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藝術裡外,讓藝術實踐與評論並行──《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序

書序

遊走藝術裡外,讓藝術實踐與評論並行──《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序

本文刊於梁寶山著作《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中

梁寶山是藝術家、藝評人、哲學博士、講師,香港文化界倡議者和跨界者。於我,她是最早和我一起在外地展出的學生、人體寫生班上的模特兒,也是我第二個個展的策展人及圖錄編撰人、今日在文化界中的同行者。

梁寶山在學士課程唸的是藝術實踐,是非常少數後來從事學術研究至博士的學生。她對藝術的認識,如套用羅蘭.巴特(Roland Barths)「巴黎鐵塔」的隱喻,她是一方面能夠有距離地觀賞鐵塔,客觀地分析鐵塔的形構,也能悠閒地在鐵塔上喝着咖啡,藉鐵塔的高度來欣賞周圍風景的人;她有豐富的創作經驗,因此能明白藝術家在創作成形前的種種前言不對後語的跳躍式思考,也能瞭解作品在經專業包裝後的展覽導讀及呈現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她能把創作置於不同語境丶知識框架內來審視丶批判及作意義的伸延。近年,梁寶山的關注更涉及更龐大的藝術消費機器,涉獵了藝術勞動和市場的種種。如果一般評論是為了說明作品的價值,在各地藝術博覽會一波接一波,各地政府均以文化產值為重要市民文化質素及新型經濟項目指標的今天,我們不難發現藝術的生產及操作都受着這些外在因素所影響。然而要說明這些關節要點,論者需要一個頗長時期的觀察和知識的寬度。

近年藝術的發展,漸次由自發性內容,偏向形式和工藝技術的關注,移向公共性和知識型的藝術方法。藝術家亦由神袐的天才逐漸變成知識分子,藝術作為知識再現的載體,和知識的交往衍生了新的創作範式。評論家的任務亦因對象的進化而更趨學術化,不僅沿用的藝術史知識不敷應用,就連文化理論亦未必能涵蓋所需材料。然而藝術內部的操作如何和外部的世界接觸,產生實質意義,往往因創作人和消費者期望上的不協調而產生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梁寶山在藝術圈浸淫創作多年,又曾任文化版記者,相信自有立場。在目睹香港突然成為藝術市場交易中心,藝術的功能和角色在大環境下已不同往昔,藝術在變成品味工具和變得大眾之餘,可是也得付上身不由己的代價,但人的成長總得把主觀感受變成鋒利的批判力量。現時的梁寶山已掌握了若干理論和研究方法,加上她對時事丶政治的關心與廣泛興趣,讓她能出入遊走於不同現實和知識的領域,在高度和廣度都能深刻地對應當代藝術操作的種種議題。

看梁寶山的文章,一方面欣賞她能輕鬆地對所選主題作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切入和印證,有時更喜歡她藉着相關聯想,引導讀者思考所述對象的同時沒有忽略周邊的風景,有時似是無關宏旨,卻微言大義。雖說評論是後設式寫作,看寶山的文章,卻看到她當家作主的興奮;透過她的文章,不單看到她對所述議題的觀點,更看到她思考的幅射性,處處影照着不着眼處,生產連結或扣連更大的圖畫。如果梁寶山是導遊,相信她未必按本宣科,總喜歡在主軸的行程中另闢蹊徑,讓即使是有經驗的旅客也目不暇給。

香港喜愛藝術的人大抵上都會以實踐入手,肯執筆從事藝評的人固然很少,有學術背景又能對藝術生態有相當熱情的關注,又能兼顧大圖像者寥寥可數。她的文章火花處處,見解精闢,是以為文推介。

購書請往:這裡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