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江詩作常被認為具有八十年代香港新詩的普遍出現的本土特色,[1] 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其粵語、白話文、文言文及英語混合的詩歌語言,特別是加入粵語作為書寫語言及本地俗語的手法,能使香港讀者更覺親切及生活化。根據…
標籤: 香港文學
飲江「狡獪」,[1] 我不完全通曉。他的長詩或幾行奇想,發展走向總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袁兆昌以「符號上帝」了解其詩作在「上帝缺席」下的多義詮釋,[2] 葉輝則深入閱讀語言,發現飲江行文的戲劇特質,[3]…
* 原文刊於《字蝨》(2015年7月16日),蒙作者授權轉載 飲江(1949– ),本名劉以正,香港詩人,詩齡四十餘年,八十年代曾任《九分壹》詩刊編輯。《於是搬石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是其第二本詩集。廖偉棠…
法國歌曲、詩歌,有時會被雅稱為「香頌」,這雅稱,應該是由法文的Chanson 一詞而來。這詞在一般的情況下,都是指「歌曲」的意義,但亦有不少情況,會用來指稱詩歌。因為這詞的法語發音,正好跟「香頌」的普通話…
一、《香港方物志》之品位 1975年,六年級教室中有一用水果箱改造的圖書櫃,我從中發現葉林豐《香港方物志》,之後一讀再讀,成為我的童年最愛,此書對我鍾情野外,觀察自然,研習博物學有啟蒙作用。長大後知它自1…
本文刊於麥樹堅《烏亮如夜》(香港:後話,2018) 我和麥樹堅沒相差幾歲,若用年代粗糙的分類,都是屬於七零後半的創作者。借用董啟章曾經使用過的名詞,應該都是「同代人」。雖然成長環境彼此不同,卻奇異地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