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惠蓮 •六月 6, 2021 「梅綺事件」的質疑與透視(二) 有讀者問,為何要質疑「梅綺事件」?答案很簡單,因感到事件可疑。如果「梅綺事件」不屬實,就不應繼續傳揚下去;若屬實,她就是戰爭性罪行受害人,應本着同理心,嚴肅認真看待事件,抵制挖人瘡疤的歪風蔓延。 …
潘惠蓮 •五月 10, 2021 〈「梅綺事件」的質疑與透視(一)〉一文的跟進與聲明 前文〈「梅綺事件」的質疑與透視(一)〉發表後,不少讀者給予回響和訊息,在此鳴謝,並報告跟進結果。 有網友指稱,張瑛的兒子張煒,對「梅綺事件」有新的說法。筆者通過跟他有聯繫的網友向他查詢。他回應:不…
潘惠蓮 •二月 7, 2021 香港第一種「三毫子小說」:《小說報》的創刊號重見天日 香港第一種「三毫子小說」:《小說報》的創刊號「出土」了!原來它長期藏於一個鮮為人知的角落。筆者因去年十月發表了〈香港的「三毫子小說」何時誕生?〉一文,有緣發現它藏身之處,幾經折騰,終於讓這個封存已久的…
潘惠蓮 •十月 18, 2020 香港的「三毫子小說」何時誕生? 近年香港一片懷舊熱,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吸引大量讀者的「三毫子小說」,經常成為討論話題,還有學者利用它來進行有關政治、社會或文學方面的研究分析。然而,香港第一種「三毫子小說」何時出現?誰是第一位作者?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