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的《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出版計劃往來文件內,這個書名一直是「暫名」。我在撰寫計劃書時,縱然清楚進行的目的與執行方式,也對這十年來活躍的本地劇作者名字和有意思的劇作大概有點想法,但畢竟這書名是否能為最後收錄的劇本點題,當時也難有定案;而當落實內容後再修訂書名,也是往往會出現的情況,因此「十年城事」也就一直處在「暫時」的狀態。
在往後接近兩年的籌備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劇場如何在這十年間反映香港:政局的動盪、社會的變化、經濟的影響、人心的焦慮、空間的消失……一切似曾相識。張秉權在《躁動的青春》(香港劇本十年集:七十年代)的序文中提及:「大專同學開始培養自己的戲劇傳統了……儘管曾被評為多寫絕症、迷惘、失落……也是年輕人敏感地從『不識愁滋味』到『稍識』動盪不安的世界的真切感受的曲折反映。」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湧現大量與「九七」有關的原創劇目,盧偉力在《破浪的舞台》(香港劇本十年集:八十年代)的序文中指:「『香港人』身分成了那個時期香港居民所關心的主要命題,戲劇工作者即以獨特的生命和時代觸覺,通過作品,表述了香港市民對『九七』問題的惶惑。」
劇場表達這種焦慮,但劇場不能提供答案,我也曾有這種在戲劇裡追尋答案的迷思。劇場當然可以談社會與政治,而這空間必然有其政治性,但它同時也是一個面對觀眾的場域;他們(包括創作人)對作品的追求不只在獲得或傳達訊息,題材的共鳴、語言的探索、空間的美學、演員的演繹等,都是他們同時追求的目標。九十年代因資助制度的發展,扶植大量小型專業藝團,佛琳在《八色風采》(香港劇本十年集:九十年代)的序文中認為:「除了引證回歸歲月,已上軌道的職業劇團和日漸茁壯的小型專業劇團,亦不斷推出不同形式及思維的劇目,期望爭取更多發表創作的機會,以及在戲劇市場上爭取更多觀眾支持。」千禧後進入創作的整頓期,但在如「沙士」等社會議題帶動下,劇場創作人除了關注內容外,新進者亦透過「劇場裏的臥虎與藏龍」、香港藝術節的「新銳舞台」系列、「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新文本運動」等不同平台,在創作風格和形式上多所探索。
因此當我在籌備和參與編選委員會會議時,大家關注也討論良久的,是怎樣界定收錄的「標準與條件」,純粹的議題主導?劇作的優秀水平?形式的大膽開創?誠然有些基礎條件是需要釐定的,但我更希望的是透過組成編選委員會的多元性,去為收錄劇本的「條件」,在某種大前提的準則下,包容不同的考慮。是次出版計劃邀約的本地編選委員會成員,包括曾為「香港劇本叢書」編選委員會成員的資深劇評人張秉權、盧偉力;擔任「香港劇本叢書」第四輯《千禧以前:香港戲劇2000》編輯的劇評人小西;擔任「香港舞台劇獎」評審多年的資深劇場工作者陳桂芬;現正以香港戲劇為題進行其博士論文研究的鄧正健;和長期關注香港文化發展的資深媒體編輯朱琼愛與尉瑋。至於海外編選委員,則包括北京劇評家林克歡、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于善祿和澳門資深劇評人和編導莫兆忠。事實上,最後收錄的二十八個劇本(包括於2006年由「香港劇本叢書」《香港戲劇2003》編選委員會成員譚國根、張秉權、盧偉力、小西、楊慧儀、林志光、陳敢權、鄧樹榮和黎翠珍選入的五個劇本,該叢書亦是由本會策劃),已然涵蓋社會議題和現象的反映與探討、新進者的青澀嘗試、資深者的突破轉向、形式和語言探索的新進路等,實足從宏觀的面向與業界內在的發展整理出十年本地原創劇本的成果。
是次計劃進行了三次重要編選委員會會議,在首次會議中,所有出席的本地編選委員會成員,為在2015年中進行原創劇本(2003至2012年)的公開徵集,列出兩個條件:(一)作者為香港居民;(二)作品題材、內容和形式不限;唯須屬作者原創,並曾在此期間在香港以正式演出、圍讀、出版等形式公開發表。這些條件也反映了一些狀況,包括近年不少從外地來港讀書或工作的創作人為本地劇場注入動力;「劇本」書寫形式也有多元的探索,「劇場文本」似乎成了一種可能性。不過是次編選委員會在討論後,也決定只要前提仍然是以戲劇演出為基礎,即使是以另類方法表達的「劇場文本」,我們仍視之為「劇本」而收錄之。除了公開徵集免有遺珠,負責計劃資料整理和研究的同事楊寶霖,同時透過「香港戲劇年鑑」等資料整理合乎條件的劇本,最後進入表列的作品數量超過一千九百個;經本地編選委員會成員初步篩選後,同事再進一步收集經編劇整理和修訂後的劇本,及相關評論資料予編選委員會深入研讀和評分。最後所有成員在2016年初連續兩天進行四節超過十小時的討論,共同選出二十三個具代表意義的劇作。我們期望藉出版的方式梳理、保存和評鑑這些本地原創劇本,延伸其流通時間和拓展再演的永續可能,也讓本地和海外的戲劇工作者、研究者和觀眾更具體認識香港當代戲劇發展。
《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包括上下兩冊,上冊收錄2003至2008年共十三個劇本,下冊收錄2009至2012年共十個劇本,表列如下:
年份 | 劇目 | 編劇 |
2003 | 《龍頭》 | 潘惠森 |
2004 | 《找個人和我上火星》 | 莊梅岩 |
2005 | 《法吻》 | 莊梅岩 |
2005 | 《駱駝男》 | 陳志樺 |
2006 | 《頭注香》 | 司徒偉健 |
2007 | 《月映寒松》 | 黃國鉅 |
2007 |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 陳炳釗、董啟章 |
2007 | 《浮沙》 | 龍文康 |
2007 | 《獨坐婚姻介紹所》 | 劉浩翔 |
2008 | 《卡夫卡的七個箱子》 | 集體編作/法蘭茲.卡夫卡 |
2008 | 《我愛阿愛》 | 杜國威 |
2008 | 《幸福太太》 | 一休(梁承謙) |
2008 | 《破地獄與白菊花》 | 黃詠詩 |
2009 | 《人間煙火》 | 潘惠森 |
2009 | 《陳耀德與陳列室》 | 鄧智堅 |
2010 | 《hamlet b.》 | 陳炳釗 |
2010 | 《天上人渣》 | 張飛帆 |
2010 | 《香港式離婚》 | 黃詠詩 |
2011 | 《白色極樂商場漫遊》 | 胡境陽 |
2011 | 《盛勢》 | 意珩 |
2011 | 《最後晚餐》 | 鄭國偉 |
2012 | 《夜鷹姊魅》 | 余翰廷 |
2012 | 《誰殺了大象》 | 馮程程 |
下冊另收錄由「香港劇本叢書」《香港戲劇2003》編選委員會選入但未有正式出版的五個劇本,表列如下:
年份 | 劇目 | 編劇 |
2003 | 《東宮西宮之2046特首不見了》 | 胡恩威、林奕華 |
2003 | 《美國蝦》 | 滿道 |
2003 | 《香港電影第一Take——黎民偉.開麥拉!》 | 盧偉力 |
2003 | 《歲月的風采》 | 施揚平、梁治強 |
2003 | 《鬆綁快.好世界》(原名「上上下下」) | 施席勤 |
以上收錄劇本,部分由同一位編劇創作,編選委員會是以劇作為依歸去考慮是否收錄,因此在初選劇本時並沒有排除由同一位編劇撰寫的作品;委員會亦在評分過程裡把「一位編劇是否只收錄一個作品」的彈性,開放予各成員。最後的討論會議是以總評分作為主要參考和討論脈絡;在以劇作為依歸的前提下,這種彈性能夠平衡收錄的多元性和考慮編劇的創作光譜。此外,另一種彈性乃體現在「改編」和「編作」的空間上,即使劇本的原材料(包括文學作品、劇本、事件等文本)並非由編劇原創,但如劇本是大幅度地通過編劇的剪裁、整理、重寫和創作而產生,成員亦會考慮收錄;同時,劇本的構成過程亦不必然只以編劇為中心。
本書的劇本用字、標點和格式有統一要求,如編劇有異議,編輯部會以尊重作者為先。是次編選委員會有關該劇本的評論摘錄,已附錄於各劇本後;同時收錄編劇簡介、劇作首演和香港劇場獎項或提名的資料;資料按製作單位、劇團或編劇提供的版本載錄,製作人員的崗位和人名排序不作統一處理。如劇本曾於外地獲獎,資料則由編劇提供。本書亦輯錄部分劇作的演出劇照和是次總結討論的摘錄,內容主要探討「香港劇作者的生存狀態」。(由於「香港劇本叢書」《香港戲劇2003》編選委員會選入的劇本並不在是次討論範疇內,因此以上附錄資料的原則並不適用於這五個劇本。)
二十三個劇本以年份和劇目名稱的筆劃排序,竟發現「龍頭象尾」這個有趣的「動物」意象,似乎亦反映了這十年城事的梗概,至於怎樣演繹,容我把這個空間讓編劇的作品直接與讀者交流對話。最後我要感謝所有編劇授權讓劇本出版、是次編選委員會成員的參與,和負責執行編輯工作的團隊成員的努力。「十年」沒有你們的支持難以「成事」;無論是否「盛事」,也著實是本地劇場一次重要的出版項目,對華文劇場界也有相當意義。至於原來「暫時」的書名,最後還是用上了,而且看起來,也竟然點題得很。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