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化石》的醜與美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魚化石》的醜與美

  日前在《微批》看到詩評人洪慧的評論〈中國人不需要救贖──讀黃茂林:《中國病人》〉,文中說黃茂林「其詩敘事性強,尤好長篇大論。詩歌語言有嚴重的散文化傾向,未免囉唆。」不免令人猜測評論者的「散文化」的標準,是否就是敘事性強和長篇大論,如果是的話,那麼他又如何看待二十世紀不少夾敘夾議的英語詩(如葉慈、奧登)?事實上,問題並不在於夾敘夾議的長句子是否散文化,因為只要剪裁合度,語調舒坦自然,也可以充滿詩意﹔相反,那些看似精警的句子,如果語調乾巴巴的話,也會沒有詩意。

  然後評論者說「黃茂林的好詩都有一種特質能令其詩免於不墮,此即其冷峻抽離,甚至迹近殘忍的語調和個性。」更令人滿腹狐疑。蓋詩風「冷峻」是可以設想到的,至於語調和個性「殘忍」則令人浮想連翩,熟諳戲劇的人或會想起「殘酷劇場」,但一般人卻會想起SM或虐殺人和動物的行為。如果評論者不認真解釋這些形容詞的意思,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文中還提到黃茂林生於內地,十三歲到港,然後又在「廣西讀大學(應為廣東暨南大學)」,故「處理內地題材的作品不在少數」,而「這種寫作傾向,與生於內地,其後定居香港的廖偉棠亦有可對讀之處。」倒是說到黃廖既相同又相異的地方:廖偉棠成長時總是來回於香港及內地城市(珠海、廣州),後來去了北京又回來香港﹔而生於福建莆田鄉村的黃茂林,除了居住在香港,就只有大學幾年時間留在廣州生活。生活時空影響了詩風和詩觀,也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軌跡,這些影響和見證,都可以在作者於2005年出版的詩集《魚化石》中,找到端倪。

 

*  *  *

 

  筆者生於香港,很難想像對生於福建農村的黃茂林來說,五光十色的香港和暨大周邊蓬勃發展的天河區,在感官與精神上會造成怎樣的衝擊。我們不妨看看作者在自序中敘述成長的歷程:「1999年後對我是十分重要,記者當年隻身前往廣州讀書,對我個人來講倒是整個生命的釋放。我約十三歲由福建來港定居(那年正好是八九年六四事件前三個月),十幾年後又前往另一個城市生活。三個城市的生活經驗豐富了我的思維和情感。」有趣的是,從莆田到香港的生活轉變,比不上在廣州唸書的日子對他的衝擊更大,正因為遇上了九十年代末蓬勃發展的廣州,其「悠長的歷史結合繁榮、混亂、盲流、罪惡、痛苦等徵狀」,作者卻能自由自在,遨遊其中。當時尚未有中港矛盾,用中港身份差異來解讀黃茂林的詩作,無異以今人之尺度古人。當時剛唸完中學的詩人正擺脫在港新移民家庭生活,隻身親歷真正現代性的城市經驗,相比之下,香港更像一座固守規則的城市。

  廣州城充滿來自中國各地的民工,又正在火紅地發展基建、樓宅,故此詩人在這座沒有連繫的城市裡格外感到自由,這種自由感又意味着隨時隨地可發現千奇百怪的事情,包括那些明顯的醜陋。詩人發表在《詩潮》的一首詩作〈到石牌村去〉,就對真實世界裡的醜陋作出細緻的描寫,詩的第一節,有如交響曲第一樂章裡一個漫長而緩慢的呈示部:

那些農民愛吃剝了皮的毒蛇
常常駐足在濕霉的竹籮旁觀察它們
尖細的眼珠吻鱗到後腦
與一條條斑駁的皮膚
連在一起
沒有奇跡
直到蛇販捏住其中一條
三角形的頭顱,這傢夥
灰色的眼神
像要從脊椎骨一直
發展到尾巴
人一般的模樣,醜陋
卻又精致無比,無法說出它的用意
等到蛇販用鐵針把頭顱釘穿在木板上
(它眼珠是朝上的,從不接近人群)
然後是一件衣服從脖子
被拉下
露出圓滑的肉體
在小販手掌反覆旋轉
如果,把它摔在地上
就會立刻變成繩索,它沒有下體

  詩寫於2001年,我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並不認識黃茂林,讀了這首詩以後,就很想認識這位詩人,看到其中一位《詩潮》的編輯廖偉棠在該期前言中形容此詩一貫黃茂林模仿畢曉普(Elizabeth Bishop)詩歌的冷峻風格後,我也開始去留意畢曉普的詩。重讀這首詩的感覺是,這段引子有些細節可以寫得更客觀,更不含糊,比如「沒有奇跡」可以刪去,而「無法說出它的用意」這句也值得斟酌。全詩的焦點在於人的醜陋,而不是動物的醜陋,這一節講述人類殺死如此醜陋的動物後,還要以吃牠為樂。但全節中央對毒蛇的描述「這傢夥/灰色的眼神/像要從脊椎骨一直/發展到尾巴/人一般的模樣,醜陋/卻又精致無比……」又把一條待宰的毒蛇寫成一個醜陋的人,一如後面把剝皮寫成「然後一件衣服從脖子/被拉下/露出圓滑的肉體」,基本上蛇就像一個人,如果牠應該因為醜陋而被殺害,人類更應該如此。

  第三節從毒蛇回到石牌村的居民,讀者的視點從街角一隅的蛇販替毒蛇剝皮,轉移到旁邊烹調蛇羮和野味的大牌檔,焦點轉換得很快,但也很順暢:

黑夜的大牌檔
湊成一隻墮落的鼻子
騎着摩托車的農民
像地主一樣蓋着他們的樓房
繁殖一群又一群皮膚光滑
優秀的下流胚

第四節指出這些「優秀的下流胚」(皮膚光滑對應蛇的圓滑肉體)在「輪流談論着蛇羮、狗肉、兔肉/還有女人不成熟的體味」,又說「整群人哄堂大笑/搔着下體」立即對上第一段的「它沒有下體」(蛇和人一樣醜陋卻沒有下體,好像不太公平)。如果這首詩令人想起波特萊爾的話,那無疑是因為詩人把動物扣連到人的罪惡、人的醜陋,而達到一種神學的意涵:是蛇引誘人「吃」禁果犯罪的,現在人卻反而「吃」(「吃」不該吃之物就是一種「罪」)這引誘人類犯罪的蛇,並以此為樂。

  全詩最後一節打開了醜陋的清單,我們看見人們打開窗戶驅逐的糞坑蚊子,小巷中間髮廊裡的妓女笑聲,還有沿街販賣的假貨,以及帶有病毒的田螺。但這些醜陋之物,以及以這些醜陋之物為樂的醜陋者,並沒有傷害詩人的心靈﹔相反,詩人像波特萊爾般帶着鄙惡夾雜獵奇的目光來觀賞它們,而「醜陋」大搖大擺地展示自身,毫不顧忌。而在大陸稱為「資本主義城市」的香港,卻總要忸忸怩怩地掩飾它。正因為這種令人嫌惡的醜陋如此肆無忌憚,我們才驚嘆於城市的生命力!

  如果詩人能把他觀察到的人和物,以詩句的形式描述出來,這些詩句又能給讀者傳遞充滿質感、毫不含糊的感覺,可以連繫到讀者共有的情感,引起共鳴,這些清晰的情感又不是一錘定音的說教,而是在敘述的時候讓讀者覺得有更多有待闡釋的東西,那他的詩就是上佳之作。《魚化石》的詩,之所以成為那一代詩人的代表作,原因就在於此。人人都寫家庭史的時候,黃茂林也寫,但〈遺傳誌〉透過一塊從公廁牆上剝下用來刮痔瘡的「瓦片」,一塊幾代人用來刮痔瘡的瓦片,象徵中國農民家庭幾代人在習性上的貧窮和落後,就令人眼前一亮。這既是不可公諸於世的私密習慣,又是幾代人一直心照不宣地在做的事情,它有着一種令人感到羞恥的質感,但透過這種習慣的下意識繼承,後輩感覺到他與祖先的連繫,因此雖然感到羞恥,卻又不得不承傳下去:

摸到那硬邦邦的東西
這一摸令他感到委屈
從此那種血淋淋的關係變得重疊

傳到這一代子女
背起這種沉重的包袱
由陰暗的角落

而這種陋習不單富有質感,就像身上的累贅物,它更變得如影隨形:

有個東西永遠跟着他
像一隻垂涎的野狗
有時候他寧願變成那隻狗

但他還是嚴肅地活下去
彷彿有一隻陰影在血管裡流動……

  如果將整個社會的醜陋(包括對醜陋的愛好和陋習),變成一種不可逃避的宿命,那麼這種「殘忍」也是一種深刻的反省,是一個混跡於天河大學園區的農民子弟,從農民工和城市底層人民身上,對他們和自己家族的命運進行反思。正因為黃茂林從那麼醜陋的東西身上,用較為冷峻(而不是殘忍)的視角去抒寫,並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他對這些事物的感覺,他的詩才能表現出思考的深度。作為農民子弟的他,對於中國人的反省如此深刻,不能說沒帶着一種介入現實的情感。

*  *  *

 

  與寫於2001至2002年間以描寫見長的作品相比,〈中國病人〉的成詩年份無疑較早(2000年),也充滿年輕人對成長、家庭、生命的思索。這首詩寫一個待業的年輕人去醫院捐精,詩是口語化的,也採取一種自白的語調,表面上描寫一個待業青年的心態。而這個作者代入的自我,是否如洪慧所說的「這傢伙確然是一個無聊、無業、無用的無賴。」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明顯地,詩中的「無賴」,是「我」的母親罵「我」時用上的詞語,下一句立即說「她如此憎恨我/卻又如此坦然/真是個有趣的問題」。後面更明顯地提到,「我一直躲在/人群        忍受/每個人都像我/一樣醜」,但「我」也說「這種温存(按:即大家像我一樣醜)/叫我一直感到歡暢」。

  可是,當這個「我」走進「人民醫院」,要求捐精時,「我」發現原來身邊的女人們並沒有嫌惡這個看似「無賴」的我,反而對「我」充滿了另類的遐想:

每個婦女都帶來她們
快樂的想法
對這個捐精者
她們會把男人
當作一團空氣來吃
來延續
她們那種可怕
帶有毛刺眼睫的精明

然後「我」歸納出理由,可能因為「而我更像她們/沒有家庭,這優點/一直跟着我」,還有就是「看他/多年青」。當然,我旋即意識到自己像一個病人,「Made in China」,這切合了詩題〈中國病人〉,但這Made in China真的意味着洪慧想到的國人問題(在國際間不時扯上成本低、次貨、不耐用、盜版。知識份子試圖以中國現代文學救國,魯迅棄醫從文⋯⋯)嗎?五四知識份子高嚷的「劣根性」,外國人對不尊重合約精神的責難,加上對中國人的貧乏,造就既自卑自憐又仇視外國人的心態,不正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嗎?

  黃茂林在〈自序〉中說他大部份詩歌都把在廣州那幾年的甜酸苦辣隱藏,惟獨在〈中國病人〉爆發出來。詩中的「爆發」,也許正是洪慧青睞這首作品的原因,他說這首詩「冒犯讀者、社會、甚至冒犯自己,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充滿質疑,中國病人更令『愛國者』倍感冒犯。」相比起其他「不時着力經營親情,力求顯現人文關懷,對於社會的質問恰到好處,既不軟弱,亦不顯得過於偏激,而且無一字涉及政治。」以致「確保能登大堂」的作品,〈中國病人〉確實是老實不客氣的。但在黃茂林的「爆發」中,我仍然讀到某些有文學高度的東西,或者說,是作者對他所關注甚至憤懣的問題有所昇華:

我成了
我的圈套
當每個人
都善良的時候
我並不感到痛苦
我的胸,還有
一截不成熟的陽具
它像豬嘴
它哭了
變成野獸
我多麼喜歡
從光的陰面看它
我應該變成它

我為甚麼成了「我的圈套」?這句話,與「當每個人都善良的時候」又有甚麼關係?是否詩中「我」的痛苦都緣於以為身邊的人都不善良,但當「我」發現其實她們都善良時,「我」發現自己的痛苦都是自招的?「我」進而發現羞恥的,其實一點也不羞恥,甚至味道鮮甜:

我一點也不羞恥,真的
吱的一聲
肉被翻開
從肚臍下
第一滴
我聞到
是甜的

  詩人以陌生化的方式,描寫捐精者射精的那一刻,精液迸射的畫面,也許會令很多人覺得噁心、猥瑣,但卻是生命力的表徵。後面一節可比擬AV高潮女優被射滿全身的畫面,就像──

一個手榴彈
遠遠地
拋進人群
引發爆炸
每個人身上
都黏住我的碎片

接着是最後兩節,倒數第二節是將射精過後的剎那描繪為一種夢境,目的是再次確認這個夢境「令每個人/都感到一陣温暖」,這「温暖」既可以指精液的温濕,也可以指令人心裡感到温暖。而最後一節*只有三行)就是要自我確認這猥瑣的一幕是現實而非夢境,並一再肯定詩人創作的原則:

我活着
就是要讚美邪惡

  全詩從一開始,兒子逃離母親,到捐精後,確認人生的目標,就像訴說一個人的成長歷程。讚美邪惡,享受世上的醜陋,可以是藝術,也可以是人生,而這些轉向大概都有一個前提:放下自己原有對真、善、美的尺度,作好認識,並有限度地接受世界的準備。在參與世界的過程中,出於自利的行動,有時候反而被認同為另一種愛。

  這也許亦是詩人走進人生和詩境的軌跡。如今看來,那個標誌着詩歌和人生突變的階段, 始於回歸後一年,至2004年回港和翌年出版詩集的時候,璀璨的光芒漸漸歸於平靜。詩集也許標誌着詩人一頭撞進混亂的世道,然後整個人格漸漸有條不紊地成型。爾後他一心投入於書店生意並成家立室,沒有出版第二本詩集,從表面看,詩歌的靈感,詩歌對他的敋示,似乎戞然而止了。但在伊始的時候,詩人似乎已經預示未來會失去甚麼,或做着相反的事情﹔即使如此,這並沒有與他的初衷悖離,詩的精神轉變成人生處世的智慧。早於1998年寫的〈寫在二十年,後的今天〉,透過超現實的形而上語言,一語成讖地預示了未來發生的變化:

我們把褲袋裡的海洋追丟了
剩下指紋上的一片沙灘

相對石頭,我們的笑容
來自概念的遠方

在未來(就此刻而言,已是過去的2018年)的歲月,對外表或表象(比如:豐胸纖體)的追求,將更甚於理性和知性:

二十年後,陽光從沼澤被撈起

這並不意味,我們的後腦比顴骨
更接近進化,在一個隆胸的時代

如果,黑蝴蝶的翅膀
並不長在背脊上,而掛在鬆弛的胸前

那麼,我們事先躲在燈光裡的影子
無可否認,它比我們更準確

  然而,也許令洪慧失望的是,黃茂林並沒有以黑白分明的語言,去撻伐「審醜」或「耽美」的習性,他以詩性的語言,像百科全書似的(他其中一首詩亦名為〈百科全書〉)容納一切,包括生活中一切素常的、不起眼的,甚至被人唾棄的事物。黃茂林接受自己從詩人變成一個俗人,而這與他以一個小孩子的目光,沉醉於大千世界的美醜,並不相悖。

*  *  *

 

  說到美醜,我們經常以為是對立或反面,但「美圖秀秀」讓我們更明白,所謂「醜」其實就是將整個世界鉅細無遺地呈現,一旦我們把與大部份色塊或線條不和諧的部份刪除或變圓滑,我們會得出一個美麗的全景,但這不過是修圖或省略過後的現實。現代詩其中一項對古典詩最直接的反省,就是認為這種修圖或省略的美,並不比毫無刪節的全景更可取,或者那些以往被刪節的東西,透過某種詩性的排列,可以比那種古典美的排列更美。那種另種的美,是生命力,也是生命的哀號。

  德國啟蒙時期的評論家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在探討古希臘雕塑「拉奧孔與他的兒子們」的時候發現,由於美是古希臘造型藝術家的最高律法,所以藝術家往往選取那些最能表現美的頃刻作為摹仿對象﹔相反,詩人不吝描寫痛苦、哀號,正如荷馬毫無忌諱地寫希臘英雄在痛苦時哭號呼叫,就像一般人的情感,萊辛這樣形容這些英雄:「在行動上他們是超凡的人,在情感上他們是真正的人。」相比之下,關於拉奧孔與他兒子的雕塑,就對人體完美的線條進行極度的扭曲:「有一些激情和激情的深淺程度如果表現在面孔上,就要通過對原形進行極醜陋的歪曲,使整個身體處在一種非常激動的姿態,因而失去原來在平靜狀態中所有的那些美的線條。」

  古代藝術家為了表達痛苦的醜陋,選取了一個身體線條極度扭曲的瞬間作為摹仿對象。現代詩人不是沒有描寫的人的痛苦的,但這樣做往往較易陷入情感的糾纏,或引起社會政治批判的聯想﹔相比之下,動物的生命則純粹得多,不是生老病死,就是吃掉其他生命或被其他生命吃掉,動物的痛苦也最純粹、最有普遍性。例如辛波絲卡的詩,就表現出對動物的濃厚興趣。意大利現代詩人薩巴這樣形容人類與動物的分別:

人,你的問題是無盡頭的陷阱。
你不足,而又過多。嫉妒地,
(你覺得它在嘲笑)你盯着
那些動物,他們無牽無掛
也沒有羞怯,但是表達着生命
知道它的規則。(他們懂得陷阱。)

  當然,自然科學的發展,也令對人類情感擴及大自然的浪漫信念,逐漸衰落,描寫動物的痛苦時,詩人可以冷靜地抽離,不用夾雜同情或憤慨之情。這當然不是殘忍,不然的話,你可以對動物痛苦一類題材置之不理。黃茂林與他最喜歡的詩人畢曉普,也同樣寫了描繪魚類被宰殺的詩,他們着重於描寫魚在瀕死一刻的顫動,橫陳的肉身,淌流的血。畢曉普的筆觸很細緻,是不帶多餘情感的「即物主義」:

還掛着兩三片綠色的海草。
此時他的鰓還呼吸着可怕的氧氣
──那嚇人的鰓,
新鮮而充滿了血液。
那粗糙的白色魚肉會被如此可怕地切削,
折疊放起有如絨羽,
那大骨頭和小骨頭,
他那閃亮的內臟,
呈現誇張的紅色和黑色
還有那粉紅的魚鰾
就像一朵大牡丹花。

──〈魚〉(摘自詩歌庫網站,桑克譯)

  黃茂林寫於2003年的詩作,其描寫則比較粗疏,只聚焦於嘴巴和魚鰓的顫動:

所有動作
遺留給它
圖嫰如吸管的
嘴唇
而魚鰓
卻像翅膀
底下是
兩座鮮紅色的院子

(〈鯇魚怨曲〉)

在第一節,畢曉普便在魚身上發現了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

我捉到一條大魚
把他放在小船旁邊
一半露出水面,用我的鉤子
固定在他的嘴上的一角
他沒有反抗。
他完全沒有反抗。
他懸垂着令其煩惱之重,
順從而又莊嚴
似乎毫不在意。

相對而言,黃茂林只訴諸更質訥的白描,是飲江式的分行:

竹排上
躺着
烏銀反白的鯇魚
小販們
按着它
滑膩的脊肌
用刀背
打着
那巨大的頭顱
它顫了一下
便靜止

這不是說黃茂林對鯇魚毫無同情,在後面一節,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作出慨嘆:

噢!
我已瞧盡人間的一切
但公開的愛無力去理解,或解決
我會取走它的所有

相比起畢曉普那種步步為營的客觀描述,年輕詩人黃茂林還是忍不住透露了情感。與畢曉普相比,黃茂林的描述是抒情性的,與我們最初的冷峻印象不同,像「一片槐葉的肺/心臟卻像一枚果實」(〈鯇魚怨曲〉)的形容句,或者像「看陽光和雨水均領分佈/榕樹垂下細細的根鬚」(〈榕樹〉)的客觀描述,更多喚起鮮明而愉悅的感覺,而非冷冰冰的刻劃。但在這裡,詩人亦訴諸一種放棄介入的藉口,甚至索性強奪受苦者(魚)的生命:「但公開的愛無力去理解,或解決/我會取走它的所有」,終歸道出了人類對一切生靈予取予奪的態度。

  而畢曉普那首詩作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她在對魚身的細膩描寫中,暗藏着個人心理的微妙變化,直到最後一節,突然從陰沉的描寫一轉,變成令人跳躍的虹彩,這虹彩也提醒了陷入陰暗情緒的詩人:「你有權放生這動物。」結果完全是意料之外:

我凝視許久
勝利感注滿了帶缺口的小小船艙,
從那艙底的小池中。
在那裡汽油散布了一道虹彩
從生鏽的馬達
到水鬥生鏽的桔色,
到那被陽光曬裂的橫坐板,
到那被繩索牽系的獎架,
到那船舷上緣──直到每一種東西
都成了虹彩,虹彩,虹彩!
我把魚放回了大海。

在情感的投入後,黃茂林又退回到客觀但不失同情的概括描述:

它還活着
尾巴拍了拍

它的眼珠

而鎮定

跟以下畢曉普刻劃魚眼的文字相比,黃茂林的描述就顯得簡陋:

我看進它的眼睛
那雙眼比我的眼睛大出很多,
但更淺,而且是呈現黃色,
從那老舊的
布滿劃痕的魚膠裡看進去
用污濁的錫紙
那虹膜被支撐和壓緊。

  畢曉普的魚眼,不單鎮定,甚至稱得上是懾人,將她的詩與黃茂林的詩對讀,的確對黃茂林不公平,但也可以說明讀者對詩的期待:就像萊辛所說的,詩人總是可以提供更多細節,而作為讀者,我們亦滿心期待,詩人盡可能地向我們提供更豐富的細節,也可以更主動地介入自己與受苦動物的關係,比如把牠放生。但在黃茂林這首詩中,街肆中的鯇魚已瀕臨死亡,詩人不再有能力拯救牠,他惟一能做的就是決定把牠的遺體買下與否。

  從畢曉普對生命的尊敬和禮讚,讓我們回看作為香港小市民的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僅能消費而已。但詩總是悄悄地給作者打開一個空間,讓他與抒寫的對象展開交流,交流越深,詩藝越高,也能夠從對象那裡獲得對象本身的感官,以至情感。

*  *  *

 

  靜觀世間萬物的慾望,一如展示美醜的衝動,首先必須有一種對於美的基底觀念,這一種審美觀念,主導了日後詩中對萬物的態度,卻是與生俱來的一種世界觀。就黃茂林來說,一切的美都源於那個養育他成長的莆田農村,不論有沒有論者直覺地認為與香港格格不入,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我的夢跟糖交纏
童年鄉下的祖屋,外面就是一大片甘蔗林
烏墨的身體,一節節跟嬰兒的手臂有關,上面卻是淺綠色的長葉子
風吹來,葉子是用來表達聲音,而軀幹卻是沉默
我們都知道,那黑色軀體是甜的,包含的是南方的風和雨
它們一大片一大片圍繞我們的屋子,卻不屬於我家的甜味
驚蟄後的季節,甘蔗散發出霖露的醇香,而我們的夢,也是甜的
早晨我們渴着,渴着
身體猶如被夢吐出的渣滓

(〈南方的甘蔗林〉,第一節)

  香港詩人鍾國強先生,在〈甘蔗的夢想,蘋果的現實〉一文中,曾討論黃茂林的〈南方的甘蔗林〉與〈芒果樹下的蘋果〉的兩首詩,恰巧這兩首詩充滿水果相涉的意象,亦分別表現出夢境之美和現實之陋。甘蔗林第一節是一種夢的氛圍,也是詩人的家族紐帶所在,那裡一切都是甜的,雖然詩中一再強調糖和甜,可讀者並沒有被甜膩。直至第二節,甜美的鄉土夢出現了裂口:

當綠葉敲響泡沫的記憶
幾年後,祖父的夢暴斃在甘蔗林
幾天後,祖父的墳墓守在甘蔗林外
那裡的祖先們在饑餓等待我們的來臨,像一隻隻張翼覓食的麻鷹
而甘蔗林一直在成長,我們的夢仍然與糖有關

祖父的死,看似將夢擊碎,但並沒有改變甘蔗樹的甜。第三節以「那是一大片與靈魂有關的植物」開始,強調家族成員的靈魂都與這種甘甜的植物相關,是它哺育人,讓人的心靈成長,而不是人種植它:

一聲脆弱的聲音,甜蜜的心已破,我的手立刻沾濕了
它的沉默,根以上的軀體終像情人的手臂躺臥我的懷裡
我砍掉多餘的葉子和削下墨黑的蔗皮
它內心雪白跟夢一樣
而蔗林上的月光仍在飄動,這夜我與糖一起燃燒
當我悄悄回到夢裡
承受雨水

再讀下去,讀者領悟到,原來是整片夢土般的甘蔗林,孕育了所有人,也把所有人連結起來,包括他和祖父,每個人都能在這片甘蔗林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南方蔗田上遺留的時光,我跟祖父分別
躲在蔗林每一隔田隴,我們彼此不曾相認
那是脆弱的,一旦生命結合
月光便灑落在我們身上並破碎,只有在深處我們回味着甘甜的味道
在裡面誰也不曾發現過夢缺少過一根,而祖先的墓地仍守在外面

南方甘蔗不單喚起久遠的農村記憶,它本身就為這個農村共和體提供靈魂的養份,又成為亡者的歸宿,甘蔗的甜就是整個家族的精神,它到處瀰漫,在一代又一代人中間傳承下去:

各自的夢帶着各自的笑容,整座房子散發糖的味道
我們撲翼,我們遠飛,祖父的墓就在屋外

而屋外的葉子仍在吐納,我們咬不動的甜味仍在擴散
直到我們被蔗林埋葬,我們咬不動的甜味仍會擴散

*  *  *

 

  柏拉圖認為,我們活着不過是在恢復以前記憶,筆者與詩人討論他的詩作〈魚化石〉時,詩人直言詩中概念緣於柏拉圖。其實在〈甘蔗林〉中,已認定個人的靈魂會重覆家族的記憶,但在〈魚化石〉中,這種想法更明顯。黃茂林的詩集以這首詩題命名,但典故來自卞之琳的同名作品:

(一條魚或一個女子說)
我要有你的懷抱的形狀,
我往往溶於水的線條。
你真像鏡子一樣的愛我呢
你我都遠了乃有了魚化石。

  詩寫於1936年,在中國現代詩當中,是一首簡單而難懂的情詩,此詩表面上歌詠一尾「魚化石」,魚化石是遠古魚類死後骨骼印在泥炭內成為化石的形狀,用魚化石詠喻愛情本身就有一種柏拉圖主義的意涵。詩中首先設定有一條魚或一個女子說,要有牠/她的對象懷抱的形狀,因為牠/她往往溶於水的線條。

  「你真像鏡子一樣的愛我呢」似乎是指雙方真的能相愛,但下一句「你我都遠了乃有了魚化石」似乎說明這「相愛」的痕跡只有在彼此分離之後方能被辨識,這恰好和面容與鏡像的距離是一致的:雖然鏡子能映照出「我的面容,但那畢竟是有鴻溝的,就像魚的遺體與魚化石一般,魚化石的比喻還暗示着:被愛的主體(魚)必須逝去,施愛的對象(魚化石)才會呈現。

  似乎是自恃藝高人膽大,才有雄心重寫卞之琳的詩題,黃茂林一開始便開門見山:

僅僅有一次被發現與你相依相傍
你把所有越軌的氣泡都堆上我的心頭
傍晚在斑褐色的石頭內心歌唱如蜜
潮汐的魚唇

  魚的犧牲或夭亡、蜜的甜夢,在石頭中間,因為化石的輪廓而重新勾連起來(沒錯,因為魚化石,即使在石頭內心也能歌唱如蜜)。黃茂林完全沒有卞之琳的靦腆,大膽構構魚的肉身(即使只剩下化石),重構魚的線條(這呼應了卞詩),魚的感官,這對於規律化、冷冰冰的石頭來說,魚化石中的我與你確實是「越軌」、「走私」,感官僭越石頭形狀的意圖。

  卞之琳的我與你最終只能遙遙相距,黃茂林則採取更大膽的策略,像一尾雄魚游近雌魚求愛一般勇敢(「從你外凸的眼球我繞着自己走過/背後那感情走私的部位」),兩者譜出温柔的故事(「起伏的故事仍被緊緊鎖住,那温柔/已化成一道斜坡躺臥」)甚至要依偎在一起(「有一次我要靜靜躺在你擴充的懷抱/儘管想像到的一切將是空無」_。詩人很清楚這一切將化成虛無,這「魚」仍將變成冷冰冰的魚化石,詩中最後兩句透露出原因:朝夕共處的甜蜜:

而我知道你的存在,我們朝夕相對
你是個雙重的死者

末句的「雙重的死者」正是指柏拉圖認為恢復前生記憶的靈魂,詩中之情感於焉更具玄思:「你」就是「我」前世的靈魂,我與你私密的關係,猶如肉帛相見,全無罣礙,心無雜念(「現在內心空白無遮」),不須假以言辭(「生命中/必然存在有一條純天然的河流/讓無語者共室」)。如此無礙,理應如膠似漆,可是「形式」仍在,「墓穴的結構」仍在,「有背景的軀體」仍在,我和你仍未能合而為一,相交並未圓滿。如此一來,詩就有了理由,為要追尋完美,回到前世的你,回到祖父的靈魂。現在,黃茂林已經離開了甘蔗林,他必須在五味紛陳的世界裡趕路,每天遇上各種各樣的醜陋,而他必須如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做的:「讚美這殘缺的世界」,《魚化石》就是他的功課。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