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批 微批
  • 首頁
  •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 Sample 樣本
      • 【《SAMPLE》第二十一期「遊戲超寫實」】
      • 【《SAMPLE》第二十期「海洋四維體」】
      • 【《SAMPLE》第十九期「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 【《SAMPLE》第十八期「災難應變手冊」】
      • 【《SAMPLE》第十七期「防毒硬件檢測中」】
      • 【《SAMPLE》第十六期「末日投資策略」】
      • 【《SAMPLE》第十五期「怪物與它們的產地」】
      • 《SAMPLE》第十四期「悲觀人士生活指南」
      • 《SAMPLE》第十三期「今日天氣預報」
      • 《Sample》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
      • 《SAMPLE》第十一期「親愛的乘客,我們離開吧」
      • 《Sample》第十期「歡迎光臨賭博樂園」
      • 《 SAMPLE》第九期「魔術師的秘密道具箱」
      • 《Sample》第八期「(仮)和平時代的戰爭武器」
      • 《Sample》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相關文章
      •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相關文章
    • 香港文學史觀
    • 文善專輯
    • 馮程程專輯
    • 飲江專輯
    • 吳煦斌專輯
    • 劉以鬯專輯
    • 羅貴祥專輯
    • 《板蕩時代的抒情》小輯
  • 專欄
    • 每個人心中都有五本書
    • 譚以諾:點讀系列
    • 李薇婷:鐵馬咖啡館
    • 葉梓誦:紙沿筆記
    • 米哈:頭被按入水中讀書
    • 薄批速遞
  • 訪問
  • 報道
  • 書序
  • 書評
  • 評論文章
  • 漫談
  • 關於微批

標籤: 香港文學

麥敬暉
麥敬暉 •14 7 月, 2019

讀《而我們行走》的空城意象──空間建構(上)

前言 空城是呂永佳《而我們行走》裡其中一個輯節,裡頭囊括的詩不多,僅僅四首,分別是〈淡藍月光〉、〈無人之境〉、〈天橋上看風景〉以及〈巨大的石頭〉,但其互文性極強,足以築構整座空城。而本文將分拆成上篇和下篇…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葉曉文
葉曉文 •23 6 月, 2019

為自然謳歌──《隱山之人In situ──短篇小說集》自序

原文刊於《隱山之人In situ》(香港:三聯,2019) 我住在城市裡,卻時時心繫山上。那天,到訪位於北角的出版社後,我搭了一程車,前往某個山頭走一圈,想拍攝一種以香港命名的蘭科植物。 我戰戰兢兢地走到…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序
袁仁健
袁仁健 •19 5 月, 2019

人城.鬼城.病城:〈慢慢長夜〉如何刻劃香港背面的紋路?

你可曾想像過,在白天做著沙甸魚忙碌地擠出車廂之外,香港生存的其他面貌? 例如,當我們深夜昏睡,在慾望所編織的夢境上下浮沈時,香港卻有些眼仍然睜着。黑幕落下,城市的燈亮起了,車輛在馬路上行駛,他們在做些甚麼…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洪慧
洪慧 •28 4 月, 2019

往下,就是歷史了──四十八年後讀李金鳳

「街多眼亂。」 「那時,又幾曾注意過街道名字。我對名字,就是花兒對我,兩無知覺。」 「有些行文會這樣寫──往下,就是歷史了」 「橫過海壇街,接著就是通州街。橫過通州街,除了跳海,若不浮桴,不能出海。」 這…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李薇婷
李薇婷 •14 4 月, 2019

非虛構文學初論,兼談《盧麒之死》與情感歷史

沒想到相距數月,《盧麒之死》的相關評論再度引起討論,甚至作者親自回覆。[1] 《盧麒之死》誘發的評論實在不少,[2] 有論者對《盧麒之死》引述間沒有留下註釋而令檔案夾雜敘事變得無從稽考而影響小說敘事感到可…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謝旭昇
謝旭昇 •14 4 月, 2019

〈邊界的獸〉:探尋一道無法探尋的意識邊界

for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raw a limit to thought, we should have to find both sides of the limit thi…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艾苦
艾苦 •7 4 月, 2019

非虛構小說的意義:沿曾瑞明和余震宇評《盧麒之死》的思路略說

近來讀了本地哲學家曾瑞明的文章:〈非虛構小說的權利和義務──評黃碧雲《盧麒之死》〉,又讀了其後余震宇的回應文章,以及黃碧雲本人的回應,覺得這些評論都有更深入討論的價值。 曾瑞明整篇文章圍繞著《盧麒之死》中…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洪慧
洪慧 •24 3 月, 2019

香港詩歌的社會抗爭運動高峰──癌石、淮遠、蕪露

以抗爭為題的詩在香港詩作裡並不罕見。李心若〈工人老金〉(1932)、巴度〈賣報的孩子〉(1933)、何浧江〈在某機器鋸木廠裡〉(1940)、何達〈簽名〉(1958)、崑南〈旗向〉(1963)。[1]然而許…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曾仲堅
曾仲堅 •17 3 月, 2019

【《Sample樣本》第十期「歡迎光臨賭博樂園」】自置居所的文學剪影──〈買樓記〉與〈看樓〉

*原文刊於《Sample樣本》第十期「歡迎光臨賭博樂園」 在今天的印象中,買樓在香港好像是一件天經地義、自有永有的事。但只要回看歷史,就會知道在過去絕非如此。買樓作為一種投資選項,在十九世紀末已經興起,而…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陳諾諺
陳諾諺 •17 3 月, 2019

梁莉姿《明媚如是》──從陰霾裡尋找明媚的可能

初讀這本書時我着實有點驚訝。驟看書名,我以為此書會是輕鬆的小人物描繪,但讀下去就彷佛置身於烏雲密佈的天空下,沉鬱地觀察地上的雨點。

書評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訂閱「微批」

訂閱讀者將會定期收到我們的文訊
Loading
「微批」內容歡迎非商業用途之轉載,唯須註明出處(含「微批」網頁連結)。欲轉載或徵用本網站內容,請洽聯絡郵箱:hkparatex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