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回歸的時間圖景──德勒茲《尼采》閱讀筆記之二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漫談

永恆回歸的時間圖景──德勒茲《尼采》閱讀筆記之二

  當我們談到在德勒茲筆下的尼采是個「指向未來的思想家」,這跟我們一般所理解的尼采對此刻意義的強調,似乎有所衝突。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此延伸思考,在德勒茲的意義下,退化與未來、甚至跟永恆回歸(die ewige Wiederkunft)等概念的複雜關係。德勒茲說:「因為哲學的祕密從一開始即喪失,它猶待在未來中發現。」《尼采》一書仿佛在示現着如此的時間圖景,那裡有兩道線:一道是以進步為姿態的目的論神話的虛線,從遠古文明裡某個在概念上趨向負極無限的初始點,不斷向正極延伸,內置着編年史式(chronologique)的機械邏輯直到(或然存在的)「時間的終結」,其上面深深銘刻的第一個大名就是蘇格拉底,然後(按照普遍的二維幾何學想像)從左到右是馬丁.路德、康德、黑格爾、馬克思⋯⋯而在同一個平面上,有着另一道代表着尼采的、環形折返的實線,從某個混沌點冒出,以無比強烈的直覺動能往文明的邊陲躍動馳行(那裡出現的名字包括酒神戴奧尼索斯,對應的自然是查拉圖斯特拉),到達蘇格拉底的垂直點後折返往左,於是,仿佛那個在概念上趨向正極無限的「終結的時間」(Telos)也就歸返於混沌點的垂直點──然而, 起始和終結的概念在此亦已被預早消解,由此似乎構成了一道無限重複的閉合航線。

  然而,這樣的說法是未足準確的。在此產生了兩個問題:一、為甚麼代表尼采時間觀的那道實線會在蘇格拉底之前折返?二、那道實線的環形結構跟柏拉圖的永恆宇宙觀有何不同?首先,正如上面所說,尼采所傾心的是前蘇格拉底的古希臘文明,在此不再舉例,無論如何,尼采的時間觀有着淘汰軟弱,並在每次重複的差異中創造新價值的內在機制,因此自然是避開了以蘇格拉底為首的「沉重精神」,如同後浪淹覆的重壓,而展開舞者般輕快的腳步折返重複。當然,這點在下面談及德勒茲對永恆回歸的詮釋時將再有所呼應。緊接着,德勒茲試圖顯示的是,這個圖景不只是二維的,而是三維的⋯⋯更因為其本身就是在描述有關時間動能的向量(vector),故其至少應該是四維的。這使得我們試圖把握尼采的時間觀之時,那些概念藉由圖景更為立體起來。意思是,除了上下左右,尼采跟柏拉圖的永恆宇宙觀最大的區別是:那道實線是內含着一種命運之愛(amor fati)的情動作用,驅使自身纏繞着Z軸在不斷起舞,淘汰、毀滅、又創造,是藉由多樣性的綜合(synthesis of diversity)把流變視作存有的、肯定差異的生成之在(the being of becoming)──猶如輪迴疊升的明陣(Labyrinth),或借德勒茲的說法,就如同擲骰子進行迷宮遊戲。而對於柏拉圖而言,他的循環(cyclique)構想在Z軸上的一切是恆久地死寂不動的,沒有意志,並可說是等同虛無。

  在此容我稍微打岔,引入德勒茲在〈柏格森哲學的差異構思〉(La conception de la différence chez Bergson)的話:「做哲學,就是由差異開始⋯⋯差異是真正的開始。」德勒茲的哲學所以被稱為「差異哲學」,意思不僅是像上面這段話中所明示的,僅僅把哲學的起始點視作差異,更重要的是他以差異作為了自身全部的哲學實踐。「一次是所有次。」(Une fois pour toutes.)正因為一切物事已然重複,創造性的差異才得以真正開始,並自以內褶(甚至在《尼采》這裡是退化)的姿態指向未來。這種認知對於我們如何理解《尼采》裡,德勒茲所強調的永恆的大寫回歸(l’éternal Retour),有着深刻的幫助。藉此,我們才能理解到上述關於Z軸的那個圖景:永恆,對於柏拉圖而言是重複,對於德勒茲及其筆下的尼采而言是差異。當然,二者不可這麼簡單地一概而論,這點我們在之後會再談及。但到此必須認知的是,德勒茲對尼采時間觀的把握與詮釋,正是出於這種彌珍差異的角度,以之堅定地──以異教徒的舞姿──抗衡柏拉圖所代表的同一性(identité)思想。我欲帶出的是,在這裡我試圖描繪《尼采》中由兩條線路抗衡而成的時間圖景,正是出於對「差異哲學」之基點的把握。

  尼采強調的不僅僅是時間的重複,而是人的行為都在重複,而在每個重複當中必然產生創造性的差異。故此,尼采否定了上述那道虛線以及柏拉圖的循環構想;亦唯有這樣,尼采肯定只有此刻才是真實而且有意義的,並強調人從永恆回歸之中把握現實、選擇差異、克服時間、成為不朽──當我們察覺到這道實線之後,那道虛線就成為了被徹底否定之物,而非某個潛在或並存的參照對象。在這層意義上,德勒茲再度強調尼采時間觀的自發性(spontaneity),乃是不須通過任何引申和對立便能產生意義與價值,從而延接《尼采與哲學》所提出的,指出尼采的哲學正正是明刀明槍地,徹底反對至黑格爾為大成的辯證法邏輯。但無論如何,德勒茲對永恆回歸的接受與詮釋(在《尼采與哲學》已然充分談過)其實並非該圖景的要點,更重要的是在《尼采》中,德勒茲是以退化的姿態呈現着尼采高呼「上帝已死!」之際,所暗示的混沌錯亂,同時要求重估並再創造秩序的時間觀。

  不論是「倒退着進入未來」的姿態,抑或那種對事件將臨與降臨的獨特體認,都不難讓我們聯想到從本雅明到阿甘本等有關彌賽亞時間(les temps messianiques)的說法,以及路維特(Karl Löwith)有關永恆回歸以及世界歷史與救贖之關係的詮釋,但事實上該種猶太時間觀很可能正是尼采所極力反對的。本文要旨固不在此,無意拉扯更多複雜的概念併行泛談,或許日後另作別文討論。然而比較哲學的視角其實攸關重要,尤其牽涉我們應該如何把握尼采自身關於永恆回歸的飄忽不定的說法,抑或德勒茲等的「借題發揮」。事實上,齊奧朗無論在思想或文體風格上俱受尼采的影響甚深。在《思想的黃昏》(Amurgul Gândurilor)──顯然是仿效《偶像的黃昏》──一書中,他雖無明言,卻是在在解釋着永恆回歸的時間問題。比如這段:

時間的中止引入一個垂直的維度,但只是在這種中止行動延續的時間內。一經消耗,永恆性就將否定時間,成為一個不可簡約的程序。⋯⋯中止時間的垂直維度乃是時間感的倒錯,因為沒有時間感的衰減和變質,永恆性是不可感知的。

簡言之,齊奧朗的看法是:從思想實驗推演到體認世界的方法,永恆回歸藉由消抵(揚棄?)時間,使得此地此刻之差異的創造性能夠彰顯出來並為人所感知。於是時間無限縮小,趨近於無,人便成為了「殺死時間」的兇手,解放了自身本來握有的存在的特權。有趣的是,他把「殺死時間」之為克服膩煩的過程稱為「生命的一種退化」,這跟德勒茲的詮釋實在不無相近之處。

  比此,我的老師黃國鉅提示,假若要在該組時間問題上尋求可以比較的哲學系統,則不妨參考從胡塞爾到海德格一脈的現象學時間觀。按我粗淺閱讀,胡塞爾在1905年發表的《內在時間意識的現象學講義》(Vorlesungen 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ßtseins),區分客觀與內在的時間,試圖探討時間的起源與原始形態等問題,或有助我們比襯思考。他的重點是:時間於我們所能觀照並描述之形態,是靜態的,即我們僅能對以作為時間物(Zeitobjekt)的音響(Ton)加以感覺並間接地分析。於是,(假定存在的)客觀時間一旦被感覺,其則立刻作為了內在的時間物──當然,在此我們察覺到胡塞爾很可能忽略了後來由阿甘本大加發揮的「運作時間」(operation time)概念──連同其回顧過去與前瞻未來的功能一同呈現(erscheint),甚而總是停留(stehen)在屬於當下的時間意識結構之中。由此方能推論所謂「動感意識」(kinästhetisches Bewußtsein),也不過是自我意識之本源,是靜態常在之物。

  於是,若有時間之為物,其就只能夠是此有(Dasein)的時間。到了受胡塞爾影響甚深的海德格,時間性(Temporalität)更進一步被指為觀照此有的最基本視角,仿佛一旦消解時間的概念,我們便再難以把握此有的延存與差異。但不可忽略的是,海德格亦強調此有對未來的時間意識,並非期待將臨的未見之物,對過去的時間意識同樣不是緬懷或留戀,而是在體認向死而存有(Being-towards-death)的歷史時刻裡,意識到「剎那」(Augenblick)的感覺──此地、此刻、此有、此我──我於焉在世界的此處尋求差異,抑或存有之永恆。從胡塞爾到海德格一脈的時間論述,引導我們思考時間本身的動靜關係,以及在時間為此有所觀照之際的絕對主觀。這些前設和後設,或俱有助我們試圖理解德勒茲對尼采時間觀的詮釋,惟理論跨度趨大,待識者續作探討。

  話說回來,假如尼采真的是如此消解時間以強調此刻的真實,那他又哪裡退化、哪裡指向未來呢?我認為不過是視角的問題。德勒茲說:「以至於真正的哲學、如同未來的哲學,它既非更加歷史的、亦非更加永恆的:它應該是不合時宜的、永遠不合時宜的。」呼應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副題,尼采的哲學正是「給所有人和沒有人」(für Alle und Keinen)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尼采的時間觀若有所謂退化與未來,都是連接着大寫的象徵界的(Symbolic realm),而其消解時間的永恆回歸之真實(le réel),則註定被視作病態與不合時宜。故在此,對精神分析學研究甚深的德勒茲,將尼采從病態的癲狂者定型中抽取出來──簡單而言,德勒茲僅是把尼采的疾病視為一種流變的契機,是生命生成的激素,甚至是提供了「俯視衰敗本能(l’instinct de décadence)的隱蔽作用」的、藉由遊移活動而達至整體健康的觀點──顯得合乎情理,而更以清醒的「未來的哲學家」來界定這位先知。這或許就是法國解構主義理論家所慣用的修辭法:尼采的退化,是相對於那些以進步為自我體認、在其眼中卻是表明着哲學的退化的哲學家,如同無限接近光速之物,在我們看來將是猶如延緩不動、甚或時間倒退;至於尼采的未來,顯然可知,不過是指稱其永遠的不從當下、不合時宜(l’Intempestif)。

  我們甚至可以如此解釋:在永恆回歸的構想中,當我們到達每個重複之處,價值又自逃逸變動了,因此未來與此刻變得毫無區別;我們在每個此刻中說出「我要」(Ich will),所要之物卻永遠無法說出;新的價值總是在此刻,又總是在未來,此刻與未來猶在延異(différance)的過程中互相統攝。這種形若悖論的理解,也許讓我們想起「中國尼采」魯迅的《野草》題辭開首:「當我沉默着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無論如何,德勒茲的確給出了一些亮光的碎片,幫助我們試圖理解尼采的退化姿態,是如何相對於西方哲學傳統(主要指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和黑格爾等)的目的論神話及其辯證法邏輯,而指認着那早經統攝在文明的回歸線路(那道實線)上的原初之處的、非歷史性的未來。故此在本質上,尼采自然是永遠地不合時宜的──或像海德格那樣借用尼采遺稿的術語──我們可以說,尼采正是對上述圖景中那道虛線的「翻轉」(umgedrehter),是延接酒神精神的、冷靜無比的瘋狂顛覆。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