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生活在一起」——《諸神的起源》的宗教器物視野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讓我們生活在一起」——《諸神的起源》的宗教器物視野

  「諸神的起源」一名,顯然是對應北歐神話預言中的「諸神的黃昏」一名,雖然這個中文譯名與原本英文書名 Living with the Gods 不盡相同,而且書中提及的宗教信仰也不局限於北歐傳統信仰。但相信讀者看完整本書後也不會苛責中譯者的用詞,因為當我們把英文原名和中文譯名並齊而觀時,就能看出書的兩個要旨:一是借助與宗教信仰相關的歷史器物,向讀者介紹世界各地的宗教習俗;二是作者提出經歷了理性主義洗禮,和世俗化的變革後,神明未有在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中退場,相反祂們仍在人類每天的生活中,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祂/它們既可指涉為狹義的宗教,但同時也可以是指寬泛的信仰、政治意識形態、本土性文化觀念等。

  不過,上述兩點可能令讀者馬上覺得這本「磚頭書」一定又是那些又煩又沉悶的宗教史著作,作者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也曾預料讀者可能出現這種反應,所以他在序言就開宗明義地說明《諸神的起源》不討論宗教史,也不探討特定信仰教義,更不會替任何宗教體系背書或辯護。那麼《諸神的起源》要說些甚麼呢?麥葛瑞格在序言中直言:

事實上,本書綜觀歷史、環視全球,嘗試審視器物、地方與人類活動,藉此探究這套共有的宗教信念對社群或國家的公共生活究竟有甚麼意義、究竟如何形塑個體與國家的關係、如何變成定義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主要構成因素。我認為這當中可能的原因是:當我們決定如何與諸神共處,我們也同時決定了如何與彼此共存。

  沒有其他文字能比作者這番自白說得更清楚了。在作者眼中,宗教信仰不只是人類歷史上的知識體系、精神價值或文化習俗行為,隱藏在宗教信仰背後的,還有人類對構建社群生活或共同體的物質與情感需求。共同體的建立過程需要依賴想像和敘事的力量,於是某些敘說群族故事的方法逐漸形成了今日所見的各種宗教儀式。換言之,注視於這些宗教儀式或不同的宗教問題,並不局限於考量是否成為某個宗教派別信眾,同時也是聚焦在人類社會活動本身。從宗教信仰的角度觀看人類社會,能夠使我們更了解一些國家體系和社會的生成路徑,同時也能看到不同的社群之間的相異與相通,從而進入麥葛瑞格關切的問題:擁有不同背景、擁抱不同信仰價值體系的人如何能夠生活在一起。

  事實上,上述麥葛瑞格對於宗教與社會間係的看法並不新鮮,他在書中的觀念也是參考自涂爾幹(Durkheim)等社會學家的說法。但是,《諸神的起源》卻提供了一種物質性視角,從以「物」觀「神」的進路來分析不同宗教事物或儀式的意義,藉此尋找不同宗教信仰之間的共同性。麥葛瑞格之所以着重在物質層面,乃因他察覺到語言的限制:一來除了猶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外,很少宗教群體會以一份具有中心權威的文本定義他們的宗教信仰,甚或一些宗教並不依賴於文字語言的轉達,在這情況下那些在宗教信仰圈子以外的他者便難以請求圈內信眾用清晰的語言描述其個人信仰;二來,我們討論宗教信仰時的語言會受到習慣和思想的限制,語言體系決定了我們的思維,當我們的語言體系沒有其他群族的信仰概念時,便難以進入特定宗教信徒的思想世界。在這層面而言,器物則能夠讓我們減低言語的影響,進入原本難以用其他方式進入的宗教領域。同時,從器物入手的宗教信仰研究方法可以擴展我們對宗教信仰的概念認知,允許我們進入那些通常不被視為宗教卻有着相似於宗教特徵的信念和行為,例如麥葛瑞格在書中提及的聖誕節消費文化、從冷戰時期至今美俄等國的政治意識形態對壘,和不同國家的民族主義信念等。

  麥葛瑞格的說法令人想起在一九六八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國大陸曾經有過一後「芒果崇拜」熱潮,大量宣傳毛澤東革命思想的海報圖片也會看到與芒果相關的形象。「芒果」作為「物」,其象徵意義在那個時期已超越了現實價值,充分反映出當時已幾近宗教信仰一般的政治崇拜。這歷史現象在學者丹尼爾.里斯(Daniel Leese)的著作《崇拜毛:文化大革命中的言辭崇拜與儀式崇拜》中有詳盡的探討。而在《諸神的起源》中,麥葛瑞格認為宗教器物和宗教儀式的地理景觀提供了一個趨向同等的物質視野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同時探討廣佈全球的大型宗教,與一些依附在某個特定地點的、比較小型的信仰系統。可見,麥葛瑞格是借助形而下的物質世界,把形而上的宗教理念或神學教義世界暫時擱置,透過分析宗教信仰參與者的生活與行為,推斷縱使在價值觀念上背道而馳的宗教信仰,它們之間仍有共同之處。宗教信仰背景或觀念南轅北轍的人們,若他們能接受這一共同點的存在,遂有望成為人與人、社群與社群之間和平共處的基礎。

  在《諸神的起源》的內容細節上,麥葛瑞格劃分為六個部份,一共三十章。那六個部份分別為:「我們在天地間的位置」、「因為相信,所以相聚」、「信仰的劇場」、「神像的力量」、「一神還是多神」、「人間的權力與神聖的力量」。作者在每個部份中先選定一個主題,然後從不同的宗教器物切入到世界上不同宗教的歷史中,引導讀者了解各種宗教文化的獨特面向。於是,在同一章節與主題下,宗教器物之間的切換也就變成了宗教文化體式之間的轉移,從而產生了在一個主題下的宗教對話。當然這種方法會使論說的內容呈現相對零碎的狀態,有機會難以構成完整的述論。不過筆者也同意作者所言,器物提供的便利是讓我們不會把精神都集中在較大型的、國際化的宗教系統,反而能夠在一本書中築起平台,容讓大大小小的、來自不同地域的宗教系統互相對話,從中表現人類社會的共性。

  及此,我們便可以清晰了解作者如何構建從宗教層面進到社群層面的連接,表達他與沙特(Jean-Paul Sartre)「他人即地獄」一說相反的觀點:每一個個體都是大敘事的一部份,是持續存在的社群的一份子,在社群中每個人都共享一個目的。當然,好辯者會馬上提出異議:人類無疑是社會性生物,但是用宗教來論證這些社會現象或觀念恐怕欠奉公信力吧?稍稍回顧一下人類歷史,多少有損於社群文化和個體生命的戰爭都是以宗教之名來撐腰呢?確實如此,宗教一方面反映了人性內在的需要,同時也誘導出人性深層的慾望,甚至是嗜血的獸性。宗教與戰爭、暴力之間如影隨形的緊密關係,也可算是人類歷史中能夠橫跨不同種族、宗教群體的人類共同行為特性之一。眾多藝術作品、歷史器物記錄了這種人類文化面貌,使包括我們在內的後世之人看到時無不感到心驚。對此,《諸神的起源》並沒有逃避宗教信仰的黑暗一面,後之是義宗教提出同樣的批判思考。作者採取的策略並非為肯定宗教價值而強詞奪理,或訴諸於暴力之行動者(就像基督宗教以人的軟弱來替宗教的暴力性開脫一樣),而是呼籲讀者也需要正視宗教美善與促發人們和平行動的一面外。另外,筆者認為麥葛瑞格在書中也隱晦地表達了自身對於羅馬人式的多神信仰觀念的認同。誠然羅馬人會被人詬病他們不接受以文獻為中心的信仰,如基督教。但這段歷史的發展卻是相當複雜,基督信仰也拒絕了羅馬人的多神觀,直接威脅了當時羅馬人行之脅效的文化管治策略,但起碼麥葛瑞格展現了他在減低宗教信仰排他性上的思考資源和嘗試實踐的方向。

  儘管麥葛瑞格的觀點算不上思想的躍進,不過他的信念能為很多人(尤其是宗教信徒)帶來啟發。讀者可以反思,宗教的意義或價值是甚麼?它們或者不是教條內容、傳統規訓、乃至權力利益,它們不過是一種媒介,一種讓個體與個體之間相連結的渠道,能夠讓人進入他者的生命,成為建立起共同體的方式。之所以能夠進入他者的生命,宗教教導當然可以發揮啟發、引領、勸勉的作用,但歸根究底這是我們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宗教可以教我們用甚麼方法向他者表達愛,但愛本是人的本能力量之一。這並非為了貶抑神明的力量,而是從另一種角度,讓人類社會更得益於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

  筆者回想起自己多年的個人宗教信仰歷程,曾見識過不少因為「山頭主義」、派系之爭而產生的人際撕裂與仇恨。近年來我們偶爾也在新聞傳媒上也聽到不同社群以宗教之名互相攻伐,或者看見一些人用上帝之言來為自己的政治立場站台,彷彿手執一部神聖文獻便使眾生屈膝於其腳下。同時,身處不同「陣營」的信徒又往往喜歡引用聖言教條來為自己充權,他們爭拗中突然對宗教典籍的詮釋問題深感興趣,搜索枯腸為要找到完美擊倒對方的立論。殊不知這都只是出於為自己加冕的動機,不論是哪一方勝出並無差別和意義,最後甚至招致「屍橫遍野」、新仇蓋舊恨等令人深感遺憾的結局。

  麥葛瑞格在書中關注的是社會社群以怎樣的方式表達信仰,聚焦在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間的共性,而他從各種宗教物器和儀式設計中找到的是:「跟其他人適當地生活在一起,跟每一個人生活在一起,是我們可以接近天堂最近的一條路。」加強團結便是各個社群願意為之付出龐大資源的目標,而宗教儀式所建立的身份認同則是邁向目標的方法之一。然而,筆者希望推進多一步,反覆思考和叩問「社群」一詞的含意。一個社會必然具有眾多社群,但是社群的邊界未必如我們想像中那般牢不可破。宗教當然可以充當凝聚社群的手段,但它也可以成為打破社群封閉狀態的契機,以宗教之間的相同性質,搭建起社群之間互通乃至融匯的橋樑,而非固如鋼鐵的幕牆。要為能夠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把焦點轉而在生活在同一時空中的個體身上,不可只是牢牢地仰望那形而上的神明。在這出發點之下,宗教並非當代社會的敵人,消滅宗教對於整個社會的分裂也無補於事,可能反倒招致更大規模、更具殺傷力的宗教戰爭。相反,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冷漠,對另一宗教信徒、另一社群、另一國族立場者的冷漠,對於他者的冷漠。

  《諸神的起源》雖然算不上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但相比一般的博物館館藏導覽刊物,其內容之豐富和視野之廣博必定使喜歡藝術和歷史的讀者耳目一新。麥葛瑞格本身也是一位藝術史家,他在書中介紹每一件藝術藏品時,文筆不單簡潔靈動,評論也能一矢中的,提出之觀點皆是有理有據,有情有感。倘若讀者稍嫌書中文字太多,也大可先聚焦在書中大量精美的宗教藝術品照片上。在一個陽光和煦的週末早晨,偶爾翻翻那些神像、畫像、廟宇、雕塑的圖片,已經令人心境平和愉快。作者把他從宗教器物視角所思考的,那些關於宗教和社群生活的觀點,透過紙張和文字寄存到我們心內,那麼我們就嘗試把它轉化為自己的新視野,以此觀察世界不同宗教信仰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