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日子,甚至未來的若干歲月,究竟已有多少玻璃,或即將再有多少琉璃,變得粉身碎骨?都說,美好的東西脆弱易碎。難道邪惡醜陋的,卻不然?能倖免?所謂行之有效的制度、和睦共處的互信、「亞洲最佳」的公眾形象,…

過去一段日子,甚至未來的若干歲月,究竟已有多少玻璃,或即將再有多少琉璃,變得粉身碎骨?都說,美好的東西脆弱易碎。難道邪惡醜陋的,卻不然?能倖免?所謂行之有效的制度、和睦共處的互信、「亞洲最佳」的公眾形象,…
文章刊於陳寶珣的《荒澤之魚》(文化工房,2018)。標題為編輯擬定,原題為〈魚檔案──序陳寶珣《荒澤之魚》〉。 回歸二十年之後,我們在這一邊還有甚麽話好說?島若果遭淹沒了,我們還可以是甚麽?繼《沒島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