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盧卡奇(György Lukács),筆者剛好在他的出生和成長地:布達佩斯。但實在也傷心,因近年匈牙利的政治氣候,去年他的一個銅像遭當地政府移除。在銅像遭移除後,筆者的大學隨即舉辦過讚頌盧卡奇的學術會…
盧瑋鑾在回顧香港文學的發展時曾提及,香港的文學雜誌歷年來雖然有疏落也有豐盛,但它們皆構成某一時期的文化場域,並刊載記錄着具影響力與重要的作品。[1]這些文藝雜誌除了刊載小說、新詩、散文、劇本等創作文本再現…
劉以鬯先生以百歲高齡仙逝,文壇都感到惋惜,劉先生開創了中國意識流小說書寫的高峰,而他一生更重要的貢獻是擔任文學副刊與雜誌的編輯,以卓越的守門人視野與觀點,引領了1960年代台灣與香港的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特…
一、 李薇婷近日在不同平台(微批、虛詞)評論黃碧雲「非虛構小說」《盧麒之死》,以檔案的冷對應《盧麒之死》情感歷史(affective history)的熱為討論切入點,嘗試引證《盧麒之死》「刻意地落在檔案…
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文學的愛好者。法國馬克思主義者拉法格(Paul Lafargue)回憶說,馬克思曾打算完成他的大作《資本論》後,全力投入為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的一系列著作《人間喜…
香港電影的發展與中國內地電影的發展息息相關,不可分離。香港是中國電影的誕生地之一。香港在1909 年製作了長度為兩本的最早的喜劇片:《瓦盆伸冤》及《偷燒鴨》,二者均改編自中國戲曲的曲目,導演梁少坡是文明戲…
紀念日活「羅曼色情電影」系列四十五周年的電影中,話題作品要數園子溫《不是色情電影》。近年常被影評人們批評沉淪、濫拍、伏片保證的園子溫,《不》倒是收到不俗的反應,繼《真實魔鬼遊戲》被評為女性主義電影。的確,…
昨晚我把楊天帥的〈Pizza塔利班〉給台灣同學,說,這是我此生讀過最好的飲食文學。語畢我抽了根菸懺悔,因為我此生根本沒讀過超過十篇飲食文學,澳牛的黃昏算嗎?豆腐火腩飯算嗎?大學時期修過Food and W…
近年,香港的本土意識興起,大約從2007、2008年起,「本土」這個字在不同的論述層面經常出現。友儕文人在這幾年間也會在問,香港本土意識在政治和社會學研究上,已經幾經轉變,未知在小說創作上有可影響?雖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