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自序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序

《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自序

  2019年,舉世注目的黑洞天體影像,以甜甜圈的形體現世,也召喚出個人對於1994年的一個東方前衛藝術回顧展──「1945年後的日本藝術──對天空喊」(Japanese Art after 1945-Scream against the Sky)的圖象記憶。

  該展由孟瑞(Alexandra Munroe)策劃,從日本橫濱美術館巡迴到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與舊金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的主題意象正是日本具體派奠基者吉原治良的圖形書法圖式。作為具體派的一員,吉原於1960年代中期發展出一個歷久不衰的符號──「圓」,一個與洞有關的位相。這個宇宙時空結構的訊息不僅成為大眾對天外世界的新認識,所有的人類信仰與既有的創世神話,也面對以如何的詮釋,再重新面對傳說的神界力量。

  這一波宇宙訊息,使「觀宇宙」與「宇宙觀」的視覺藝術,出現了物質性與精神性的思想距離。作為一種精神突圍產物,水墨精神世界曾是跨時空人文發展的一則寓言。它從出塵、脫俗、靈性之境到再現、仿製、入世之境;從感應、感覺、感知到感官的千年異化過程,經歷的不僅是宇宙觀的想像,也是社會觀的幻化。它正如藝術界的一個黑洞,曾經遙遠而深邃不可測、進而成為一個概念化的視覺世界,甚至處於科技年代,也未曾缺席。

  水墨,正是本書選擇研究的藝術類型。隨社會信仰結構的變遷,以及新生的宇宙哲學,水墨能以何種認知角度,得以脫離歷史意識擬態下的美學品味模仿,而在全球化與地域性之間,取得其「當代性」?在慣習使用上,「水墨」一詞在現今已取代「中國繪畫」、「書畫」、「國畫」、「人文畫」等命名,並被當代藝壇視為一個畫種。但當我們把「對事物的認知」改成「對水墨的認知」時,會發現水墨世界之所以分裂與異化,乃在於它是以媒材作為命名,但又比其他以媒材命名的藝術類型,承擔更龐大的群體精神狀態,並在品味分化中,分離出野化與馴化兩種生產文化體系。

  從釋名出發,此書重新面對水墨作為一個名稱、概念、表徵、現象之前的原生狀態,以及其墮入人間的世俗詮釋過程。在切入觀點上,除了以唯靈論、唯心論、唯物論、唯實論、唯名論等界定作為思辨的叩門途徑,亦重返「何謂水墨」的意識與概念之形成脈絡,以釋水墨空間的本質與意識問題。針對水墨誕生的文化背景,因重返信仰文化,遂藉儺學、神學、玄學、神明學與文化精神學的角度,重揭水墨空間的神聖性與可侵性,進而鋪陳水墨藝術的當代性與文化性之表現疆域,以及其質變與異化之後的連結空間。

  從探源到擴張,有關水墨當代議題的叩問,包括了水墨空間的建構與解構,也涉及了有關意識、物質、身體、文化、政治想像的時空行旅。依垂直時間與平行空間的交疊對話,此九章的書寫架構如下:

  1. 作為一種藝術類型,「水墨」概念究竟是如何被命名、被產生?第一章〈水墨拂曉之前〉,以「唯靈論」出發,從人類社會學與精神學等角度,以及身體、空間、精神的主客觀關係,重返神仙學與山水畫的文本脈絡,視藝術宇宙觀之形塑能反映個人的身命信仰、群體社會的天人觀念,進而提出水墨空間意境中的個人主體性、地域性與世界性的交疊。
  2. 作為一種從遨遊到游觀的再現空間,古典水墨山水何以高遠、平遠、深遠三種異於西方透視法的空間觀存在?第二章〈自然的真實與幻景〉,從繪畫原理出發,提出河洛文化中的易理與畫理關係,並試圖從神祕的遠遊到理性的游觀對話中,找尋山水空間本體論背後的文化形成場景,以及至當代仍存在的園林烏托邦嚮往。
  3. 作為一種詩畫同源的藝術類型,文學上的文體變遷,是否與視覺藝術的表現方法相呼應?以「山水詩」與「山水畫」為參照,歷代文體與空間語境為對映,第三章〈詩山詞水的尺幅視界〉,透過文化立場與美學主張的比對、客體與主體的互為,提出繪畫領域中的詩山詞水之演繹,以及山水意境背後的土地概念。
  4. 作為一種材質文化的延續,繪畫性的水墨視界,如何被引進非繪畫性的行為與裝置領域?並逐漸遠離神祕主義的創作態度?第四章〈現當代的形神煉金術〉乃以器形求無形,從道境中的物質性,探討唯心與唯物之間的藝術轉化,以及水墨作為一種物質文化的精神革命過程,進而連結了後現代的文人格物實踐,與異質媒介置入的實驗創作空間。
  5. 作為一種政治地理區的文化表徵,「區域水墨」的命名,是否改變了「水墨」原有的時間世界與空間疆域?水墨南渡之後,是否與大陸型的水墨產生區隔?第五章〈水墨南渡之象〉,遂以水墨南渡的發展為探討,試述水墨人文空間的在地化歷程,以闡釋「區域水墨」空間意識的誕生背景,與其隨政治時空而衍生的現當代水墨發展狀態。在引例上,則透過介於傳統與創新的過渡性藝術家之表現,陳述水墨在海峽兩岸三地的發展中,有關空間觀的差異性。
  6. 作為一種非西方系統的藝術與文化,水墨的「當代性」如何被討論?針對何謂水墨?何謂當代?現當代的水墨論壇,對於當代水墨發展提供了那些美學觀點的依據?「新東方文化美學」又是如何被產生?第六章〈跨世紀的水墨論爭〉聚焦於現代水墨過渡到當代水墨之間的文化論戰,以及兩岸三地的水墨當代思維比較,進而討論水墨展覽所呈現的新界定疆域,與新東方美學的產生背景。
  7. 作為一種從區域藝術史轉變成全球化藝術史的精神藝術,東西的意象美學與身體感知,如何產生平行時空發展後的第三類接觸?現代主義、新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與水墨世界又有何關係?第七章〈西行的東方語境〉從東方書道的戰後西方表現、現代水墨與抽象藝術的交會與分離、靜態與動態空間的呈現、極簡裝置的東方語境切入,探討從精神空間、物理空間到環境空間的轉化中,有關現代主義、新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與水墨世界的關係。
  8. 作為一種與身體養息有關的藝術行動,非關筆墨的水墨文化思維,是否具有前衛的「能動性」?究竟有沒有一種東方或亞洲本質的前衛藝術精神存在?第八章〈非關筆墨的東方前衛〉,乃從戰後東亞前衛運動的存在感、身體、行為、物我關係等藝術行動,探討水墨背後的文化根性,以及另一種反抗性的觀看與思維模式選擇。進一步,透過當代國際展中的相關範疇,提出當代亞洲式的未來主義現象。
  9. 作為全球化科技藝術的實驗場,水墨藝術亦進入文化生產的狀態,並成為跨領域研究的對象。第九章〈新媒體水墨的文化視界〉,即以當代數位文化傳播的視野,審視水墨的當代性與世俗化現象、水墨與科技媒體的互動生產、虛擬畫境的大眾化視界、水墨社群標簽擴散等有關水墨與新媒體的關係美學,提出水墨研究與傳播的當代途徑。

  昔日《楚辭.九章》有:「玄文處幽兮,矇瞍謂之不章。離婁微睇兮,瞽以爲無明。變白以爲黑兮,倒上以爲下。」在天文科學不斷揭開宇宙面紗的年代,水墨空間意識的歷史文脈與形成架構,乃反映了藝術抽象空間中的人間觀點,與其對看不見空間的認知流變。站在二十一世紀之方位,此書重返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空間意識,試圖透過人、自然、社會三層關係,進行跨時空的文化對話。是故,上述章節內容,除了陳述儺巫、神仙、神明、神聖、靈性的神祕空間、文學與視覺空間的交疊、日常生活與行動事件的介入,亦進行了物質化、文創化後的世俗觀看,提出此文化生產線背後的社會權力空間,以及文化資本力的介入與策動力量。在此人間與江湖的邂逅中,此有關意識、物質、身體、政治想像空間的思考與爬梳,也宛如行走一趟文化意象生產的千年之旅。

  在書寫態度上,個人視本書是一種另類的「藝術史」。它從水墨生產的地域原境出發,闡述此物被概念化的過程,以及在年代知識衝擊下的論述變化。此研究與書寫淵源,可遠溯大學時期第一篇學刊之文──「論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境界說」。這一源起,促使個人曾從文學上的文體變遷,思考「山水詩」與「山水畫」的風格沿革。而年少有幸在故宮博物院與書畫、器物等專家耆老們學習,亦積累個人在古藝術史上的一些思考範疇。對喪葬文化升天文物之接觸,即始於斯時。

  如果書寫是一種觀念、一種行動、一種展示,此書是以極長的時間,從學習、觀察、停滯、蘊釀、思考、收集、書寫、編修,才能以有限的能量,獨力完成這個「地域文化史觀」與「全球化藝術史觀」的對話實踐。在進入編修最後階段,曾在一個討論會中被詢及-你認為藝術的根本功能是什麼?在快問快答之下,不假思索地回覆一個字「Healing」。這個有關藝術起源論的問題,涉及了藝術何以被需要的理由。而「療癒」的需要,亦包括了內需性與外需性的交互狀態。在付梓之前重新檢視此書的書寫動機,遂意識到它正是藉一個藝術類型的源起探討,從其信仰、療癒、記錄、遊戲、品味積養之經歷,試圖闡述一項文化生產的千年故事,以及其邁向現代化的異化過程。

  每本書的誕生都有它的故事。從創作學習、中國藝術史、西方藝術史再到臺灣藝術史,以及現當代藝術行旅介入下,此書猶如個人藝術之旅的一個驀然回首。謝謝典藏藝術家庭叢書編輯陳語潔,她特別為本書建立了人名索引。這個索引庫應該更龐大,但基於本書並非建立檔案庫般的搜索,未曾論及的重要創作與論見,只能期待未來者的補遺。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