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於《掌中花:盧偉力極短篇小說》(香港:The Rabbit Press,2018),標題為編輯所擬。 這本書,是塵緣的撿拾。 年輕時,興趣在理論,創作也只限於戲劇。留學後開始寫詩,有不少作品,也寫過…
標籤: 香港小說
《慾望之狗》是香港作家夏芝然的最新迷你小說集,其中共計十五篇短篇小說,篇幅或長或短,最長不過五十頁。雖篇幅短小,然故事題材豐富,讓人見識到夏芝然構建故事的能力,不同題材的故事各具吸引力,讓讀者陷入言有盡、…
「米蘭昆德拉說過:我們的時代,其實需不斷告別;但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未學會。」夏芝然道。 因一切都消失得太快了。舊建築相繼被拆卸、小店逐一結業,但卻往往總是看見舊址空了一角,才後知後覺。在日異月殊的香港,面…
文/攝:朱琦琪 步出尖沙咀地鐵,莫名燥熱,距離目的地不遠,明明是直路,怎麼變成了長征?必先繞過重重人群,避開裝滿身份象徵的七彩四方炸彈。在空間不斷被縮減的城市,停下來喘一口氣都有着昂貴的代價。汗水隨著疑問…
在〈配戴新感官的漫遊者與他們眼中的香港奇觀:劉以鬯都市小說的視覺性〉一文中,我借用七十至九十年代形成,且逐漸影響文學等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視覺轉向」(the visual turn)概念,以「視覺」為中…
陳浩基,小學便捧着福爾摩斯,現時筆下的推理小說被翻譯成超過七種語言;夏芝然,膽小又按捺不住好奇心,寧願開着燈睡覺,也要把鬼故和小說內的兇殺案一一讀完。他們對謎團着迷,寫下了一個又一個故事。這個下午,他們談…
當我們談論劉以鬯,我們談論的是甚麼? 劉以鬯小說評論者眾,以他作為焦點的專書、傳記、訪談、研討會、紀錄片成果紛呈,從「劉以鬯熱」到「劉以鬯學」,已經成為認識、研究香港文學史必須邁腿跨過,卻又容易抽筋的門檻…
原刊於《城市文藝》第96期,2018年7月出版。 作家劉以鬯逝世之後,電影導演王家衛在網上貼文悼念,提到他的電影《花樣年華》受到劉以鬯小說《對倒》的啓發,這段文學、電影互動的佳話又被重提。不過翻閲以往的記…
上文簡要地解釋了意識流寫作的一些特質,同時提出了學者們對「《酒徒》是否一部意識流作品?」的看法,最後以作者意圖的觀點回應了當中的疑問。本篇主要會談談《酒徒》中的意識流式敘事,並繼續而作者意圖的思考進路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