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批 微批
  • 首頁
  •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 Sample 樣本
      • 【《SAMPLE》第二十一期「遊戲超寫實」】
      • 【《SAMPLE》第二十期「海洋四維體」】
      • 【《SAMPLE》第十九期「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 【《SAMPLE》第十八期「災難應變手冊」】
      • 【《SAMPLE》第十七期「防毒硬件檢測中」】
      • 【《SAMPLE》第十六期「末日投資策略」】
      • 【《SAMPLE》第十五期「怪物與它們的產地」】
      • 《SAMPLE》第十四期「悲觀人士生活指南」
      • 《SAMPLE》第十三期「今日天氣預報」
      • 《Sample》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
      • 《SAMPLE》第十一期「親愛的乘客,我們離開吧」
      • 《Sample》第十期「歡迎光臨賭博樂園」
      • 《 SAMPLE》第九期「魔術師的秘密道具箱」
      • 《Sample》第八期「(仮)和平時代的戰爭武器」
      • 《Sample》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相關文章
      • 《Sample》第六期「餐桌前我們都是人類學家」相關文章
    • 香港文學史觀
    • 文善專輯
    • 馮程程專輯
    • 飲江專輯
    • 吳煦斌專輯
    • 劉以鬯專輯
    • 羅貴祥專輯
    • 《板蕩時代的抒情》小輯
  • 專欄
    • 每個人心中都有五本書
    • 譚以諾:點讀系列
    • 李薇婷:鐵馬咖啡館
    • 葉梓誦:紙沿筆記
    • 米哈:頭被按入水中讀書
    • 薄批速遞
  • 訪問
  • 報道
  • 書序
  • 書評
  • 評論文章
  • 漫談
  • 關於微批

標籤: 香港新詩

譚以諾
譚以諾 •29 6 月, 2018

中文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被修改事件──新詩、散文組

日前,2016度中文文學創作獎得獎者(散文組亞軍)李嘉儀在面書上公開了其得獎作品〈雪落〉在創作獎結集中被擅自修改的情況(見下圖): 她指出,「文章刊出後才發現句子被改動,而對方事前完全沒有知會,改動不合理…

報道
廖偉棠
廖偉棠 •18 6 月, 2018

【羅貴祥專輯】羅貴祥詩中的家與國

1983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的前一年,好幾位香港詩人寫下敏感的詩篇。除了余光中的〈過獅子山隧道〉、 西西的〈一枚鮮黃色的亮麗菌〉這兩首名作,還有更年輕的詩人的更尖銳作品,比如當時尚是少年詩人的羅貴祥,…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評論文章
譚穎詩
譚穎詩 •12 5 月, 2018

往內飛的野禽──讀文於天《狼狽》

本文原載於《字花》第53期(2015年1月),獲作者授權轉載   當我們讀詩的時候我們在讀的是甚麼? 收到文於天的《狼狽》時,我剛剛重讀了他的第一本詩集《當我們讀詩的時候我們在讀的是甚麼》(下稱…

書評
黎漢傑
黎漢傑 •16 1 月, 2017

内外交困的張力──《2014香港詩選》代序

What I am saying, of course, is that the meaning of poetry is its ‘tension,’ the full organized body o…

書序
譚穎詩
譚穎詩 •28 12 月, 2016

沉默的男人餐桌──讀文於天的幾首家族詩

2015年,我因著工作的緣故,為文於天擔任了兩次詩會的主持。二月在台北書展舉辦的首次詩會,名叫「想像的家族」,所誦讀的詩以家族為主題,也不乏宏大想像的作品如〈境外之詩〉、〈世紀末之光〉等[1]。當中刻劃父…

評論文章
梁匡哲
梁匡哲 •14 9 月, 2016

洪慧詩集《最後,調酒師便在Salsa》中的遊戲姿態初探

初讀洪慧的詩,我便覺得他是一位意象高手。對於語言刁鑽的探索,曖昧性的擬造,堪稱香港年輕詩人的楷模。這當然是我的一己之見。 就我覺得,香港「由生活出發」的詩觀實在太深入民心了,所以導致有些前輩有著偏見,覺得…

書評
潘德恩
潘德恩 •3 9 月, 2016

慢慢走在塵世間,寫在深河裡浮沉的人們──訪詩人周漢輝

從個人情感坦誠而直接的抒發、到描劃世間被忽略小人物百態、再來到現在滲入詩中的信仰,周漢輝從來不忘生活。因〈天水圍軼事〉而首次奪下桂冠,其淺白內斂的文字,用眼光平視觀察塵世,用文字刻下低下階層的狀態;然而從…

訪問

文章導覽

較新的文章

訂閱「微批」

訂閱讀者將會定期收到我們的文訊
Loading
「微批」內容歡迎非商業用途之轉載,唯須註明出處(含「微批」網頁連結)。欲轉載或徵用本網站內容,請洽聯絡郵箱:hkparatex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