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採珠人──評《舞台上的信疑善惡︰林克歡戲劇評論集》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戲劇採珠人──評《舞台上的信疑善惡︰林克歡戲劇評論集》

  手民出版社與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一同合作發行的《舞台上的信疑善惡︰林克歡戲劇評論集》,共有三冊,收錄了近百篇的評論文章,字數超過三十萬字。林克歡先生出生於香港,曾任中國青年劇院藝術總監,擔任過香港話劇團的藝術顧問,有段時間經常至台灣演講與觀戲。對兩岸四地的當代華文戲劇發展,沒有人能比他有更深入與廣泛的理解。

  我第一個好奇的,是為何這套書取名為「舞台上的信疑善惡」。我相信這個命名,勢必也是理解林克歡劇評特色的關鍵。根據他在作者自序中的說法,這個名稱來自他對二〇一四年俄國導演留比莫夫(Yuri Lyubimov)在北京演出《群魔》的劇評。在這篇名為〈留比莫夫︰舞台上的信疑善惡〉的文章中,林克歡先是分析了舞台的三個空間層次,說明舞台由後景的巨大油畫,後區的幾張椅子以及鑲着地板的前區所構成。接着他發現戲劇中的人物,與舞台的三個層次相搭配,有三種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存在。最後林克歡的結論是︰「毫無疑問,精湛的藝術作品總是蘊含着比創作者所說的更為豐富更為深廣的寓意。」

  這篇評論有一個特殊的地方,除了一開始交代小說的戲劇改編背景之外,關於演出本身的評論,林克歡沒有引用節目手冊(比如導演自己的解說)或是其他文獻,全部都是他第一手的觀察與結論。這篇評論完全是林克歡獨立思考的成果。換句話說,如果這篇文章是他的得意之作,所以才拿來作為書名的話,自然也是因為,他發現了連導演都沒有發現的寓意。如同漢娜鄂蘭在評論本雅明時,曾用了潛水採珠人的說法,林克歡也像採珠人一般,跳入戲劇的深海當中,採出珍貴的獨立觀點。這是作為一位戲劇評論人最難得的特質。

  美國電影學者羅伯特史塔姆(Robert Stam)認為評論分成四個部份,分別是描述分析解讀與評價,這對戲劇評論來說也一樣成立。首先,讀者不見得都看過戲,所以需要描述演出。這部份林克歡可說相當盡職責,他經常會花大量文字,在細心描述舞台上的演出過程,讓讀者有機會透過想像力來貼近現場。許多評論人的文章喜歡將矛頭指向創作者,卻忘記了刊載評論的公共媒體是面對各式各樣的閱聽人,有些是看過演出,有更多是沒看過演出的。如果要給創作者筆記,直接寫訊息給他或是在臉書發文,不是更直接?

  分析在於有憑有據,以理服人。如同前面提到《群魔》三個舞台層次,就是分析的展示。我特別留意到這套書中,收錄了兩篇《欽差大臣》的演出評論,一篇是〈「欽差大臣」︰越界表演與意義重構〉,另一篇是〈恐懼的喜劇︰「欽差大臣」的複雜情感與審美意識》,前者是二〇一五年俄國導演福金(Valery Fokin)於北京的演出,後者是二〇一〇年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生的演出。我比對一下這兩篇評論,發現有同有異。同的部份,是林克歡都引用了之前自己閱讀《欽差大臣》的短文內容(又是本人的獨立思考觀點)。異的部份,是前者放在梅耶荷德的演出脈絡中來比較,後者則提到二〇〇〇年中國青年戲劇藝術劇院的《欽差大臣》版本來加以對比。可見即使是同一劇作的不同製作,林克歡並非先心中有定見,而是開放面對每一場演出,讓作品的獨特性對評論者產生影響後,才寫下評論。這有點像康德所提出的反思判斷力,沒有預先的規則可以運用,每次面對個別事物,都必須重新創造思考,試圖從特殊中挖掘出普遍的意義──這就是分析的要義。

  在本套書第三冊附錄的訪談文〈林克歡︰採着別人的腳印走,狼肉貼不到狗身上〉,他在最後的結論,強調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論是對社會對文化對戲劇,你跟着人家說那些說了一百次的話,有甚麼意思?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留思想的自由,讓我能腦袋長在自己頭上。

  所以,這一套戲劇評論集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林克歡的腦袋長在自己頭上的明證,都是他思想自由的展現。戲劇評論的珍貴之處,就是解讀,就是獨立思想。每一位評論人對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解讀展現了他能透過作品看到「更為豐富更深廣的寓意。」那麼,關於《群魔》的寓意為何呢?他在作者自序中,提到了二〇一四年這篇七年前劇評所沒有提到評論是:「演出將現實性哲學性與宗教性融為一體,在不同的空間層次,敘述不同類型人物追求死亡走向死亡的歷程,包容寬廣的社會容量哲理深度神祕色彩與宗教內涵。」我覺得現實哲學與宗教,是林克歡劇評所偏愛觸及的三個層面,是他作為評論家在解讀作品時,希望能從深海中採集的寶貴珍珠。唯有透過這三個面向,才創造出信與疑的多重思考,善與惡的交互辯證。

  評論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記錄下評論者對演出的時代觀點。一本評論集並非只是演出的消費指南,評價幾顆星星就夠了。從更長遠的歷史角度來看,評論是記錄觀眾對演出的反思。演出可以有錄影,但錄影不等於演出本身,唯有現場觀眾想像力的參與,演出才得以完整。所以這一套書,同時也是從二〇〇七年至二〇二〇年的時代觀察。本套書所收集的劇評,大多是在北京上海與香港的演出,這世界上大概沒有第二人,可以像林克歡一樣,對這三城市的戲劇活動有大量的實際接觸經驗。在我看來,在不同城市的觀戲與生活經驗,使得林克歡具有漢娜鄂蘭所謂的複數性,他不會只有一種立場,一種價值觀,而是對不同的演出,相異的美學觀點,他都會去嘗試理解與包容。

  這種複數性的樣貌,亦反映在這套評論集中,不論是實驗戲劇經典呈現學生演出,外國劇場書評及序(比如〈紛亂情思與生命情趣︰「敢情︰陳敢權劇本集」序〉)論文(比如〈金枝演社的粗鄙美學〉),懷念文字(比如〈悲傷.成就一位偉大的舞者──悼翩娜.包殊〉)等,林克歡所採集的每一顆珍珠,都獨具特色,讀者必須親自閱讀,才能體會這些不同的戲劇現象為作者所帶來的獨立思考過程。

  我發現林克歡不太喜歡評價演出,讀者不會讀到很直白的表述這個作品好或不好的論斷,但是會讀到他是如何思考舞台上發生的事件。這不太像當下在網路上或黑特之類的評論,其實大多都是在評價,在表達喜歡或不喜歡,直接的感受述說。但一齣戲真的只能化約成簡單的結論嗎?戲劇是一個經得起信惡善疑的藝術現象,觀眾花了金錢與時間,難道只有直接的評價就可以論斷作品嗎?沒有經過分析與解讀的思考,真得有辦法下出公道的評價嗎?或許每一場演出都像一片海洋,你一碰到水時,會感覺到水冷或是溫暖,但在藍色的水面底下,你看不到的地方,其實還有珍珠在閃閃發亮。一般讀者可能無法像評論家一樣可以潛水採珠,但當你有機會在岸上可以親自欣賞這些珍貴的珍珠時,請不要錯過細細閱讀這套書的每一篇評論。當你閱讀這些文章時,其實就是在跟着林克歡一起學習如何潛水,如何採珠。最後,你也可以成為一位戲劇的採珠人。在海底,有着自由。

 

本文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