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同路人︰ 藝術從自身、從本土出發 我一直猶豫應否寫信給2097年的你,吐露目前香港藝術工作者的感懷。2020年是惘然又混亂的一年,藝術活動相繼停擺,我們卻始終看不清本土藝術的面貌。 對…

文章刊於陳寶珣的《荒澤之魚》(文化工房,2018)。標題為編輯擬定,原題為〈魚檔案──序陳寶珣《荒澤之魚》〉。 回歸二十年之後,我們在這一邊還有甚麽話好說?島若果遭淹沒了,我們還可以是甚麽?繼《沒島戀曲》…
一、 記得那年,帶着不熟識香港文學的焦慮,不停啃食香港小說,長篇短篇,聽過又能找到的,都盡量看,劉以鬯的《酒徒》、崑南的《地的門》、西西的《我城》和也斯的《剪紙》自是不可略過的重要讀本。為何當時會這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