55-72。
小說〈北行101公路上的我和他和Chris〉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智海:〈兩個半我〉,《明報》(2006年6月4、11、18、25日),D18、D15、D17及D17版。另見〈實驗文字.實驗想像/羅貴祥篇〉,載智海、江康泉著:《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上),香港:三聯,2007年,頁56-63。
小說〈女性映像〉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江康泉:〈她的映像〉,《明報》(2006年6月4日),D18版。
小說〈劇作家裡面的劇作家〉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江康泉:〈漫畫家裡面的漫畫家〉,Mingpao, 11 June 2006, D15。另見〈實驗文字.實驗想像/羅貴祥篇〉,載智海、江康泉著:《大騎劫──畫香港文學》(上),香港:三聯,2007年,頁64-65。
短篇故事〈彼得和狼〉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江康泉:〈她和狼〉,《明報》( 2006年6月18日),D17版。另見〈實驗文字.實驗想像/羅貴祥篇〉,載智海、江康泉著:《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上),香港:三聯,2007年,頁66-67。
蔣華X〈霍亂流行的十日〉手稿,《字花》第39期(2012年9-10月),頁46-47。
翻譯
(中譯英)Life and Death Trilogy: A Theatrical Research(生與死三部曲之劇場探索:劇本、評論及其他)。由Indiana University出版,2011年。
(英譯中)翻譯Peter Handke作品The Hour We Knew Nothing of Each Other(我們互不相認的一小時)。由鄧樹榮導演,無人地帶演出,2000年6月16-17日。
(中譯英)於West Coast Line: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Writing and Criticism 21.30/3 (Winter 1996-97) 翻譯香港詩作。
(英譯中)翻譯Rey Chow作品“Between Colonizers: Hong Kong’s Postcolonial Self-Writing in the 1990s”(殖民與殖民者之間),《今天》第28期(1995年春季號),頁185-206。
(英譯中)翻譯Rey Chow作品“A Souvenir of Love”。《文化評論》第2期(1994年),頁21-40。
(中譯英)與Kwan Mun, Kwok、John Minford合譯梁秉鈞作品〈梁秉鈞:蓮葉七題〉(Lian [Lotus Leaves]: Seven Poems by Leung Ping Kwan)。《Renditions》第29-30期(1988年),頁210-2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英譯中)翻譯Andrzej Trzebinski作品“To Pick Up the Rose”(拾起這玫瑰)。 由古天農導演,第四線劇社演出,1986年8月24日。
(英譯中)翻譯Peter Handke作品“Offending The Audience”(侵犯觀眾)。由盧偉力導演,第四線劇社演出,1985年3月7-9日。
達維什(Mahmoud Darwish)著、羅貴祥譯:〈禮拜三,禮拜五,禮拜六〉,《字花》第16期(2008年10-11月),頁122。
達維什(Mahmoud Darwish)著、羅貴祥譯:〈等待中〉,《字花》第16期(2008年10-11月),頁123。
Ragusa, Olga著、羅貴祥譯:〈伊塔洛.卡爾維諾:不斷征服時代〉,《香港文學》第11期(1985年11月5日),頁32-37。
關於羅貴祥的評論(按作者姓氏筆劃序排列,下同)
〈70年代「雜嘜」文化活力四射 羅貴祥文潔華朱耀偉回顧當年高雅與流行文化〉,《大公報》(2006年2月16日),C09版。
〈SUN世代:文字情人 談書說愛〉,《太陽報》(2012年4月19日),A22版。
〈SUN世代:出書為少數族裔發聲〉,《太陽報》(2012年4月19日),A22版。
〈羅貴祥 反斗書迷〉,《文匯報》(2005年2月21日),C04版。
〈讀書接觸切身問題 羅貴祥論盡日本兩大作家〉,《成報》(2006年1月10日),F06版。
Christopher Lee, “Chinese Studies in a Postcolonial Frame.” Journal of Commonwealth and Postcolonial Studies.14.2 (2007): 69-78
Ron Leming, “Book Reviews: Chinese Face/Off: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59.2 (Summer 2007): 55-56.
也斯:〈也斯言葉。 羅貴祥記憶暫時收藏〉,《Milk》(2012年8月23日),S085版。
方梓勳:〈文本與劇場的矛盾──評第四線劇社的《欲望肚臍眼》〉(1997年6月16日),《新晚報》,11版。
方梓勳:〈編劇與導演的角力──續評第四線劇社的《欲望肚臍眼》〉(1997年6月17日),《新晚報》,12版。
弗朗西斯.密西奧(Francis Mizo)著、黃迅余譯:〈之十:羅貴祥印象記〉,《香港文學》第245期(2005年5月),頁88-89。
艾曉明:〈慾望的時間〉(1998年10月15日),《大公報》,E2版。
店員C@阿麥書房:〈研究電影也是一場可觀的遊戲〉,《星島日報》(2005年12月23日),J16版。
林思華:〈譜寫繽紛香港〉,《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12月27日),P27版。
胡燕青:〈蝙蝠傳奇──讀羅貴祥的〈黑袍〉〉,《突破》總123期(1985年1月),頁41-42。
英明:〈淺談羅貴祥的《欲望肚臍眼》〉,《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17-19。
唐睿:〈通過形式說話──羅貴祥的〈小人國〉對事物本質的探討〉,《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14-16。
馬世豪:〈「本土元素」在羅貴祥小說的作用──以〈士象〉和〈田在市〉為例〉,《香港文學》第360期(2014年12月),頁13-15。
康夫:〈閱讀的神遊──評析五篇香港小說〉,《香港文學》第210期(2002年6月),頁45-47。
郭艷媚、李浩榮訪問及整理:〈帶著叛逆去寫作──專訪羅貴祥〉,《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20-22。
陳向陽:〈後殖民時期再論香港身份〉,《電影藝術》第316期(2007年),頁153-155。
陳樂軒、蘇健雲、楊君朗訪問及整理:〈讓想像如西瓜波飛揚──羅貴祥教授專訪〉,《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23-24。
陶然:〈先名字而後結識的人〉,《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5。
湯禎兆:〈成龍的複製術〉,《明報》(2005年10月29日),D12版。
湯禎兆:〈假如羅貴祥被釘著而不再流動──一個自我分解的過程〉,《香港文學》第59期(1989年11月),頁48-51。
湯禎兆:〈唯有我永遠面對目前──現在進行式的羅貴祥詩作〉,陳智德、小西編:《咖啡還未喝完──香港新詩論》,香港: 現代詩研讀社,2005年,頁16-28。
黃念欣:〈閱讀羅貴祥的三線旅程──《欲望肚臍眼》的解讀可能之一〉,《讀書人》7月號第29期(1997年7月),頁18-21。
葉輝:〈兩種藝術取向的探討──從胡燕青、羅貴祥的詩談起〉,《文藝》第18期(1986年6月),頁19-23。
葉輝:〈後升降機時代的城市──讀羅貴祥的後殖民處境性別詩〉,陳智德、小西編:《咖啡還未喝完──香港新詩論》,香港: 現代詩研讀社,2005年,頁29-34。
董啟章:〈評論的欲望(兼談欲望肚臍眼)〉,《明報》(1997年12月27日〉,D4版。
劉偉成:〈在記憶和欲念之間是肚臍的獨眼──羅貴祥的詩與小說引發的惶然錄〉,《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6-13。
顏展民:〈羅貴祥的『濃縮的小說──析西西的「春望」』讀後感〉,《星島晚報》(1985年9月25日),頁71-72。
譚以諾:〈記憶暫時收藏〉,《文匯報》(2012年11月19日),C03版。
關嘉耀:〈荒誕背後的真實──論羅貴祥《欲望肚臍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本科生畢業論文,2005年。
關麗珊 :〈二哥和父親〉,《明報》(2000年5月20日),E5版。
關於羅貴祥的訪問及報導
香港電台:〈訪羅貴祥談〈非虛構作業〉〉,《開卷樂》(2018年2月24日)。
謝采善:〈人不該是土地論述的主角:專訪羅貴祥教授〉, 《端傳媒》(2016-12-21)。
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