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讀書共和國雙囍出版第一本小說《廢墟的故事》的鄧觀傑,可能香港讀者會對他的名字稍微陌生,但他的履歷裡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文學獎「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是在香港奪得的。除此以外,他亦曾獲台灣印刻的超新星…

在台灣讀書共和國雙囍出版第一本小說《廢墟的故事》的鄧觀傑,可能香港讀者會對他的名字稍微陌生,但他的履歷裡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文學獎「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是在香港奪得的。除此以外,他亦曾獲台灣印刻的超新星…
找郭艷媚的新書《菩薩低眉》花了我幾天時間,在開筆之前,我必須猛力批評一下新城市廣場的商務印書館,舖面小,算了,幾乎沒有新書,現代文學欄還是幾十年前的「現代」,夠哂摩登,算了;宗教哲學欄全部心靈雞湯,算了;…
昨晚我把楊天帥的〈Pizza塔利班〉給台灣同學,說,這是我此生讀過最好的飲食文學。語畢我抽了根菸懺悔,因為我此生根本沒讀過超過十篇飲食文學,澳牛的黃昏算嗎?豆腐火腩飯算嗎?大學時期修過Food and W…
謝曉虹,作為香港文學的一個符號,所指涉的意義不外於變態及殘酷,比較中性一點可以形容為魔幻、森冷、怪誕,[1]要寫推薦語的話就是「富於挑戰性的閱讀體驗」。[2]此外的關鍵詞就是難以找到,實體書與她的比喻結構…
前言:無謂的盛宴,作者高度介入[1] 由《半本》舉辦,歷時三周的《無謂的盛宴》讀書會於上周二(2016/09/27)完結。討論角度多元,作為《半本》首次舉辦的讀書會,反應良好。不同參與者各自以存在主義、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