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識改變世界的超新星──陳建忠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序

用知識改變世界的超新星──陳建忠

臺灣文學研究在1990年代有著重要的突破,來自學界與民間兩股力量的聚集,造就了臺灣文學體制化的浪潮。從清華大學、成功大學、臺灣大學、靜宜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淡江大學、真理大學,多所學校勢力的串連,大量人文社會學科青年投入臺灣文學內容的研究與建制,將積累在臺灣土地的能量,往大學學界的殿堂邁進。

而陳建忠教授的大學、研究所的學習歷程,正好接軌着臺灣文學體制化,民間勢力雲湧的年代,成為解嚴後臺灣文學新浪潮下,培育出來的臺灣文學研究者。從碩士論文《宋澤萊小說研究(1972-1987)》(1996)到博士論文《書寫臺灣.臺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2000),陳建忠透過學術論文溯源探詢臺灣文學的本土思想根源與演繹,似乎也昭示着他未來的研究,其目的是為臺灣的作家建構起橫跨日本殖民統治到國民黨政府專政的精神史圖象。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民主終於又往前邁了一大步。那時的陳建忠教授年紀僅三十初,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到沙鹿靜宜大學講學。靜宜大學是臺灣文學研究的重鎮,許多臺灣文學研究學者都在此駐足過,而這裡也成為他學術研究的第一站。

陳建忠在此時期主要將研究視域放在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臺灣在這一段橫跨五十年的歲月裡,經歷了兩次的政權變動,而臺灣作家的作品擺盪在其中的現代性、殖民性與本土性,複雜而幽微的身分認同轉折,都在他富含溫度的筆觸中,說出大時代下人的徬徨與抉擇。《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2005)、《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文學論集》(2007)的出版,奠定了陳建忠在臺灣文學研究的位置。

也約莫在2005年左右,臺灣文學研究隨着體制的趨於完備,研究的成熟與勃發,讓文學研究進入到兩岸、東亞、臺港等不同區域框架的討論範疇。陳建忠也於2004年申請「文建會培土計畫:鼓勵新進作家創作(文學評論類)」,以計畫「糾纏的鏡像:兩岸文學比較研究論集」擴大了研究的視域。

當然,陳建忠對於兩岸文學的比較研究,早在撰寫博士論文時期就有所涉略,當時他以〈啟蒙知識分子的歷史道路:從「知識分子」的形象塑造論魯迅與賴和的思想特質〉一文,比較臺、中兩岸新文學之父的思想,此篇論文獲得1999年大專學生文學獎現代評論的正獎。當時陳建忠早已看到,兩岸的知識份子在冷戰時代的脈絡中,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下,卻有相似卻又截然不同之處。2010年他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所主辦的「跨國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研討會」,也是在此脈絡下開展出來的。

也就是說,從陳建忠的研究軌跡我們可以發現,他認為自1949年以後中國與臺灣的分治其本身的對話關係,所反映的是冷戰體制下臺、港、中三地文化圈的流動與共振。這成了陳建忠教授這十年來最重要的研究區塊,並於其中主要關注:冷戰體制下臺灣文學的發展,以及臺灣歷史小說特別是反共小說的書寫。而目前針對這兩部份的研究也累積了數十篇的研究論文,並與中國、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多國的學者,有着深度的討論與對話。

本次出版陳建忠教授的《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記憶流域:臺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兩本論文集,就是集結此時期最重要的十九篇論文。期待透過此次的出版,為臺灣文學在冷戰時期的東亞傳播與流動,提供更多可以討論與交流的面向。同時也為陳建忠教授個人的學術研究,立下重要的里程碑。

做為這兩本論文集的編輯,在後記的最後我要感謝文化部的經費補助,讓這兩本論文集得以問世;感謝陳萬益、林瑞明、許俊雅、廖振富、楊翠、封德屏等顧問的指導;感謝編輯團隊張怡寧、彭玉萍、林皓淳、張淑閔、申惠豐諸多夥伴的投入協力;感謝霧室設計的黃瑞怡、彭禹瑞的大力幫忙。當然最要感謝陳建忠教授的家屬全力支持,以及陳建忠文學、人生路上的好朋友、學生們。

面對未來,我們永遠都在等待夜空裡最明亮的星。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