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批 微批
  • 首頁
  •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 Sample 樣本
      • 【《SAMPLE》第二十一期「遊戲超寫實」】
      • 【《SAMPLE》第二十期「海洋四維體」】
      • 【《SAMPLE》第十九期「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 【《SAMPLE》第十八期「災難應變手冊」】
      • 【《SAMPLE》第十七期「防毒硬件檢測中」】
      • 【《SAMPLE》第十六期「末日投資策略」】
      • 【《SAMPLE》第十五期「怪物與它們的產地」】
      • 《SAMPLE》第十四期「悲觀人士生活指南」
      • 《SAMPLE》第十三期「今日天氣預報」
      • 《Sample》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
      • 《SAMPLE》第十一期「親愛的乘客,我們離開吧」
      • 《Sample》第十期「歡迎光臨賭博樂園」
      • 《 SAMPLE》第九期「魔術師的秘密道具箱」
      • 《Sample》第八期「(仮)和平時代的戰爭武器」
      • 《Sample》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相關文章
      •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相關文章
    • 香港文學史觀
    • 文善專輯
    • 馮程程專輯
    • 飲江專輯
    • 吳煦斌專輯
    • 劉以鬯專輯
    • 羅貴祥專輯
    • 《板蕩時代的抒情》小輯
  • 專欄
    • 每個人心中都有五本書
    • 譚以諾:點讀系列
    • 李薇婷:鐵馬咖啡館
    • 葉梓誦:紙沿筆記
    • 米哈:頭被按入水中讀書
    • 薄批速遞
  • 訪問
  • 報道
  • 書序
  • 書評
  • 評論文章
  • 漫談
  • 關於微批

標籤: 香港文學

洪慧
洪慧 •24 2 月, 2019

七十年代最好的香港詩人:癌石(下)

七十年代最好的香港詩人:癌石(上) 癌石的特別之處在於,〈警察〉甫一開始,詩人癌石已經投身於抗爭運動之中。因此他才會被警察關進「雜差房」毒打。癌石的發言位置,並不是知識份子居高臨下地向抗爭運動的群眾解釋理…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洪慧
洪慧 •24 2 月, 2019

七十年代最好的香港詩人:癌石(上)

七十年代最好的香港詩人:癌石(上) 開始之前,還望讀者諸君先參閱拙文〈超越時代的詩作──讀癌石:〈警察〉〉,切記切記。詩人廖偉棠謂「反抗者不能落入被反抗者的邏輯,反抗的詩不使用被反抗者的粗暴語言」,並言〈…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周漢輝
周漢輝 •24 2 月, 2019

蒙太奇與遠遊──讀鄭政恆詩集《記憶後書》

早於鄭政恆的上一本詩集《記憶前書》面世前,我已在各份文學刊物上讀到他的詩作,包括教我一讀再讀的〈皇后大道上聽電車駛遠〉,詩行間藉杯子濺出的水花,跟馬路上行駛中的電車及城市流轉的景物,以至情侶間的感情波折,…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鄧正健
鄧正健 •21 2 月, 2019

思考死亡,而且要「經常」思考──讀黃可偉《逝者紀事》

很多曾經閃爍亮麗的小說流派,到現在都已成了僅供文學研究者反芻的文學史名稱了。任何一個專心一致或甚至沉溺難拔於某種小說創作原則的當代小說家,都應該被視為老派: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心理小說,意識流,後設,魔幻…

書序
陳諾諺
陳諾諺 •3 2 月, 2019

鍾玲玲《玫瑰念珠2018》──對立與相容

* 此書本無名,為方便指涉寫成《玫瑰念珠2018》。 《玫瑰念珠2018》是鍾玲玲對《玫瑰念珠》的重寫。如果說作家的寫作歷程是一個圓形,圓心為生命與愛的本質,我想這部作品已抵達圓心──作者已把《玫瑰念珠》…

書評
小西
小西 •27 1 月, 2019

死亡未解決──序黃可偉《逝者紀事》

* 原文刊於黃可偉《逝者紀事》(香港:CLEAN,2019)。 初讀《逝者紀事》,還以為黃可偉已遠離了上一本小說《田園誌》的淑世關懷,由有關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以及我城的命運轉移至更具宇宙性的、有關死亡本體…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序
陳子謙
陳子謙 •27 1 月, 2019

店小二,再來!──《食字餐桌》代序

* 原文刊於鄒芷茵《食字餐桌》(香港:後話,2019) 給芷茵的《食字餐桌》寫序,不能不心虛,畢竟她是廚神,我卻是飯桶而已。好東西下肚,我只會哇哇大叫好吃啊(有時候肚裡還藏著幾句代表讚美的髒話),她卻能吃…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序
陳子雲
陳子雲 •20 1 月, 2019

小說所能打開的現實之盒:記「與荒謬對稱──可洛、梁莉姿、曾繁裕小說新作對談」

今年本地三位作家推出新作。可洛《幻城》、梁莉姿《明媚如是》和曾繁裕《後人類時代的它們》這三部小說/集,不約而同指向虛構與真實的對話,日復日的荒謬與我城困局,甚至延展到人類作為種族的一種,何去何從。去年12…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報道
余文翰
余文翰 •13 1 月, 2019

聽一曲「温柔的茫茫」──讀羅樂敏詩集《而又彷彿》

一、從〈船鍍〉到《而又彷彿》 艾德勒所著《如何閱讀一本書》風靡已久,意在幫助讀者有效地掌握一本書的精義,但他顯然清楚意識到,倘若對象是一本詩集,那麼它不可能被提煉、被歸結,而只能把自己的全部精神交託給每一…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林庭
林庭 •6 1 月, 2019

【飲江專輯】飲江著作及相關資料目錄

甲、飲江著作(按發表日期先後序) 一、詩集 《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 《於是:搬石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香港:文化工房,2010年。 《於是你沿街看…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訂閱「微批」

訂閱讀者將會定期收到我們的文訊
Loading
「微批」內容歡迎非商業用途之轉載,唯須註明出處(含「微批」網頁連結)。欲轉載或徵用本網站內容,請洽聯絡郵箱:hkparatex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