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到余英時先生(1930–2021)去世的消息,翻檢書櫃上多種余英時著作,書本觸手可及,一直在當眼之處,足證他的書常讀也常用,可惜大師已去,從此再無此等地位的大師。 《余英時回憶錄》在2018年底初…
標籤: 香港出版
香港電影的發展與中國內地電影的發展息息相關,不可分離。香港是中國電影的誕生地之一。香港在1909 年製作了長度為兩本的最早的喜劇片:《瓦盆伸冤》及《偷燒鴨》,二者均改編自中國戲曲的曲目,導演梁少坡是文明戲…
本文刊於梁寶山著作《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中 梁寶山是藝術家、藝評人、哲學博士、講師,香港文化界倡議者和跨界者。於我,她是最早和我一起在外地展出的學生、人體寫生班上的模特兒,也是我第二個…
找郭艷媚的新書《菩薩低眉》花了我幾天時間,在開筆之前,我必須猛力批評一下新城市廣場的商務印書館,舖面小,算了,幾乎沒有新書,現代文學欄還是幾十年前的「現代」,夠哂摩登,算了;宗教哲學欄全部心靈雞湯,算了;…
《進念人人人──香港流行文化的異數》於書背的介紹這樣提及︰「你或許看過進念的劇場演出,卻不知道他們想表達甚麼,甚至發誓不再光顧」。誠然,筆者於2016年新視野藝術節觀看多媒體藝術劇場《維根斯坦》期間,也有…
2003年夏天,前康文署電影組同事,送我一份生日禮物。那段日子參與策劃康文署主辦的世界經典電影回顧節目,大暑天日復一日在電影史及大師影像世界中翻滾,汗流浹背。人家日間上班去,我窩在家中吹風扇看黑白影帶,不…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然後呢? 小時候,只要在夜市看見穿著白色汗衫,身上刺龍刺虎刺修羅的人,我往往會下意識低頭走過,深怕在四目交接之時,會引動不必要的殺機。長大後,雖然看見大片刺青偶爾也會緊張,但或許因為…
謝曉虹,作為香港文學的一個符號,所指涉的意義不外於變態及殘酷,比較中性一點可以形容為魔幻、森冷、怪誕,[1]要寫推薦語的話就是「富於挑戰性的閱讀體驗」。[2]此外的關鍵詞就是難以找到,實體書與她的比喻結構…
事隔十數載,《我和電影的二三事》最近出了第二輯,急不及待要讀。事實上,我也是最近經一位學者朋友推介,才去接觸出版了十幾年的第一輯。朋友說:「我本來就覺得看電影很無聊。當年為了解影迷是怎樣可以對這無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