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動動腦》書評: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社會學動動腦》書評: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社會學動動腦》作為一本社會學學習者的敲門磚,Bauman 透過其精湛的筆法,引領讀者從自身的生活經驗着手,嘗試用所謂社會學的視角來看待似乎理所當然的現況,使原本堅若硬冰且無可撼動的現象,融化成一攤具流動性與可塑性的水,以完成社會學思考的第一步──「去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本書分成許多章節,談自由、談文化,也談經濟,族繁不及備載,總會有一篇你喜歡,就像許多篇小故事的總集一樣,社會學底下充斥着許許多多的分支,突然憶起之前曾有一面之緣的「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一個結合經濟市場與科技技術所誕生出的新概念,來看看《社會學動動腦》這個二十世紀前的老傢伙究竟能不能跟上新時代的腳步吧。

差異與分化:現代性的發展

  在當今社會中,人類離不開各種科技下的產物,舉凡硬體的電腦及行動裝置,抑或是社群網站等等,除了方便性以外,究竟是甚麼使得人類願意成為資訊科技的俘虜並且樂在其中呢?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許多走出舊有制度的個體開始追求自我的獨特性,這個階段被稱為「第一現代性」(First Modernity)[1],但在工業革命的背景,商品標準化的特性下,一樣的商品無法滿足個體尋求獨特性的渴望,直至二十世紀末,資訊科技的出現卻解決了此問題,舉例,雖然每個人都手持同樣型號的行動裝置或MP3,我們卻對裡面的內容物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自訂程式的排版,加入自己喜歡的鈴聲等等,使我們開始相信數位科技可以成為人類實現自我價值的工具,在這裡可我們可以引用一個《社會學動動腦》提及的概念,「差異」(difference),差異是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方法,我們透過不同的歌曲鈴聲、程式排版製造差異,試圖「分化」(differentiation)自己與他人,藉此來認識自己,而我們也擁有決定加入哪些歌曲,做出哪些事情使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權利,因此,乍看之下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這也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樣子的情況被稱作「第二現代性」(Second Modernity)[2],我們可以在數位世界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身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看到這裡,你可能仍然在讚嘆第二現代性給予人類的承諾與資訊科技的完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這聽起來很棒,對吧?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形塑自己「身份」(identity)工具是甚麼,市場上有很多產品,產品不單只有本身的使用價值,每個產品更附帶着一個「地址」(address)Bauman,2002),而廣告跟文化會告訴你這個地址是甚麼,它象徵時髦、前衛抑或是俗氣,更告訴你這個身份製造工具屬於何種生活風格,知道了這些,你就可以有意識透過穿戴某些特定符號,聽某種特定曲風的歌、觀賞某種類型的電影等等,進而去「加入部落」(join the tribe),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或是成為你想被別人知道的人,我們透過資訊滿足自身想建立獨特性渴望,而各種資訊企業透過我們在上面的各種活動與行為繼續努力改善他們的服務,達到一個互惠的循環。

  直至監控資本主義的出現,原本被用來改善服務的「人類行為數據」開始被當成商品做販賣,預測用戶的喜好使得廣告商可以精準投放廣告,用來賺取大量利潤,祖博夫把這個多出來的部分稱作「行為剩餘」[3],我們以為我們免費使用科技產品提供給我們的服務,但真實情況卻是我們免費被科技公司使用,說到這,有沒有一種被去熟悉化的感覺了?近幾年,許多科技公司開始透過投資或收購其他產業,擴增行為剩餘得抽取範圍,透過免費的使用使得產品普及率年年升高,壟斷使用者的行為數據,看看你周圍有多少人使用Google你就知道了,而他們更打着科技進步的口號藉此打消了社會的質疑,你或許會質疑,雖然我們時常看到廣告的出現,但我們依舊有權利選擇要不要購買該產品,因此科技公司不止滿足於預測你的行為,他們還想改變你的行為。

 

機器控制主義:成為他想要你成為的人

  很明顯的,改變人類的行為比預測還要來得精確且有效率多了,基於這個目的,監控資本主義催生出了它最強大的力量,「機器控制主義」(instrumentarianism),這和我們平時熟知的一樣是被用來帶風向的「網軍」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帶風向的變成是無法被捕獲的演算法,去引導你做出某種特定的行為,而最弔詭的是,使用者的參與固然造就了這部機器,但是使用者卻不是機器的擁有者,而淪為機器的制約對象(王鼎棫,2019),人類的行為被有目的的引導,伴隨着的是人類未來不確定性的消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開始主張這些企業侵犯了人類的「未來式權利」[4],而為了達到更完美的控制,捕捉更多的行為剩餘,各種科技企業使社群軟體成為社交的戰場,舉例,臉書的按讚功能,哀居(Instagram)的追蹤人等等,當你在社群軟體上面獲得他人認可或認同,你對社群軟體的依賴程度就越高,這正是科技企業所樂見的,但許多的青少年族群卻因為這種社會比較影響到自身的心理狀況,例如因為某貼文的讚數太少而感到焦慮等等,說到這裡,最大的矛盾點就來了,原本的科技企業明明以第二現代性的概念承諾我們去追求個人的個體獨特性,但現在卻是為了滿足數位世界中想像的觀眾,而去改變自己真實的人生,演算法透過給予某種特定內容,去誘發用戶做出某種行為,使人的行為機械化,意即可以被控制、修正,這樣的你還是你嗎?你成為的是你想成為的你,還是他想要你成為的你?

 

發明早於需求:被科技物件接管的我們

  現代科技急速發展,除了電腦或網際網路以外,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科技物件」(technology object),如電動的刮鬍刀及牙刷、洗衣機等等,這些科技物件的內部結構日趨複雜,這些物件擋在意願及意願實現中間,我們已經忘記沒有他們該怎麼做事情了Bauman,2002),意即這些科技物件接管了曾經人人都會的技術,例如刮鬍子或洗衣服,將這些技術牢牢的所在裡面,《社會學動動腦》在談論科技物件時,否定了發明源自於需求的看法,相反的,他認為我們對產品的需求往往來自於產品問世以後,舉例,在過去沒有電視的時代,我們似乎沒有看電視的需求,直至電視問世後,我們才被說服使用它,近一步衍生出對電視的「需求」(need),甚至在電視壞掉後,我們會產生被剝奪的感覺,重點是,我們原本不需要它。

 

結論

  最後我們為本篇書評做個總結,筆者以《社會學動動腦》一書中提及的各種觀念,結合當今正蓬勃發展的資訊科技嘗試撰寫一份書評,使在讀者不因內文中充斥各種專有名詞及概念而在閱讀過程感到疲憊,也從側面證明社會學視角的萬用性,而關於各種資訊科技的社會學研究,是屬社會物理學之範疇,若想走入社會學的大門,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社會學動動腦》。

 

注釋

[1] 「第一現代性」(First Modernity)意指社會個體從傳統社會解放出來的特性、歷史階段。

[2] 「第二現代性」(Second Modernity)承諾了每個個體都是其生命的主宰,無傳統阻擋自我價值的追求。

[3]行為剩餘」意指行為數據除了改善演算法的功用外多出來的剩餘價值。

[4]未來式權利」代表了在不受非法力量影響下行動的自由

 

參考資料

王鼎棫(2020年9月6日)。〈《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來臨,請注意!〉。法律白話文運動。取自︰https://plainlaw.me/2020/09/06/the-age-of-surveillance-capitalism-the-fight-for-a-human-future-at-the-new-frontier-of-power/

朱道凱(譯)(2002)。《社會學動動腦》(原作者︰Zygmunt Bauman)。台北︰群學。(原作出版年︰1990)

黃瑞琪(1996)。〈現代性的察省──歷史社會學的一種詮釋〉。《台灣社會學刊》,19, 185-191。

溫澤元、林怡婷、陳思穎(譯)(2020年7月27日)。〈《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讓我們將門關上,並確定我們關上的是對的門〉(原作者︰Shoshana Zuboff)。《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8195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