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史觀】重新發現消失的劇作家姚克 盧偉力:他以劇作反思知識份子命運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報道

【香港文學史觀】重新發現消失的劇作家姚克 盧偉力:他以劇作反思知識份子命運

提起劇作家姚克,選修中國文學的新高中學生或會記得其中一篇課文《西施》,這是姚克遷居香港後首個舞台劇作,曾在香港上演。除了課文流傳外,姚克對本地讀者而言相當陌生。香港中文大學在6月23日舉辦「坐忘.香港:姚克的戲劇因緣」講座系列,邀請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姚克卷》編者盧偉力,娓娓道來這位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冒起的劇作家,以及他被遺忘的香江歲月。

姚克生於1905年,1991年去世,享年八十六歲。他遷居香港前,大部份時間留在中國。1948年,四十三歲時來港,定居至1968年,前後二十年時間,也是他人生的黃金時期。六八年後,他到美國生活,繼續教學及翻譯劇本,圓滿他的戲劇一生。

盧偉力形容早年的姚克是「戲劇發燒友」,在蘇州長大,就讀東吳大學文學系時熱愛文學、戲劇,在校內領導劇社。畢業後,姚克因英文流利,到上海世界書局擔任編輯,翻譯作品包括《當代世界史》、《茶花女》等。及後,他到孫中山之子孫科創辦的《天下》月刊,與林語堂等民國知名文化人、教授一起擔任編委會。盧偉力形容他「當時不過是剛畢業兩三年的年青人,能夠與一眾文化大家看齊,不得不說姚克是個少年英雄。」

 

與魯迅成忘年之交

《天下》月刊是民國一份英文學術刊物,設有「專論」及「譯文」兩個欄目,前者專門發表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史哲思想的文章,後者則發表現當代中國文學創作的英譯。 當年曹禺的《雷雨》出版後,姚克馬上把劇本翻譯為英文,分幾期於《天下》刊登。盧偉力指,今人若研究三十年代上海與世界的關係,《天下》必不可少。

「翻譯《雷雨》是重大的文化勞動決定,我們能看姚克惜才愛才之心,願意付出時間與體力將後進的作品引介西方。另一重要決定,是姚克協助外國記者艾德加.斯諾編譯《活的中國──現代中國短篇小說選》,他因而結識了魯迅,成為魯迅晚年的重要友人之一。」盧偉力說,晚年的魯迅與姚克經常互通書信,姚克與蕭紅、蕭軍一樣,能獲魯迅親自招待。其中一件趣事是,書本接近編成時,姚克覺得魯迅寄來的作者照不夠好,專程帶他到上海最流行的照相店拍照,二人也因此留有合照。1936年魯迅逝世,姚克與巴金、胡風、蕭軍等人為其抬棺,其後在《天下》發表悼念文章,向西方學術界介紹魯迅的文學成就。

魯迅逝世一年,民國政府派姚克參加莫斯科戲劇節;同年,中日開戰,他歸程受阻,改到歐美宣傳,爭取國際支持中國。直到1940年,他受邀在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研究戲劇,獲碩士學位後,毅然回到「孤島」上海。上海1937年8月淪陷,日軍佔領外國租界以外全部區域;1941年12月,日本向西方宣戰,外國租界亦告淪陷。

 

電影事業牽引下來港

「回上海後,姚克與黃佐臨、費穆等人創立若干劇團,寫過劇本做過導演,也包辦劇團監製。他寫下《清宮怨》,反思中國文明,詢問五四運動後中國人需要何種精神。他劇中的角色帶有反對極權的精神,我相信是針對當時蔣介石的民國政府。」盧偉力說。

三十至四十年代中國局勢多變,作為文化人及劇作家,姚克的命運也因此牽連。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對淪陷時期留在上海孤島的文化人,民國政府陸續檢控、充公「漢奸文化人」的資產,一時間上海電影界的導演、演員、製作人紛紛南來香港,促成香港發展國語片。「他們有自由派、有左派,也有中間派。製作人帶來技術與資金,加上移民人口中以經濟能力較佳的北方人為主,國語片因而長期成為香港電影主流。」盧偉力說。

後來姚克受永華電影公司之邀,來港當電影編劇,寫過十來部電影劇本。「他的舞台劇《清宮怨》也改編成電影《清宮秘史》。舞台劇帶有反極權精神,而電影呢,則被後來的極權者以為在攻擊自己。歷史在此有趣地重複。」盧偉力所說的,是朱石麟執導、1948年上映的《清宮秘史》。1967年大陸蘊釀文化大革命,戚本禹發表〈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反動影片《清宮秘史》〉,把姚克打成「反動文人」,從此此片變成大陸禁忌,一度被遺忘。

 

舞台劇反思知識份子命運

國語片發展興盛,姚克卻沒有繼續留在電影圈,反而回到劇場及學院,一方面任中大新亞書院、聯合書院教授,一方面創作《西施》、《秦始皇帝》、《陋巷》等劇作。

盧偉力說,姚克在五、六十年代的創作,可以以冷戰的亞洲局勢去閱讀。冷戰時期,美國斥資予文人反共,資助刊物有《中國學生周報》、《兒童樂園》、《大學生活》等,老中青讀者群也有。電影則有由美國亞洲基金會支持的亞洲影業公司。「姚克也申請過基金會的基金。我猜他當時想找到資源搞戲劇吧。他對戲劇有一番想法,在《戲劇藝術》期刊中呼籲有識之士筆談交流戲劇,曾提出搞戲劇要慎防教條主義。我認為這是出於姚克自身對中國大陸政治形勢的觀察。」

1956年,姚克創作歷史劇《西施》,同年在利舞台公演,女星尤敏飾西施、羅維飾吳王夫差。盧偉力認為,這劇作比1957年反右運動更早預視到中國知識份子的命運。姚克改寫一般人認知的吳越歷史,把吳王夫差寫成是具開創視野的君主,不把西施與范蠡寫成情人。西施之所以接近吳王,並非忍辱負重,反而逐漸欣賞、認同夫差。「姚克寫吳越相爭,猶如民族內的集團鬥爭,探討角色的忠誠問㫻。其中一幕,夫差離開吳國北上,越國乘虛集結大軍,西施向夫差報密卻不果;越軍後來攻破吳國,愚忠的鄭旦旋即被判叛國罪,西施也被捕 。」

曾為國家付出的「西施」,國家翻臉不認人,生命隨時受危,與傳說中西施與范蠡泛舟而去的結局相去甚遠。盧偉力舉出文革後大陸作家白樺《苦戀》為例,作品有著名對白「你愛國家,但國家愛你嗎?」,一如姚克早在《西施》所寫的,見證姚克早在文革,甚至反右運動前,已預視國家會如何對待知識份子。

 

留港歲月推動戲劇發展

盧偉力指出,姚克的創作主題以「治亂興衰」最為深刻。定居香港的歲月中,他曾大力支持1961年成立的「香港業餘話劇社」,為其撰寫《秦始皇帝》,同樣借古鑑今,以秦始皇映照當時大陸高漲的教條主義。另一方面,該劇的編導張清、演出的鍾景輝皆受其扶掖,劇壇前輩馮祿德更因參加中學校際朗誦節,與評審姚克結下戲劇緣。如此可見,姚克惜才愛才之心貫徹始終。

1968年,姚克赴美定居,曾在大學任教中國哲學及現代中國文學,又把著名劇目《推銷員之死》翻譯為中文。從民國的上海到戰後的香港,再到重洋之外的美國,姚克就再沒有回到中國大陸。

「有人形容姚克是漂泊文人,我不同意。如果他漂泊,就不會留港二十年,也不會在期間大力支持本地劇運,扶掖後進,關心社會狀況,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審視中國人的文化,成為一代的劇作家。」盧偉力如此說。

1 comment

  1. 姚克是1969年1月才離港赴夏威夷教學的。請看他的年譜—-http://lindapun.blogspot.com/2018/07/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