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朱琦琪
步出尖沙咀地鐵,莫名燥熱,距離目的地不遠,明明是直路,怎麼變成了長征?必先繞過重重人群,避開裝滿身份象徵的七彩四方炸彈。在空間不斷被縮減的城市,停下來喘一口氣都有着昂貴的代價。汗水隨著疑問一同流下,擦了又擦,卻怎樣也無法拭乾。面對著居住的土地,你我猶如失語者,越是焦急就越不解,到底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在「夏芝然《慾望之狗》新書分享會」中,有《於是我坐下,聽調酒師M說H城的傳說》的作者譚以諾擔任主持,並請來兩位作家夏芝然和陳浩基來進行對談。一起談論謎團、談論懸念、談論蛛絲馬跡,希望找出真相。
活在謎團裡,活在焦慮裡
譚以諾首先提出一個疑問:「對你們來說,謎團是甚麼?」夏芝然表示,謎團之於小說,可以是由一個純粹的反應變成一個故事。她過往的小說,大多以意識流的手法延續故事。但在《慾望之狗》,她更有意識地與社會掛勾,這源於充斥着日常的感受:「香港近年實在太焦慮,不論是朋友間閒談,或是網絡社交平台的留言,大家都莫名其妙地焦慮,不知從何而來。再者,這種焦慮極之碎片,令人難以梳理整件事的脈絡。」夏芝然指出城市規劃與社會現象的問題,透露出這片土地欠缺讓人喘息的空間。「我在香港長大,卻一直看不清狀況」,她說。碎片化不知不覺間出現,滲透在生活的每條罅隙中,扼殺了思考的空間,「不容許你有想像,不容許你有好奇心」,夏芝然續說。
夏芝然表示,她的小說關鍵在細節,如人與人之間短短數秒的交流。她特別提及〈1/3朵天台的多肉植物〉。小說的某個晚上,女主角的住所突然出現警察和衝鋒隊,一名警察對她十分友善。這細節放在現時的政治脈絡中,會與真實生活中的認知有所不同。但夏芝然不從刻板印象寫作,她認為,當眼前看到的、真實的感覺與認知產生衝突時,才能有更大的思考空間。
小說與整個時代的迴響
對於小說與社會議題的關係,陳浩基指出兩者必然有緊密聯繫,只因大家皆置身於時代當中,面對如此切身的問題實在難以分割。因此,小說流派亦會隨着時代而有變化。他談到他最熟悉的類型──推理小說。他提到,1920年左右,日本推理作家甲賀三郎提出了「本格派」的說法,一切以邏輯和解謎為主,不着重寫實情節,更側重驚險離奇的元素。但是,在戰後,日本推理小說漸漸由本格派轉為社會派。
陳浩基逐解釋:「戰後日本經濟蕭條,只能負擔便宜的娛樂。那年代影音娛樂尚未普及,小說相對比較流行和輕鬆。當時管治日本的美國對日本推理小說影響很大,他們大力鼓吹政治正確的思想,把不少時代小說列為禁書,像劍豪小說,美國政府擔心會激起日本人的暴力情緒和武士道精神,做出反政府的行為,故此壓制這類小說的出版。」現實煩惱着柴米油鹽的日子,社會不隱,於是針對人性和社會題材的社會派推理小說逐漸取代本格派。至於二十一世紀社會相對平靜之時本格派再次復興,則是後話。
陳浩基對此感受很深。他本是喜歡本格派的,但在當下香港寫推理,難以撇除社會題材。像《13.67》,他並非刻意安排警察為主題,只是「偵探」這身份放進香港的故事架構中有點格格不入,所以才選用警察。有趣的是,當時剛巧踫上「黑警事件」,讓他覺得自己的小說很失實,唯有作出修改,希望能重新與社會的氛圍接軌。
窺探作家的創作日常
當香港人談論文學、寫作只剩下關於生計的話題時,到底有多少人對作家的創作過程有認識?他們的創作狀態又是如何?陳浩基笑說自己難以採取村上春樹那種規律式的寫作。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節奏。他曾試過寫作致廢寢忘餐,不知日夜,回過神來,已是清晨五點。他笑言這並不算誇張,更誇張的故事來自日本作家京極夏彥,聽說他習慣在密封的書房寫作,寫至忘神,連抽氣失靈也不知道,差點因室內氣溫太高而喪命。
夏芝然表示,這種長時間極度集中的寫作會把人完全掏空,恢復時間也長,是用生命來寫作。她形容自己的創作狀態猶如短跑,思緒被速度帶着跑,隨時捕捉腦海出現的影像,然後就一口氣把小說寫下來。她分享說,像〈1/2捕獵手前傳〉,是她在茶餐廳裡用兩小時完成。
香港作家的生存狀態與出版業界之間的謎團
面對香港作家如何以文字維生的問題,陳浩基笑說是靠運氣,然後卻激動地補充說,這牽涉整個出版行業的架構,即使作家有實力,銷量數字卻往往不成正比。「當中有太多作家無法控制的範圍,例如出版社和編輯是否獨具慧眼和市場包裝等問題。」他說道。他以台灣為例,台灣讀者向來鍾情於歐美推理作家,不太信任華文作家能寫出同樣精彩的推理作品。後來得代理人、出版社、作家協會和文化評論者的努力,台灣讀者慢慢開始欣賞華文界的推理作品。陳浩基逐補充產業的數個弊端:香港出版社不再翻譯小說、官員欠缺文化底蘊、沒有代理,整個產業出現層斷。反觀台灣,影視產業與文學界互相有交流,早前公視更播出改編自作家陳舜臣的同名小說的劇集《憤怒的菩薩》。
夏芝然亦表示出版社和代理之重要。她舉出《告白》為例。數年前,改編自湊佳苗同名小說的電影《告白》,在香港迴響不俗。當時,不少香港電影公司希望順着這股熱潮,翻拍屬於香港的推理小說。但電影公司卻遍找不獲,因為那時已經沒有本地出版社持續出版本地作品的作品,因而想要找香港的推理小說時,卻找不到。
關於謎團,按圖索驥,以上都不是最終解答。夏芝然在〈1/2捕獵手前傳〉提供一個說法:「中間,我們先將時間摺疊起來。打開時,是一本又一本未完的故事,如果你願意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