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日子,甚至未來的若干歲月,究竟已有多少玻璃,或即將再有多少琉璃,變得粉身碎骨?都說,美好的東西脆弱易碎。難道邪惡醜陋的,卻不然?能倖免?所謂行之有效的制度、和睦共處的互信、「亞洲最佳」的公眾形象,其實盡可以在很短時間之內,毀於一旦,灰飛煙滅。世間物,都不過剎那,好的壞的,想珍惜挽留,或誓必要拋棄割離的,最終也不能逃脫須臾變化的時間。
讀着小西這七十首短詩,不單是匆匆似就了結矣的感覺,他的作品彷彿要人想像,表述意象與文字描畫的物事之外,總牽扯着另一度時空,其異質性混淆了以為確定的、書面上的實相與時序。在一個字旁,一句句子之後,在某一個幽暗角落,隱然存在另一個世界,一個文字指向卻又未生成的世界,似明若滅,已打開又未打開,一貫的懸疑未決,忐忑不定。
小西居然說,他這些詩原來是「一齣又一齣的恐怖片」。語雖驚人,卻未至嚇人。或許,因為讀着讀着,我完全沒有恐懼與詭異感。但感覺這回事,無疑十分主觀的。正如他以「恐怖片詩」自居。不安、懼怕,因人而異矣,亦隨境緣而轉。說此地此刻正逢亂世,因而憂心忡忡者,也許不是少數,但對某些歷經過動盪戰禍的,以至心神安定者,當下這個社會其實依然平靜又蠻有秩序。然而,小西的眾短詩,好像仍然冥頑不靈地訴說着(但因為短小,不至於呢呢喃喃、囉囉嗦嗦,喃嘸阿彌陀佛般),這刻看見感知的,不是全部,不是真相。明與無明間,必有另一邊、另一端、另一層,甚至另一個宇宙,在無盡頭之中,等待發現、遇上。
不過是莫比斯環的結構(Mőbius strip)而已,一條道路旋轉半圈,兩邊再相逢時,已經成了陰與陽、正與反、人與鬼,差異不同,卻又並非殊途。「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固然是非常俗套陳舊的概念暨用語,但正如它辯證的本質,老套未必就沒有道理。一體何止兩面?一國何嘗只有兩制?只是我們耽在安逸久了,太過習慣了人為秩序的機械日常,一時忘了穩定內的驟變,寧靜中的風暴,平和裡的暴力。屢屢用佛家辭彙的小西小詩,佛口婆心地不斷誦說,世界本如恆河沙數,億萬宇宙,豈只是中國模式或歐美模式,能局限概括得了?
走在莫比斯環的路上,話得說回來,寫小詩的小西,也真可能在寫「恐怖片詩」。恐怖片這個類型,不一定關乎鬼怪妖孽,卻必然與時間有不解之緣。大家都在說大時代、大趨勢之必然,恐怖類型卻偏偏要打岔又打叉,世事未必如此,線性大敘述中可以埋藏了不少歧路秘道等的出口入口,製造了所謂理性認知的種種不確定性,陣陣疑雲,構成知識的險阻障礙。冤魂總是不息,想要埋藏的過去,永遠不能入土為安,反而不停回魂纏繞,竭盡氣力要追討公道。「我們必將回來」,「讓所有失去的都再度歸來」……。歷史是厚重的羊皮紙書卷,一層裡摺疊着一層又一層,有時浮現有時不,伺機回歸顯形,可以令人措手不及,膽戰心驚,猶如明滅幽暗下照鏡子,愈看愈發毛。
世界滅去又打開,萬事百怪千奇,卻無何有,我們只能安住於當下的一刻狀態,隨遇而安,隨機轉化,遇佛殺佛,或被殺之,都只能安然面對,泰然處之了。
《 琉璃脆 》
作者:小西
出版:後話文字工作室
影像創作:Ivy Ma
裝幀設計:Koan Tse @ SunyataLab
定價:港幣100元 /新台幣400元
《琉璃脆》是香港詩人小西的第二本詩集,收錄2004–2019年間,共70首詩作。
小西的詩簡約內斂,無論是旅居異地的體會、生活閃現的靈光,乃至同代人的歷史傷痕,或澄明或迷惘,一一成為他筆下的題材。「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語出《金瓶梅》,恰恰總結了詩人過去數十年的生命感受。宇宙變幻,世事莫測,面對流轉不定的時代,詩是修行、是覺悟,也是深情的陪伴。願以此書,獻給所有在這個時代受傷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