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念人人人──香港流行文化的異數》於書背的介紹這樣提及︰「你或許看過進念的劇場演出,卻不知道他們想表達甚麼,甚至發誓不再光顧」。誠然,筆者於2016年新視野藝術節觀看多媒體藝術劇場《維根斯坦》期間,也有此掙扎。被困在只有圖像、符號、電子音樂、光影與割裂文字的畫面中一個多小時,眼前所看既像是無意義的影像合集,又像是把纖維無限放大的線條畫面,不段複合、回帶,強烈音樂震耳欲聾,中間夾雜維根斯坦部分理論的語句,接續的影像與句子的關係並不明顯,一邊看一邊問︰「這是劇場嗎?想表達甚麼?是想介紹維根斯坦?還是想藉強烈的光影音效對照衝擊而引發反思?是我膚淺還是真的狗屁不通?」同場席間傳來噓聲,中途離席亦不在少數。我帶著一腦子問號,與曾觀看的友人討論,問號當然仍然存在,但不久後,我還是進場看了《崇禎祭遊紫禁城─紫禁城遊記》和《關公在劇場》的重演。不知「進念」在做甚麼,或許是部分進場的觀眾並同擁有的感受,但卻不礙劇場愛好者在莫名奇妙中一再走進「進念」的實驗裡。
《進念人人人》訪問了十二位與「進念」有關的人物,稱之為「進念人」──何秀萍、黃大徽、歐陽應霽、梁惠琪、黃耀明、月如惠、黃偉文、胡恩威、陳輝雄、黎達達榮、于逸堯、陳浩峰。這些名字對香港人而言都不陌生,他們橫跨不同界別,從電台、雜誌、流行音樂、電影、教育到時裝,不一而足。接觸「進念」的人慢慢走到城市不同的文化領域,把「進念」的藝術理念延展到其他藝術範疇。你會在不同渠道接觸、認識或聽聞過這些人,他們都曾受「進念」影響,使他們對語言與舞台的理解別樹一幟。書中並未直接對讀者解說甚麼是「進念」、「進念」想表達甚麼、怎樣才是「進念」,反而是把「進念風格」通過訪問與作者的插畫,藉眾人之口讓讀者感受,從中了解到「進念因子」對城市的影響力。
書中文稿一問一答,段落間缺少了關聯,若讀者對「進念」創作或演出沒有一定的認識,或難耐心追看。訪問不只圍繞「進念」,交代眾人與「進念」的結緣經歷之餘,也談及各人投身藝術的緣由,並「進念」對他們往後發展的啟發。通過此,這書解說「進念」能牽引眾人的地方,讀者也可以了解到那實驗背後的精神和理念。
進念的社會性
《進念人人人》另一個更主要的要點,是點出「進念」對社會的回應,點出如何通過劇場以不同角度重新審視所身處的環境。書中夾附一張大事年表,標示出 「進念」自1982年成立始的香港社會大事,包括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1989年「六四事件」、2003年「反23條立法遊行」與SARS爆發、2005年董建華辭任、2007年回歸十周年、2014年「雨傘運動」至2017年「回歸二十周年」。在年份的中軸上下,分別是「進念」的重要演出和各「進念人」同期的發展。作者有意識地以歷史大事對照「進念」的進程,看「進念」如何回應上述事件。
訪問以「近年香港發生了很多事情,大家都感受到愈來愈大的政治壓力」來引導各「進念人」分享對香港現況的看法。藝術並一定是關在封閉空間中的小眾文化,「劇場演出不僅是一場表演,更需要直接面對社會、不同單位和權力機構」(頁47)「進念」自《烈女傳》始至《東宮西宮》系列,都觸及社會禁忌與政治話題,開拓出藝術空間讓大眾得以參與和討論。這種實驗或許在明白與理解外,更重要是讓人開放去感受各種的可能性,持續反思眼前的一切對他們意義。
進念.香港
「如果可以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會選擇保持現狀,還是生於另一個年代的香港?」近年社會大事不斷,在紛亂的環境中有人選擇逃離,有人選擇堅持。香港的獨特性在於能包容各種取態與不同聲音,因此藉着這書回顧「進念」的過去,同時看到香港的過往,還是感激香港的土壤滋養了不同藝術範疇。
「人人人」合在一起是「眾」字,《進念人人人》說的不僅是「進念」的發展歷程,而是讓我們看到藝術團體的理念如何滲透至不同界別,並在其中影響城市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