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的《感性分配》(Le Partage du sensible)一書開始,洪席耶轉向關心美學問題,尤其集中於文學和電影範疇。有人說這是洪席耶的「美學轉向」。姑勿論這是否一個「轉向」,洪席耶關心藝…
早前筆者寫過一篇文章,提出了港台文化節目〈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 2018:文學哲學恩怨情仇〉中,主持和嘉賓對亞里士多德悲劇理論的誤解。對於一個以輕鬆為主調的節目來說,一些錯誤是無傷大雅的。但在節目的最後…
TATE Modern 日前舉行了一場德國威瑪共和國的展覽,[1]入場第一幅畫就是克利(Paul Klee) 在1921年畫的《Comedy》(圖一),克利一生的產作品以百計,試過不同的作畫方法,卻很少被…
早前看港台節目〈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 2018:文學哲學恩怨情仇〉,談論到文學與哲學之間的互相介入,當中包括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先賢對文學的理解。關於古希臘哲學家對文學的看法,主持及嘉賓所說的大致上是…
生於1949年的吳煦斌,作品不多,但常常吸引讀者翻看重讀。她的文字精闢鮮明,作品中關注的議題,對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態常帶來重要啟迪。《牛》(1980)在2016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修訂出版,同年香港文學館策劃…
近日讀到本地作家董啟章的文章〈明周專欄:寫自己〉,當中談到作家的自我書寫,又談到了好些經典,覺得甚有意思。 關於自我書寫的特質,董啟章從一開始就以「公元二世紀阿普留斯的《變形記》(或稱《金驢記》)」為例,…
上篇提到,在布拉格之春後,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不久就離開了捷克,流亡法國。此後,他的作品便以法文的方式呈現人間。 他在流亡法國初期,昆德拉是先以捷克語書寫,其後又把捷克語的「樣板」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