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味傳》:淺談食物記憶的重量

書評

《薪火味傳》:淺談食物記憶的重量

  飲食行為可視為社會互動過程,而華人社會的共食文化視進餐為維繫家庭關係、情感和傳統的方式,同時餐桌上的「家傳料理」可見長輩或宗族的料理智慧。借準備或期待食物的過程、餐桌上的味覺經驗,飲食文學除記錄食物的色香味外,更包含記憶敘事和文化觀察,進而刻劃家族節慶團圓的習慣與傳承、親子關係或親人形象的記憶。

  梁雅君《薪火味傳》一書借食物寫情,既寫味道及自孩提時代的生活飲食經歷,實寫菜餚的意義與共膳者的感情,分享家庭口味和飲食經驗外,帶出對家庭觀念的重視和聯繫。

 

家庭滋味:私領域的飲食喜好

  《品味:法國佳餚之勝利》(Accounting for Taste: The Triumph of French Cuisine,2004)一書曾提及,若美食體驗要擺脫感官的、有形的、不耐久的性質,必須經歷一段「形式化」(formalization)、即由私密到公共、個人到群體的過程:食物由餐桌躍然紙上,好讓吃不到也觸不到的讀者亦可共享,使味道得以記錄及流傳。過程中必須先規範個人的食慾(appetite),及讓食物知識化(intellectualization)與審美化(aestheticization),建立討論的基礎和共通點,讓原本私密的體驗變成公共秩序的討論內容。書中姑姐和小雅君的「西餐初體驗」,描述了這種仿製的「叉燒西餐」以一片片叉燒作扒、罐頭湯作餐湯,有別於一般對西式扒餐的認知和味道。這種「平價的突兀」配合當時的語境,不僅能將這獨特的經驗具體化,並能帶出對姪女的愛和對食物符號的借用。雖這只是作者本人的私密體驗,依靠文字讓記憶重塑於公眾眼前,但此也許是「豉油西餐」的其中一種面向和論述,讓個人年幼的嘗試、口味的記憶,突出飲食文化背後的衝突和知識特點,借「形式化」的過程聯繫到「低端全球化」的面向,帶到公眾討論的平台和場景,不只是小雅君和姑姐的個人味覺。

  除如何演繹非家常食物外,每個家庭獨有的食材偏好、用餐習慣與成員關係等生活方式,即常形塑家庭口味的特殊性,使得「家庭口味」可進一步成為家庭記憶的核心和框架。(曾亞雯,2009)書中提及梁家有一款名菜「釀豆角」使作者引以為傲,乍讀字似乎難度甚高,事實上有別於市面上的煎釀三寶把蔬菜剖開再釀入鯪魚肉,「釀青豆」先將一小束已汆水的豆角打結束起,再於結上釀上魚肉。此異於市面的口味、難以讓街外人想像的模樣,正是梁家得意的招牌菜,除定義了梁家重要的「私房菜譜」、口味偏好外,亦奠定了家庭記憶和默契,借菜式內化了餐點對家庭的意義和目的,借文字得以記錄保存流傳,擺脫單一個人感官體驗。

 

家族滋味:飲食的隱性默契

  許木柱、簡美鈴(1996)曾指出,「吃飯用餐是中國社會中家人親友最普遍的聚會活動,共食的菜餚有反映家庭意象和成員關係的意義,簡單而親密的烹調和共食流程可有更多時間閒話家常」,在傳統華人家庭或宗族餐桌上,進食不只為「食」,而是借餐桌提供聚首的平台、借食物的共同喜惡帶出話題及「自己人」的特質,共食情境可內化為成員的默契和溝通語言;寫食不只為食,同時亦刻劃餐桌上、共食者之間的感情。作者筆下的家庭聚會有別傳統家庭聚會刻板印象,甚至坐車回鄉時人人也「講飲講食」,由鮑參翅肚到新式煮法均有涉獵,人人都積極發言,樂也融融,形塑了梁家愛吃的自己人特質。

  在上述的共同經驗和喜好下,食物對作者而言是為家庭內部的隱性秩序,食物的出現場合是為家人間的默契和愛的語言,亦能借「形式化」強調宗親關係、文化和價值觀。黃芮琪(2013)曾提及「反覆進行的飲食經驗、尤其節慶儀式中的季節性食物成為了重要記憶錨點,使未來行動得以參照過去經驗,得以穩定生活秩序」。作者每年回鄉祭祖必備的九江煎堆與日常的煎堆迥然不同,但準備煎堆的過程提醒著回鄉祭祖的時間和重要性;每次到嫲嫲家打開雪櫃拿取精心準備的益力多,見微知著,借食物作互動的媒介,表現對孫女的疼愛與期待。「慣性的食物」能建立、穩定與延續家庭關係,加強家人間的互動及凝聚力,並讓家庭的生活故事和文化經驗繼續逐代傳承。

 

小結

  食物能喚起味覺記憶,亦能扣連進食當刻的狀態,記起餐桌上的人事物。在共食文化下,寫食不只「為食」,而是同餐者之間的語言和默契,串連上餐桌上的記憶,及讓事物和背後的愛得以保存和承傳。

 

參考資料

許木柱、簡美玲。1996。〈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徐小虎、陳麗宇,主編,《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究會論文集》(66–77)。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曾亞雯。2009。〈媽媽的味道?食物口味、飲食實踐與家庭關係〉(碩士論文)。台北:世新大學。

黃芮琪。2013。〈家庭敘事之飲食記憶與生命傳承-以口述家傳菜餚為例〉(碩士論文)。新北:國立政治大學。

Priscilla Ferguson. 2004. Accounting for Taste: The Triumph of French Cuisin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