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貴祥專輯】羅貴祥書目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羅貴祥專輯】羅貴祥書目

中文專書

《非虛構作業》,台北:中華書局,2018年。

《有時沒口哨:故事共生集》,香港:香港文學出版社,2015年。

《記憶暫時收藏:羅貴祥詩集》,香港:川漓社,2012年。

《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香港.多一點顏色:我們的鄰舍》,香港:民政事務局,2006年。

《大眾文化與香港之電器復仇記》,香港:青文書屋,2000年。

《德勒茲》,香港:海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欲望肚臍眼》,香港:普普工作坊,1997年。

《大眾文化與香港》,香港:青文書屋,1990年。

 

英文專書

Excess and Masculinity in Asian Cultural Productions. Alban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

Chinese Face/Off: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5.

 

合著

鄧樹榮、羅貴祥、陳志樺:《生與死三部曲之劇場探索:劇本、評論及其他》,香港:青文書屋,2001年

 

 

編輯作品(中)

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年。

羅貴祥編:《時間: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文集》,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羅貴祥、彭麗君編:《中外文學》34卷第1期(2005年6月)「華人文化的泛亞性」。

羅貴祥、文潔華編:《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羅貴祥編:《觀景窗:文化評論集》,香港:青文書屋,1998年。

 

編輯作品(英)

Guest co-editor. Special issue on “the Tibetan Cinema Pema Tsede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10.2 (June 2016).

Guest co-editor. Special issue on “Hong Kong: Ten Years after Colonialism.” Postcolonial Studies. 10.4 (December 2007).

Guest co-editor. Special issue on “Chinese Culture in an Inter-Asian Context.”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7.1 (Spring 2005).

Guest editor. Special issue on “A Field of Floating Memories: Hong Kong Poetry and Short Stories.” West Coast Line: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Writing and Criticism. 21.30/3 (Winter 1996-97): 109-153.

 

專書論文(中)

〈序言:在香港看亞洲〉,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vii-xxv。

〈反思亞洲主義及方法〉,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91-108。

〈中國少數民族的認識論──「邊緣」的視角〉 ,彭麗君編:《邊城對話:香港.中國.邊緣.邊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3-33。

〈劉以鬯與資本主義的時間性〉,梁秉鈞、譚國根、黃勁輝、黃淑嫻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香港公開大學,2010年,頁61-76。

〈前言:雜噏雜嘜的七十年代〉,羅貴祥、文潔華編:《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6。

〈七十年代香港電影裏的「硬女子」〉,羅貴祥、文潔華編:《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05-112.

〈經驗與概念的對峙:七○年代香港詩的生活化與本土性問題〉,陳炳良、梁秉鈞、陳智德編:《現代漢詩論集》,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2005年,頁182-192。

〈幾篇香港小說中表現的大眾文化觀念〉,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1991年,頁15-41。

 

專書論文(英)

“Hate-Loving Nation-State: Theorizing Asian Nationalist Affects.” Precarious Belongings: Affect and Nationalism in Asia. Ed. Chih-ming Wang and Daniel PS Goh. London &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2017. 19-38.

“Tech-Noir: A Subgenre may not exist in Hong Kong Science Fiction Films.” Hong Kong Neo-Noir: Capital, Urban Visuality and A Criminal Modernity. Eds. Esther Yau and Tony William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2017.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Ethnic Tensions in Hong Kong?” Visuality, Emotion and Minority Culture: Feeling Ethnic. Ed. John Nguyet Erni.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17. 111-129.

“The Struggle between Subaltern Nationalisms and the Nation-State in the Digital Age: China and its Ethnic Minorities.” Routledge Handbook of New Media in Asia. Eds. Larissa Hjorth and Olivia Khoo.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352-363.

“Hong Kong Cinema as Ethnic Borderland.” A Companion to Hong Kong Cinema. Eds. Esther M.K. Cheung, Gina Marchetti, and Esther C.M. Yau. Malden, M.A.: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5. 71-88.

“(Un)Folding Hollywood and New Chinese Subjectivity through PRC’s Minority Nationality Film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merican and Chinese-Language Cinemas: Examining Cultural Flows. Eds. Lisa Funnell and Man-Fung Yi.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71-85.

“Erasing China in Japan’s ‘Hong Kong Films’.” Oxford Handbook of Japanese Cinema. Ed. Daisuke Miya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09-225.

“Reconfiguring the Chinese Diaspora through the Eyes of Ethnic Minorities.” Diasporic Chineseness after the Rise of China: Community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Eds. Julia Kuehn, Kam Louie & David Pomfret.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13. 170-186.

“The Idea of Asia(nism) and Trans-Asian Production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 Eds. Carlos Rojas and Eileen Cho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548-565.

“Manipulating Historical Tensions i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Stat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Eds. Nissim Otmazgin and Eyal Ben Ari. Ox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177-190.

“Reaffirming ‘Chinesenes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Maxine Hong Kingston’s Fi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Confluences: Translation Research in Chinese and Asian Contexts. Eds. Liu Ching-chih and Chan Tak-hung Leo.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Translation Society, 2011. 214-235. (reprint)

“Men Aren’t Men: Feminization of the Masculine Subject in the Works of Some Hong Kong Male Writers.” Gender, Discourse and the Self in Literature: Issue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Eds. Kwok-kan Tam and Terry Siu-ha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25-244.

“Hong Kong Ghost in the Japanese Shell? Cross-racial Performance an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Futures of Chinese Cinema: Technologies and Temporalities in Chinese Screen Cultures. Ed. Olivia Khoo and Sean Metzger. Bristol, UK & Chicago: Intellect, 2009. 95-110.

“Copies of Copies in Hollywood and Hong Kong Cinemas: Rethinking the Woman-Warrior Figures.” Hong Kong Film, Hollywood and the New Global Cinema: No Film is an Island. Eds. Gina Marchetti and Tan See-K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126-136.

“Fighting Female Masculinity: Women Warriors and Their Foreignness in Hong Kong Action Cinema of the 1980s.” Masculinities and Hong Kong Cinema. Eds. Laikwan Pang and Day W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137-154.

“Muscles and Subjectivity: A Short History of Masculine Body in Hong Kong Popular Culture.” Stars: the Film Reader. Eds. Lucy Fischer and Marcia Landy.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115-126. (reprint)

“Transnationalization of the Local in Hong Kong Cinema.” At Full Speed: Hong Kong Cinema in a Borderless World. Ed. Esther Yau.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1. 261-276.

“Look Who’s Talking: The Politics of Orality in Transitional Hong Kong Mass Cultur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 Reimagining a Field. Ed. Rey Chow.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81-198.

 

期刊論文(中)

〈沒有國家的民族:少數者的「中國」〉,《思想》第31期(2016年9月),頁217-240。

〈從海盜邦到耕作村:國家主權下香港的海岸與農地敘述〉,《文化研究》第23期(2016年9月),頁127-140。

〈在多種族中國的世俗社會中找尋佛祖:對萬瑪才旦電影的反思與解讀〉,《東吳學術》第29期(2015年第4期),頁45-48。

〈「華語語系」與香港文學的一點觀察〉,《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期第2卷(2008年),頁19-20。

〈目無鄰人:少數族裔與香港的華人社會〉,《今天》第77期(2007年夏季),頁51-68。

陳澤蕾合寫:〈沒有亞洲這東西:港日「亞洲」電影的種族特殊性〉,《中外文學》34卷第1期(2005年6月),頁89-105。

〈變向女人:香港男性寫作中的性別主體〉,《媒介擬想》(2005年4月),頁119-133。

〈經驗與概念的矛盾──七十年代香港詩的生活化與本土性問題〉,《中外文學》28卷第10期(2000年3月),頁130-141。

〈變向自然:吳煦斌的作品〉,《今天》第28期(1995年春季號),頁117-125。

 

期刊論文(英)

“Contested Theory in East Asia: A Case of Inter-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f Proletariat in the 1920-1930s.” Special issue on “Problematizing East Asia: theory and engagement.” Tamkang Review 46.2 (2016): 45-61.

“Buddha Found and Lost in the Chinese Nation of ‘Diversity in Unity’: Pema Tseden’s Films as a Buddhist Mode of Reflexivity.” Special issue on “the Tibetan Cinema of Pema Tsede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10.2 (2016): 150-165.

“Rethinking Asianism and Method.” Special issue on “Looking After Europe.”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7.1 (2014): 31-43.

“Ghostly Presence of the Hong Kong Subject in Rey Chow’s Postcolonial Critique.” Trans-Humanities [an academic journal published by Ewha Woman’s University at Seoul] 5.1 (February 2012): 27-48.

“Sinicizing Žižek? The Ideology of Inherent Self-Neg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9.3 (Winter 2011): 739-761. Special Issue on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on Žižek and Žižek’s Perspective on China.”

“Historical Tensions i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Roles of the State.” Paradoxa 22 (2010): 211-227. Special Issue on “Three Asias: Japan, S. Korea, China.” Eds. Takayuki Tatsumi, Jina Kim and Zhang Zhen.

“When China Encounters Asia Again: Rethinking Ethnic Excess in Some Recent Films from the PRC.” The China Review: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n Greater China 10.2 (Fall 2010): 63-88.

“Liu Yichang and the Temporalities of Capitalist Modernity.”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10.1 (2010): 162-176.

“Two Moments of Ethnic Representation in Tian Zhuangzhuang’s Minority Films.”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3.3 (2009): 231-247.

“The Web Marriage Game, the Gendered Self, and Chinese Modernity.” Cultural Studies 23.3 (May 2009): 381-403.

“Japanese Manga, Hong Kong Films and the ‘Unity’ of Asia.” Asia Japan Journal 4 (March 2009): 67-77.

“A Border Line Case: Ethnic Politics and Gangster Films in Post-1997 Hong Kong.” Postcolonial Studies.10.4 (December 2007): 431-446. Special issue on “Hong Kong: Ten Years after Colonialism.” Eds. Kwai-Cheung Lo and Laikwan Pang.

“Invisible Neighbors: Racial Minorities and the Hong Kong Chinese Community.” Critical Zone 3: A Foru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Knowledge. Ed. Douglas Kerr, Q S Tong and Wang Shouren. Hong Kong and Nanj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and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59-74.

“Knocking Off Nationalism in Hong Kong Cinema: Woman and the Chinese ‘Thing’ in Tsui Hark’s Films.” Camera Obscura 63, Volume 21, Number 3 (2006): 36-61.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sia: Racial Particularities in the ‘Asian’ Films of Hong Kong and Japa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7.1 (Spring 2005): 133-158. Special issue on “Chinese Culture in an Inter-Asian Context.” Eds. Kwai-Cheung Lo and Laikwan Pang.

“The Myth of ‘Chinese’ Literature: Ha Ji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National’ Literary Writing.”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6.2 & 7.1 (2005): 63-78.

“Return to What One Imagines to Be There: Masculinity and Racial Otherness in Haruki Murakami’s Writings about China.”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37.3 (Summer 2004): 258-276.

“Double Negations: Hong Kong Cultural Identity in Hollywood’s Transnational Representations.” Cultural Studies 15.3/4 (July/October 2001): 464-485. Special Issue on Becoming Hong Kong in Postcolonial Times. Ed. John Nguyet Erni.

“Reaffirming ‘Chinesenes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Maxine Hong Kingston’s Fiction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ranslation Quarterly 18-19 (December 2000): 74-98.

“Pacific Asia’s Drive to Hollywood and Back: the Jouissance of California Hong Kong Movies,” A: The Journal of Culture and the Unconscious 1.1 (Fall 2000): 47-58.

“Writing the Otherness of Nature: Chinese Misty Poetry and the Alternative Modernist Practice.” Tamkang Review 29.2 (Winter 1998): 87-117.

“Look Who’s Talking: the Politics of Orality in Transitional Hong Kong Mass Culture.” boundary 2 25.3 (Fall 1998): 151-168. Special Issue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 Reimagining a Field. Ed. Rey Chow.

“Muscles and Subjectivity: A Short History of the Masculine Body in Hong Kong Popular Culture.” Camera Obscura 39 (1996): 105-25.

“Chinese Communism, Community and the Problem of l’objet a or revenan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10.1-2 (1993): 201-16.

“Once Upon a Time: Technology Comes to Presence in China.”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7.2 (Fall 1993): 79-96. Special issue on “Film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d. William Tay.

“Feminizing Technology: The objet a in Black Cannon Incident.” Significant Others: Gender and Culture in Film and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Ed. Valerie Wayne, William Burgwinkle, Glenn Man.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3. 88-95.

with Peter Gilgen, “Interview: Jean-François Lyotard.” Constructions 7 (1992): 95-109.

“The Real in Lacan: Some Reflections of ‘Chinese Symptoms’.” Polygraph 4 (1991): 77-91. Special issue on Post-Colonial Cultures of Resistance.

 

〈唯有菜園新村〉,《香港文學》第398期(2018年2月),封底。

〈詩兩首〉,《香港作家》2017第6期(2017年11月),頁25。

〈穿牆垣蔓〉,《明報.副刊》(2017年10月30日),D06版。

〈紅與黑〉,《香港文學》第386期(2017年2月),封底。

〈外觀〉,《阡陌文藝雙月刊》第12期(2016年10月),頁83。

〈無燃〉,《大頭菜文藝月刊》第11期(2016年7月),頁59。

〈詩三首〉,《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 (2016年5月),頁4。

〈兩個轆〉,《香港文學》第374期(2016年2月),封底。

〈紅旗下清水灣〉,《明報》(2015年12月26日),D6版。

〈在玻璃桌面上看見鷹〉,《大頭菜文藝月刊》第1期(2015年9月),頁63。

〈同行喇嘛島〉,《明報》(2015年6月27日),D06版。

〈甜膩的油彩夢──寄撇下了人間風景的同工〉,《香港文學》第364期(2015年4月),封底。

〈荷屯〉,《香港文學》第354期(2014年6月),封底。

〈泳頣〉,《香港文學》第342期(2013年6月),封底。

〈住在兩條鐵路之間〉、〈升降機與性別〉、〈揸𨋢小姐〉,黃燦然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詩歌卷》,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2011年,頁244-250。

〈每天剃鬍子的男子〉,《字花》第28期(2010年11-12月),頁58。

〈妳的科幻電影論文〉,《字花》第28期(2010年11-12月),頁58-59。

〈鄰人〉,《秋螢詩刊》休止號第84期(2010年7月),無頁碼。

〈雜誌在線〉,《香港文學》第297期(2009年9月),封底。

〈B線地車過曼哈頓橋〉,《字花》第13期(2008年4-5月),頁52。

〈一個人太極〉,《香港文學》第284期(2008年8月),頁80-81。

〈韓國人的壽司店〉,《字花》第16期(2008年10-11月),頁11。

〈在報館內寫詩〉,黃燦然編:《香港新詩名篇》,香港:天地圖書,2007年,頁179-180。

〈詩三首〉,王麗瓊、吳美筠、胡燕青編:《港大.詩.人》,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頁227-231。

〈正午中國最短的影〉,《明報》(2007年6月24日),P16版。

〈升降機與性別〉、〈揸𨋢小姐〉、〈商場買褲〉、〈發達號〉,《作家》第18期(2002年11月),頁129-132。

〈刺客與他的被刺者〉,《作家》第15期(2002年4月),頁147。

〈超級Store的恐怖〉,《詩潮(2002)》第2期(2002年3月),頁33。

〈性別研究班上差點淹死一個參選港姐女生〉,《明報.世紀詩頁》(2001年11月4日),D4版。

〈阿爸暗器〉,《香港文學》第191期(2000年11月),頁83。

〈像時間一樣離去後還會再回來〉,《呼吸詩刊》第2期(1996年9月),頁70。

〈尋覓〉、〈恐龍化石博物館溜覽目錄〉、〈默劇支架——觀TRESTLE的一個話臉譜演出〉,姚學禮、陳德錦編:《香港當代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頁218-22。

〈眼睛的毛病〉,《秋螢詩刊》第37期(1988年3月),無頁碼。

〈詩線條〉,《八方文藝叢刊》第10輯(1988年9月),頁93-94。

〈天雨台大〉,周良沛編:《香港新詩》,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頁251-252。

〈翻譯十四行〉,《九分壹》創刊號(1986年11月),頁20。

〈霍亂流行的十日〉,《秋螢詩刊》第34期(1986年10月1日),無頁碼。

〈在報館內寫詩〉,《秋螢詩刊》第29期(1986年5月1日),無頁碼。

〈從〈每月詩會〉的某一句說話開始〉,《大拇指》第215期(1986年4月15日),4版。

〈上街,想想寫詩的題目〉,《大拇指》第212期(1986年1月15日) ,3版。

〈地下鐵的大提琴手〉,《秋螢詩刊》第25期(1986年1月1日),無頁碼。

〈城市路標〉,《大拇指》第207、208期(1985年9月1日), 6版。

〈寫真.日本之想〉,《大拇指》第201期(1985年2月1日), 6版。

〈台灣行腳六首〉,《文藝》第十期(1984年6月), 頁86-87。

〈老年人的嬰兒車〉,《詩風》第115期(1984年4月), 頁25。

〈生活在殯儀館〉,《大拇指》第189期(1984年3月1日), 版2。

〈篆刻〉,《詩風》第114期(1984年2月), 頁6。

〈電車〉,《詩風》第113期(1983年12月), 頁18。

〈往廣州路上〉,《詩風》第112期(1983年10月), 頁15。

〈尋覓──給敏〉,《詩風》第111期(1983年8月), 頁9。

〈雨之序跋〉,《詩風》第111期(1983年8月),頁9。

〈晚進酒〉,《詩風》第110期(1983年6月), 頁17。

〈山童〉,《大拇指》第171期(1983年3月15日), 9版。

〈童詩三首:晾衣;雨傘;泡泡浴〉,《大拇指》第169期(1983年2月15日), 6-7版。

〈黑袍〉,《詩風》第108期(1983年2月1日), 頁17。

 

小說

〈同舟〉,《香港文學》第397期(2018年1月),頁32-35。

〈離離草〉,《香港文學》第395期(2017年11月),頁6。

〈啡色禮拜五〉,《香港文學》第385期 (2017年1月),頁44-48。

〈日損〉,《明報.星期日文學》(2016年12月25日),37-38版。

〈前行〉,《香港文學》第379期(2016年7月),頁26-29。

〈小麻繩〉,《香港文學》第373期(2016年1月),頁16-19。

〈豫讓〉,《字花》第58期(2015年11-12月),頁40-43。

〈遁土〉,《香港文學》第361期(2015年1月),頁28-31。

〈閃小說二篇:反朴力刺(特警)訓練班&朴力刺(特警)訓練班〉,《香港文學》第354期(2014年6月),頁47。

〈共妙〉,黃勁輝編:《電影小說》,香港:文化工房,2014年,頁124-158。

〈田在市〉,《香港文學》第349期(2014年1月),頁16-20。亦收於陶然編:《香港文學小說選(2012.7-2014.1)──審死書》,香港:香港文學出版社,2017年,頁400-409。

〈士象〉,《香港文學》第337期(2013年1月),頁76-79。

〈因父及子〉,《香港文學》第325期(2012年1月),頁40-43。

〈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表〉,也斯、葉輝、鄭政恆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下冊)》,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2011年,頁243-251。

〈敘事三〉,《香港文學》第313期(2011年1月),頁50-51。

〈人魚天后〉,《香港文學》第301期(2010年1月),頁14-18。

〈大媽的洗禮〉,《香港文學》第289期(2009年1月),頁35-41。亦收於林幸謙編:《記憶》,香港:天地圖書,2010年,頁140-162。

〈板間房〉,《香港文學》第241期(2005年1月),頁32-35。亦收於鄭政恆編:《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2005》,香港:三聯,2013年,頁104-111。

〈死者自由行〉,蕭文慧主編:《10個男人有詭異》,香港:101創庫,2004年,頁20-34。

〈小人國〉,《文學世紀》第10期(2002年10月),頁35-39。

〈狠心地球〉,《香港文學》第200期(2001年8月),頁32-35.

〈我所知的愛慾二三事〉,許子東編:《香港短篇小說選1994-1995》,香港:三聯,2000年,頁185-189。

〈有時沒口哨〉,《香港文學》第189期(2000年9月),頁14-17。

〈彼得和狼〉,《香港筆薈》第11期(1997年3月),頁8-11。後收於黎海華編:《香港短篇小說選90年代》,香港:天地圖書,1997年,頁56-62。

〈美國第一個華裔四分衛〉,《星島日報.文藝氣象》(1993年1月6日),4版。

〈兩夫婦和房子〉(第五屆(1985)小說組第二名),《香港文學展顏》第4輯上冊,1988年,頁29-38。後收於劉以鬯編:《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下)》,香港:三聯,2006年,頁155-164。

〈他.我〉,《大拇指》第223、224期(1987年2月15日),11版。

〈劇作家裏面的劇作家〉,《文藝》第15期(1985年9月)頁104-112。

〈走卒〉,《大拇指》第182期(1983年11月15日),4-5版。

 

劇本

羅貴祥、鄧樹榮撰寫劇本、鄧樹榮導演:〈三級女子殺人事件〉,無人地帶劇團,1997年5月15-18日。劇本亦被收於鄧樹榮、羅貴祥、陳志樺:《生與死三部曲之劇場探索:劇本、評論及其他》,香港:青文書屋,2001年,頁23-47。

 

文章及評論(中)

〈慢沒〉,《香港文學》第394期(2017年10月),頁34-35。

〈人類紀的動植物緣〉,《字花》第67期(2017年5-6月),頁46-47。

〈一個救火的少年〉,《香港作家》2017年第3期(2017年5月),頁14-15。

〈思危〉,《香港文學》第387期(2017年3月),頁18。

〈編者言:紅樓夢獎評論集——烈佬傳〉,《第五屆紅樓夢獎評論集:黃碧雲《烈佬傳》》,香港:天地圖書,2016年,頁11-12。

〈送食〉,《香港文學》第377期(2016年5月),頁26-27。

〈捲軸〉,《號外》第473期(2016年2月),頁116-117。

〈通信:我們的寫作──香港文學的安頓與困頓〉,《聯合文學》第376期(2016年2月)「香港文青最前線」,頁68。

〈藥〉,《香港文學》第369期(2015年9月),頁13。

〈傘開〉,《字花》第57期附贈小冊子《傘沿》(2015年9月),頁iv-vi。

〈軌道盡頭〉,《香港文學》第367期(2015年7月),頁40-41。

〈鹽島〉,《香港文學》第363期(2015年3月),頁14。

〈失農〉,《香港文學》第358期(2014年10月),頁13。

〈加西亞.馬奎斯(對香港)的魔幻啟示〉,《明報》(2014年4月30日),D04版。

〈動物的愛與死〉,《香港文學》第351期(2014年3月),頁20-21。

〈遇警記〉,羅國洪、陳德錦編:《文學.香港:30位作家的香港素描》,2013年,頁203-207。

〈物臨將應〉,《香港文學》第342期(2013年6月),頁15。

〈離去以前〉,《香港文學》第340期「悼念也斯專輯」(2013年4月),頁66-67。

〈邊界視野:也斯的香港文化研究〉,《字花》第42期(2013年3-4月),頁22-25。

〈學/師〉,《號外》第437期「也斯和他的學生們」(2013年2月),頁168。

〈整體性的瞬間:讀梁秉鈞《在普羅旺斯的漢詩》〉,《文學評論》第21期(2012年8月),頁19-27。亦收於鄭政恆:《讀書有時 #2》,香港:次文化堂,2013年,頁5-26;以及《文藝爭鳴》第8期(2013年),頁25-30。

〈否定自我:文學寫作的位置與外地(外籍)勞工〉,《字花》第35期(2012年1-2月),頁85-87。

〈漫畫騎劫文學〉,《字花》第34期(2011年10-11月),頁40-41。

〈亂步中的變容──序《日本變容》〉,《信報財經新聞》(2011年4月30日),P37版。

〈再現香港少數族裔〉,《文化現場》第29期(2011年3月),頁23-25。

〈影像與反影像的寫作〉,《文學.十年──24位匯智作家談創作》,香港:匯智出版,2009年,頁131-135。

〈怎樣文學批評〉,《明報》(2009年12月29日),D04版。

〈攣到直〉,《字花》第17期(2008年12-2009年1月),頁79。

〈兒戲有何不可〉,《字花》第15期(2008年8-9月),頁79。

〈少數族裔問題未必只是少數〉,《明報》(2008年7月13日),P02、P03版。

〈故事.未完〉,《字花》第13期(2008年4-5月),頁81。

〈關於影像,對應寫作〉(Sur l’image, par rapport à l’Ecriture)。Translated in French by Emilie Huang. Paroles 209 (Set/Oct 2007): 24-25.

羅貴祥、梁秉鈞:〈羅貴祥梁秉鈞對談〉,梁秉鈞:《蔬菜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134-143。

〈小出雅生野兔般的屯門╱ 日本人〉,《明報》(2006年12月5日),D04版。

〈後九七「香港故事」修訂版〉,《明報》(2006年12月5日),D04版。

〈Fulltime Writer〉,陳智德、小西編:《咖啡還未喝完──香港新詩論》,香港:現代詩研讀社,2005年,頁35-36。

〈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硬女子」〉,《信報財經新聞》(2004年9月24日),P36版。

〈文學研究的現代性──黃繼持先生的現代文學評論〉,《作家》第23期(2004年5月),頁61-63。

〈忠孝男兒?──讀陳映真的「忠孝公園」〉,《文學世紀》第37期(2004年4月),頁21-24。

〈互動的秘密〉,《香港文學》第231期(2004年3月),頁26-27。

〈文化上的藍保與亂步──序湯禎兆《東洋亂步》〉,《青文評論》創刊號(2001年7月),頁19-20。

〈學運年華〉,《明報》(2000年10月7日),E4版。

〈老懵董在上海〉,《明報》(2000年8月12日),E4版。

〈中史的誘惑〉,《明報》(2000年4月15日),E4版。

〈細路祥不祥〉,《明報》(2000年1月22日),E4版。

〈消失中的青少年〉,《明報》(1999年11月13日),F4版。

〈文學摺埋 The waning interest in literature〉,《打開》第22期(1999年7月1日),頁15。

〈六四不是談戀愛〉,《打開》第20期(1999年6月3日),頁20。

〈想死香港〉,《打開》第18期(1999年5月6日),頁9。

〈劇場音響〉,《打開》第16期(1999年4月8日),頁10。

〈快感香港〉,《明報》(1999年2月20日),E4版。

〈袖珍電器〉,《打開》第11期(1999年1月28日),頁13。

〈海盜島的故事〉,《明報》(1999年1月23日),E4版。

〈學一陣的習〉,《明報》(1999年1月16日),E4版。

〈VCD盡,DVD藏〉,《打開》第9期(1998年12月30日),頁7。

〈高科技〉,《明報》(1998月11月14日),D4版。

〈CCDD站起來〉,《打開》第4期(1998年10月22日),頁13。

〈排隊的故事〉,《明報》(1998月10月3日),E4版。

〈雷霆風筒〉,《打開》第2期(1998年9月24日),頁14。

〈本土〉,《明報》(1998年7月25日),D4版。

〈想像影印機〉,《信報》(1998月2月9日),26版。

〈La Femme Ecriture〉,《呼吸詩刊》第4期(1998年1月),頁40-43。

〈別的空間〉,《信報》(1997年3月12日),34版。

〈第三類文化〉,《信報》(1997年5月1日),34版。

〈真實虛擬〉,《信報》(1997年11月13日),30版。

羅童:〈細讀這個城市──〉,《明報》(1997年12月16日),D6版。

〈電器uncanny〉,《打開》第14期(1993年3月11日),頁15。

羅童:〈本地的建制化〉,《大公報》(1988年10月14日),22版。

羅童:〈制度內的批判〉,《大公報》(1988年10月11日),22版。

羅童:〈獨特的發表形式〉,《大公報》(1988年10月8日),18版。

羅童:〈特別的東西〉,《大公報》(1988年10月5日),22版。

羅童:〈小說的兩個方向〉,《大公報》(1988年10月1日),26版。

羅童:〈女性化過程〉,《大公報》(1988年9月28日),30版。

羅童:〈重談鴛派小說〉,《大公報》(1988年9月25日),18版。

羅童:〈細節與現代化〉,《大公報》(1988年9月22日),30版。

羅童:〈可詛咒的影子〉,《大公報》(1988年9月19日),34版。

羅童:〈競爭讀者?〉,《大公報》(1988年9月16日),34版。

羅童:〈正確比例的西化〉,《大公報》(1988年9月13日),26版。

羅童:〈消失了的條件〉,《大公報》(1988年9月10日),18版。

羅童:〈歷史的詭計〉,《大公報》(1988年9月7日),22版。

羅童:〈現代化的他者〉,《大公報》(1988年9月4日),14版。

羅童:〈阻路的小石〉,《大公報》(1988年9月1日),22版。

羅童:〈混亂與淨化〉,《大公報》(1988年8月28日),14版。

羅童:〈維新的時興和應〉,《大公報》(1988年8月25日),22版。

羅童:〈吳趼人的例子〉,《大公報》(1988年8月22日),26版。

羅童:〈對小說「沒落」的態度〉,《大公報》(1988年8月21日),14版。

羅童:〈道德與商業化〉,《大公報》(1988年8月19日),22版。

羅童:〈現代化與小說〉,《大公報》(1988年8月13日),18版。

羅童:〈小說與娛樂化〉,《大公報》(1988年8月12日),22版。

羅童:〈神化了的小說〉,《大公報》(1988年8月7日),14版。

羅童:〈梁啓超與小說〉,《大公報》(1988年8月4日),22版。

羅童:〈宣傳工具〉,《大公報》(1988年8月1日),22版。

羅童:〈大衆媒介的興起〉,《大公報》(1988年7月29日),22版。

羅童:〈小說與大衆文化〉,《大公報》(1988年7月26日),22版。

羅童:〈破碎經驗〉,《大公報》(1988年7月23日),18版。

羅童:〈沒卵頭家〉,《大公報》(1988年7月14日),22版。

羅童:〈環保文學?〉,《大公報》(1988年7月11日),26版。

羅童:〈香港文學選集〉,《大公報》(1988年6月28日),26版。

羅童:〈尋根的意義〉,《大公報》(1988年6月10日),22版。

羅童:〈「文學」語言〉,《大公報》(1988年5月15日),14版。

羅童:〈新和舊〉,《大公報》(1988年5月12日),22版。

羅童:〈香港文字〉,《大公報》(1988年5月5日),22版。

羅童:〈共同經驗〉,《大公報》(1988年4月27日),22版。

羅童:〈誰看流行小說?〉,《大公報》(1988年4月4日),18版。

羅童:〈文學預言家〉,《大公報》(1988年3月6日),14版。

〈香港文學若干問題〉,《新晚報.星海》(1988年1月17日)。

羅童:〈香港地形學〉,《信報》(1987年8月2日),9版。

梁北:〈文化失言〉,《信報》(1987年7月22日),19版。

羅童:〈嘔吐的故事〉,《信報》(1987年7月20日),22版。

羅童:〈重回家庭〉,《信報》(1987年6月30日),15版。

羅童:〈香港去來〉,《信報》(1987年6月10日),18版。

羅童:〈扭曲真象〉,《信報》(1987年3月21日),10版。

〈錯字和詩〉(編輯啟首語),《秋螢詩刊》第33期(1986年9月1日),頁2。

〈後現代主義與梁秉鈞「游詩」〉,《文藝》第18期(1986年6月),頁44-50。

〈無線電視集團式結構對香港構成的危機〉,《信報財經月刊》第110期(1986年5月)頁129-132。

〈理論的介入──一篇小說──阿城「棋王」〉,《文藝》第17期(1986年3月),頁41-43。

〈假如房子可以流動〉,《香港文學展顏》第3輯(1986年3月),頁221-225。

〈看當代中國畫家劉國松的回顧展作品〉,《信報財經月刊》第104期(1985年11月),頁90-91。

羅貴祥訪問、張灼祥主持:〈與陸文夫談中篇小說《美食家》〉,《新晚報.星海》(1985年11月3日)。

〈濃縮的小說——析西西的《春望》〉,《素葉文學》第24、25期(1984年8月),頁71-72。

〈台後列傳〉,《大拇指》第184期(1983年12月15日),4版。

〈也無風雨──寄中七舊友〉,《大拇指》第173期(1983年4月15日),7版。

〈錯誤〉,《大拇指》第170期(1983年3月1日),6-7版。

〈虹〉,《大拇指》第166期(1983年1月1日),6-7版。

〈評劉以鬯的「對倒」〉,《大拇指半月刊》第147期(1982年1月)。

 

文章及評論(英)

 “China’s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 Film.” China Policy Institute: Analysi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6 August 2016.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its City.” Hong Kong Urban Culture & Urban Literature. Eds. Leung Ping Kwan, Amanda Hsu and Lee Hoi Lam. Hong Kong: Hong Kong Story Association, 2009. 134-151. Chinese version “香港文學與城市,” trans. 維維, Hong Kong Urban Culture & Urban Literature. 152-163. German version “Hongkong: Die Literatur und die Stadt,” trans. Wolfgang Kubin.

“Review of Theoriz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by Kam Loui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6.3 (July 2006): 497-499.

“How to see parts as parts without a feeling for the whole in Hong Kong Urban writing.” West Coast Line: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Writing and Criticism. 21.30/3 (Winter 1996-97): 111-4.

 

 

作品翻譯

“A postgraduate gender class almost drowning a Miss Hong Kong contestant.”(〈性別研究班上差點淹死一個參選港姐女生〉) The Fusion Issue 6, 2013. Translated in English by Agnes Lam.

“My Elder Brother Who Loved Night Snack and the Luminous Watch” (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表). Translated in English by Choi Chan-tong and Song Zijiang. In Search of a Flat: An Anthology of Hong Kong Urban Short Stories. Eds. Christopher (Kit) Kelen, Wong Shuk-han, and Song Zijiang. Hong Kong & Macau: Association of Stories in Macua & Centre for Humanities Research, Lingnan University, 2013. 181-190.

“Me and Him and Chris on Northbound 101”(北行101公路上的我和他和Chris). Asymptote Issue April 2013. Translated in English by Steve Bradbury.

“Bamchameul Joahaneun Duljjae Hyeonggwa Yagwangsigye” (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表). Translated in Korean by Gim Taeseong. Wolmigakui Mandu. Eds. Gim Sunjin & Gim Taeseong. Seoul: Prunsasang, 2012. 85-101.

“Ten Days of Cholera Epidemic”(霍亂流行的十日). Fifty-Fifty: New Hong Kong Writing. Ed. Xu Xi. Hong Kong: Haven Books Ltd., 2008. 226-228.

“Le cader friand de collations nocturnes et la montre qui brille dans le noir” (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表). L’horloge et le dragon: 12 auteurs et 14 nouvelles contemporaines de Hong Kong. Translated in French by Annie Curien. Paris: Éditions Caractères, 2006. 179-195.

“Le secret”. Hong Kong approaches littéraires. Eds. Annie Curien and Francis Mizio. Translated in French by Emilie Huang. Paris: Editions YOU-FENG Libraire Editeur, 2004. 83-88.

 

劇場及影視改編

小說〈有時沒口哨〉曾被改編為音樂劇。林龍傑創作室:《林龍傑音樂劇場2:去吧!愛吧!舞吧!》,沙田大會堂,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

小說〈愛吃消夜的二哥和夜光表〉曾被改編為電視單元劇。香港電台:《寫意空間》(22分鐘),2000年5月10日。

小說〈欲望肚臍眼〉曾被改編為音樂劇。陳哲民導演,第四線(劇社)演出,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1997年6月10-15日。

 

漫畫及視藝改編

小說〈欲望肚臍眼〉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江康泉:〈洗衣店〉,《明報》(2006年6月25日),D17版。另見〈實驗文字.實驗想像/羅貴祥篇〉(另名〈The Button〉),載智海、江康泉著:《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上),香港:三聯,2007年,頁55-72。

小說〈北行101公路上的我和他和Chris〉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智海:〈兩個半我〉,《明報》(2006年6月4、11、18、25日),D18、D15、D17及D17版。另見〈實驗文字.實驗想像/羅貴祥篇〉,載智海、江康泉著:《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上),香港:三聯,2007年,頁56-63。

小說〈女性映像〉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江康泉:〈她的映像〉,《明報》(2006年6月4日),D18版。

小說〈劇作家裡面的劇作家〉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江康泉:〈漫畫家裡面的漫畫家〉,Mingpao, 11 June 2006, D15。另見〈實驗文字.實驗想像/羅貴祥篇〉,載智海、江康泉著:《大騎劫──畫香港文學》(上),香港:三聯,2007年,頁64-65。

短篇故事〈彼得和狼〉曾改編為漫畫作品。
江康泉:〈她和狼〉,《明報》( 2006年6月18日),D17版。另見〈實驗文字.實驗想像/羅貴祥篇〉,載智海、江康泉著:《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上),香港:三聯,2007年,頁66-67。

蔣華X〈霍亂流行的十日〉手稿,《字花》第39期(2012年9-10月),頁46-47。

 

翻譯

(中譯英)Life and Death Trilogy: A Theatrical Research(生與死三部曲之劇場探索:劇本、評論及其他)。由Indiana University出版,2011年。

(英譯中)翻譯Peter Handke作品The Hour We Knew Nothing of Each Other(我們互不相認的一小時)。由鄧樹榮導演,無人地帶演出,2000年6月16-17日。

(中譯英)於West Coast Line: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Writing and Criticism 21.30/3 (Winter 1996-97) 翻譯香港詩作。

(英譯中)翻譯Rey Chow作品“Between Colonizers: Hong Kong’s Postcolonial Self-Writing in the 1990s”(殖民與殖民者之間),《今天》第28期(1995年春季號),頁185-206。

(英譯中)翻譯Rey Chow作品“A Souvenir of Love”。《文化評論》第2期(1994年),頁21-40。

(中譯英)與Kwan Mun, Kwok、John Minford合譯梁秉鈞作品〈梁秉鈞:蓮葉七題〉(Lian [Lotus Leaves]: Seven Poems by Leung Ping Kwan)。《Renditions》第29-30期(1988年),頁210-2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英譯中)翻譯Andrzej Trzebinski作品“To Pick Up the Rose”(拾起這玫瑰) 由古天農導演,第四線劇社演出,1986年8月24日。

(英譯中)翻譯Peter Handke作品“Offending The Audience”(侵犯觀眾)。由盧偉力導演,第四線劇社演出,1985年3月7-9日。

達維什(Mahmoud Darwish)著、羅貴祥譯:〈禮拜三,禮拜五,禮拜六〉,《字花》第16期(2008年10-11月),頁122。

達維什(Mahmoud Darwish)著、羅貴祥譯:〈等待中〉,《字花》第16期(2008年10-11月),頁123。

Ragusa, Olga著、羅貴祥譯:〈伊塔洛.卡爾維諾:不斷征服時代〉,《香港文學》第11期(1985年11月5日),頁32-37。

 

 關於羅貴祥的評論(按作者姓氏筆劃序排列,下同)

〈70年代「雜嘜」文化活力四射 羅貴祥文潔華朱耀偉回顧當年高雅與流行文化〉,《大公報》(2006年2月16日),C09版。

〈SUN世代:文字情人 談書說愛〉,《太陽報》(2012年4月19日),A22版。

〈SUN世代:出書為少數族裔發聲〉,《太陽報》(2012年4月19日),A22版。

〈羅貴祥 反斗書迷〉,《文匯報》(2005年2月21日),C04版。

〈讀書接觸切身問題 羅貴祥論盡日本兩大作家〉,《成報》(2006年1月10日),F06版。

Christopher Lee, “Chinese Studies in a Postcolonial Frame.” Journal of Commonwealth and Postcolonial Studies.14.2 (2007): 69-78

Liansu Meng, “Review.” MCLC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esource Center Publication (February 2014).

Ron Leming, “Book Reviews: Chinese Face/Off: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59.2 (Summer 2007): 55-56.

也斯:〈也斯言葉。 羅貴祥記憶暫時收藏〉,《Milk》(2012年8月23日),S085版。

方梓勳:〈文本與劇場的矛盾──評第四線劇社的《欲望肚臍眼》〉(1997年6月16日),《新晚報》,11版。

方梓勳:〈編劇與導演的角力──續評第四線劇社的《欲望肚臍眼》〉(1997年6月17日),《新晚報》,12版。

弗朗西斯.密西奧(Francis Mizo)著、黃迅余譯:〈之十:羅貴祥印象記〉,《香港文學》第245期(2005年5月),頁88-89。

艾曉明:〈慾望的時間〉(1998年10月15日),《大公報》,E2版。

店員C@阿麥書房:〈研究電影也是一場可觀的遊戲〉,《星島日報》(2005年12月23日),J16版。

林思華:〈譜寫繽紛香港〉,《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12月27日),P27版。

胡燕青:〈蝙蝠傳奇──讀羅貴祥的〈黑袍〉〉,《突破》總123期(1985年1月),頁41-42。

英明:〈淺談羅貴祥的《欲望肚臍眼》〉,《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17-19。

唐睿:〈通過形式說話──羅貴祥的〈小人國〉對事物本質的探討〉,《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14-16。

馬世豪:〈「本土元素」在羅貴祥小說的作用──以〈士象〉和〈田在市〉為例〉,《香港文學》第360期(2014年12月),頁13-15。

康夫:〈閱讀的神遊──評析五篇香港小說〉,《香港文學》第210期(2002年6月),頁45-47。

郭艷媚、李浩榮訪問及整理:〈帶著叛逆去寫作──專訪羅貴祥〉,《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20-22。

陳向陽:〈後殖民時期再論香港身份〉,《電影藝術》第316期(2007年),頁153-155。

陳樂軒、蘇健雲、楊君朗訪問及整理:〈讓想像如西瓜波飛揚──羅貴祥教授專訪〉,《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23-24。

陶然:〈先名字而後結識的人〉,《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5。

湯禎兆:〈成龍的複製術〉,《明報》(2005年10月29日),D12版。

湯禎兆:〈假如羅貴祥被釘著而不再流動──一個自我分解的過程〉,《香港文學》第59期(1989年11月),頁48-51。

湯禎兆:〈唯有我永遠面對目前──現在進行式的羅貴祥詩作〉,陳智德、小西編:《咖啡還未喝完──香港新詩論》,香港: 現代詩研讀社,2005年,頁16-28。

黃念欣:〈閱讀羅貴祥的三線旅程──《欲望肚臍眼》的解讀可能之一〉,《讀書人》7月號第29期(1997年7月),頁18-21。

葉輝:〈兩種藝術取向的探討──從胡燕青、羅貴祥的詩談起〉,《文藝》第18期(1986年6月),頁19-23。

葉輝:〈後升降機時代的城市──讀羅貴祥的後殖民處境性別詩〉,陳智德、小西編:《咖啡還未喝完──香港新詩論》,香港: 現代詩研讀社,2005年,頁29-34。

董啟章:〈評論的欲望(兼談欲望肚臍眼)〉,《明報》(1997年12月27日〉,D4版。

劉偉成:〈在記憶和欲念之間是肚臍的獨眼──羅貴祥的詩與小說引發的惶然錄〉,《香港作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6-13。

顏展民:〈羅貴祥的『濃縮的小說──析西西的「春望」』讀後感〉,《星島晚報》(1985年9月25日),頁71-72。

譚以諾:〈記憶暫時收藏〉,《文匯報》(2012年11月19日),C03版。

關嘉耀:〈荒誕背後的真實──論羅貴祥《欲望肚臍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本科生畢業論文,2005年。

關麗珊 :〈二哥和父親〉,《明報》(2000年5月20日),E5版。

 

關於羅貴祥的訪問及報導

香港電台:〈訪羅貴祥談〈非虛構作業〉〉,《開卷樂》(2018年2月24日)。

謝采善:〈人不該是土地論述的主角:專訪羅貴祥教授〉, 《端傳媒》(2016-12-21)。

 

【羅貴祥專輯: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