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善專輯】《逆向誘拐》:在證券化與動員化的世界中犯罪是件有趣的事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文善專輯】《逆向誘拐》:在證券化與動員化的世界中犯罪是件有趣的事

文善專輯客席編輯/Faker

【本文內容涉及小說情節,強烈建議讀者先讀畢《逆向誘拐》全書】

《逆向誘拐》佈局精妙,以雙偵探作為敘事主軸,雙線查案。隨着情節推演,讀者雖可逐步鎖定疑犯,但卻一直對其動機仍然茫無頭緒。結局的扭轉最讓人驚喜的,是在虛擬世界中的肉票、犯案手法與付款方法的幌子之下,原來進行着一樁非常傳統的富家子綁架案,而整樁案件卻只有綁匪與被綁架者知悉。

讀畢小說,讀者應該感受到作者不惜放緩整部小說的節奏,減低張力,亦要鉅細無遺地交待出《逆向誘拐》的整個背景設定。在享受懸疑與推理的過程之外,小說的世界觀同樣值得我們細味。再者,作為推理小說的《逆向誘拐》幾年來已有不少評論文章,從推理的觀點與傳統為其技巧與突破之處作過詳盡分析。故此,本文將集中分析作為金融犯罪小說的《逆向誘拐》,當中使故事整樁案件得以成立的金融與科技(動員)設定,最後延伸討論犯人的的犯案動機。

 

這次不一樣:金融資本主義的盲目樂觀

《逆向誘拐》故事的舞台發生在位於北美的T市(作者承認自己藍本是多倫多),跟香港相似,T市的金融資本主義發達,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當道,亦已經進入資產證券化(securitization)的階段──金融機構將原本流動化低、並非證券的資產(佔多數的是債務合約)轉換成證券發行,將風險與回報轉換成證券的形式,推出市場供買賣。

T市同樣經受過2007–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這沿用了現實金融史作設定。所謂按揭證券,即是將美國置業者的按揭合約包裝成複雜的衍生金融產品,放款者與投資銀行可以從中獲利。為了賺取佣金與花紅,證券發行商進一步要求放款者提供更多的貸款者,因而放款者的貸款審查極度寬鬆,收入較低而不穩定的人士甚至可以免入息審查即可獲得貸款,這些貸款合約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次級房地產按揭(次按)。因美國樓市正節節上升,即使貸款者毁約,只要放款者沒收其房產作「銀主盤」,在市場高價出售,即可填補最初貸出的款項。證券發行商從放款者手中購入這些次按合約,然後包裝成低風險、高回報(相比銀行利率與國家債券),而實際運作與原理極為複雜難懂的衍生金融產品──按揭證券。之所以是低風險,因為評級機構應為美國房地產市場同時出現大量信貸違約的機率極低。結果卻是「銀主盤」泛濫,使美國房產市場供過於求,樓價下跌,貸款者寧願主動毁約(樓價已經遠比他們當初的貸款額低,因此放棄房產的成本反而比繼續供款要低),導致大規模的呆壞賬。最後投資者對按揭證券信心全失,多間大型投資銀行陷入危機(雷曼兄弟公司更破產、倒閉),引發連鎖效應,造成全球金融海嘯。

《逆向誘拐》故事中的T市,經濟已經從海嘯中恢復過來,大小投資者都恢復了信心,再次將鉅額資金投放在「本質和多年前流行的按揭證券相似」的「科研證券」。這種證券的相關資產(underlying asset),非在科技公司的股權本身,而是投資這些公司的個別研究計劃的成果與獲利,換言之,科研的成果被證券化了。

讓 A & B 投資銀行副總裁約翰大為緊張的保密資料綁架案得以成立,出於他恐懼一旦 CHOK 系統計劃拖延、融資陷入困境的事被提早曝光,信用危機再次發生。A & B 與昆恩特斯的規模非常大,但卻跟海嘯中的大型銀行同樣脆弱,單一公司的單一事件,就足以使普遍投資者對科研證券信心全失,引發骨牌連鎖效應,觸發新一波金融危機。

《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This Time Is Different: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2009)作者萊茵哈特(Carmen M. Reinhart)與羅格夫(Kenneth S. Rogoff)認為,在人類金融史之中普遍存在一種「這次不一樣症候群」(this-time-is-different syndrome):經濟學家、金融分析師、銀行家以至國家財政部長等金融專家兼決策者,都普遍相信當前的經濟與金融環境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以往衡量經濟是否陷入危機的標準不再適用,危機不會再發生。這背後的理據是認為當前的經濟與金融工具已經發展到更成熟的階段,金融危機發生的機率非常低(甚至無限接近零)。結果是全球最強經濟體美國,即使自以為有着最精緻、發達的金融工具以作投資與對沖風險,仍然迎來了次級按揭危機與金融海嘯。[1]

從故事中角色對於金融業的態度,都有不少值得留意的細節。例如在案件告一段落後,約翰最後帶點得意地向唐輔說:「有人說,那些銀行大班,他們的工作就是聆聽市場上的歡樂音樂何時慢、何時停下來。」而艾蓮那句:「人哪……是從來不會從錯誤中學習的,一賺到錢,便自我催眠說這和那時是不同的。」所說的,正是包括她上司約翰在內的金融業這種「這次不一樣」的心理。

一個計劃或一項「投資」,到底是真的具有潛在回報的項目,還是層遞式的龐氏騙局(不斷舉借新債以支還舊債),很可能只是一線之差。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投資者」往往要待到結果出來後,才能回溯性地得知計劃是屬於哪一種:可以於未來實現與創造更多價值的,是投資;否則,當普遍投資者的期待落空,就會陷入泡沫爆破的危機。奇妙的是,在多數的情況,大概金融家自己也不知道會是哪一種結果。

當石小儒說:「我所做的,只是用一個騙局從另一個騙局中賺取好處。」意味她全盤否定金融體系的正當性;但本書另一處亦借艾蓮的口說金融工具本是中性的,沒有甚麼元凶不元凶的,「只是有人用錯,才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無可置疑,金融業確實從眾多缺乏金融知識的投資者身上獲取暴利,然而在金融機構有意為之的欺騙與搾取投資者以外,他們不加批判、樂觀地相信這些證券的美好前景,而無意地忽視種種經濟數據所預示的危機,這種心態,或許要比赤裸的貪婪更為致命,影響更廣、更深。[2] 只要這個結構與樂觀思想不變,不論T市還是我們的現實世界,都很可能會再次迎來災難。

 

「證券」的名字K for Kinetics

《逆向誘拐》的第二個重點,是動員。讀者可能會有疑問:一個程式(CHOK)對於人類行為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3]

作為溝通與交流平台的通訊科技固然重要,可是,到底是科技主導行為,還是思想決定人對科技的使用?這大概是一個互為因果的辯證過程。從思想的一方來看,軟、硬件只是形於外的東西,是推動實踐的工具,首要的仍然是使用者的意識形態,而T市已經跨越這個以通信科技建構出被稱為虛擬世界的過程,這就表現在T市網民對於「惡作劇證券」的接受度。

證券,本來指的是發行商發出的一種憑證,用以證明持有者享有的某種特定的權益;證券必然要以持有者對未來的預期為基礎,這種預期理性也好、不理性也罷,只要在市場中能達成買賣,就可以成立。[4] 在《逆向誘拐》中各種「證券」,並非一般金融業中流通的證券,而是幾乎只存在於年輕人的動員世界之中。從性質來看,我們可以在書中的T市找到三種「證券」:第一種(例如惡作劇證券)是「一大班網民付一點無關痛癢的金額去做或看一些事」,從而使購買者獲得樂趣;第二種(例如鑽石證券)則能為持有者達到財富增值;第三種(例如聲援證券)則兼具前兩種證券的性質。[5]

要預早付出真金白銀購買沒有擔保物的「證券」,對於香港的投資者大概很難想像。為何「證券」能在T市年輕人之間普及起來?答案很簡單:無聊。不論是全書開首〈第0章〉中參與聲援證券的大學生 crazygroove,還是被問到為何會購買惡作劇證券時,報以「自己無聊沒事做,手頭又有這個錢」、「看來好像很有趣」為答案的 CHOK 用戶,都突顯出他們生活的苦悶,不論在現實還是在虛擬世界。

正是這種苦悶感,讓T市有了讓「證券」與 CHOK 得以普及的土壞。不論是 K Kinapper、K Points 還是 CHOK,「K」都是本故事的關鍵詞,它指的是動力(kinetics)。動力意味着消除苦悶,CHOK 要求用戶多參與行動,而評分、轉發內容等行為可以換取能實際當作交易貨幣的 K Points,這經濟誘因進一步鼓勵用戶更多參與各種活動。由此作為外在科技的 CHOK 系統,反過來影響用戶,深化他㥃本來已經接受惡作劇證券模式的思想。故事強調的「動員」,就是這種動力發揮的效果。

對於石小儒,金融與惡作劇證券都是一種集體遊戲,都是一個個以龐氏騙局的結構運作的信用遊戲──只有下層願意付出投注金,上層才可以得到回報。在石小儒的龐大計劃之中,若當中任何一個證券行動不夠參與者,都會使整個綁架計劃無法實現,石小儒的成功,在於她充份掌握了「證券」蔚為風氣的年輕人心理。當金融業界每日沉醉在證劵買賣之中,T市的年輕一輩亦在進行另一種「證券化」,將原本不是證券的東西、行為與樂趣,變成可量化的證券發行。

然而,小說中的軟件開發者達素,卻稱年輕的 CHOK 開發團隊以至 CHOK 的對象用戶為一座「核電廠」,隨時會爆發。他憂慮「當要動員那麼大數量的人時,你永遠不可能完全預計到事情會不會跟着你希望的方向走。」社交媒體無疑放大了身處社會中的人隨波逐流的傾向,對事情不加思考與批判就先付諸行動。故事後段一次關鍵的動員:召集大批網民頭戴白帽、手持紅色禮物袋,到商場集合。這次單純的召集純粹出於樂趣,參與者沒有實質回報,它本身亦毫無意義。

在普遍的「行動了再說」心態之下,石小儒誘使抱着好玩心態的被動員者所做的事,雖然本身瑣碎而合法,並且他們自己亦對綁架案毫不知情,可說完全沒有法律與道德責任。可是事實上,他們成為了石小儒案件的幫兇之一。石小儒的整個操作,因而可被視為作者對於業已成熟的社交媒體生態的描述或批判:它可以操縱成商界品牌的輿論戰,可以變成一種愛國情緒,若往壞的方向,可以為民粹或其他惡意的組織所利用。現實中,近年的自殺遊戲《藍鯨》與被挪用的藝術作品「Momo」 怪女,已經透過網絡動員的力量,使網絡用戶自願地了結自己的生命。資訊科技與其帶來的行為傾向,亦可以被民粹主義政治等所操縱,為廣大社交媒體用戶度身訂造所要接受到的內容,塑造他們的政治觀以及對敵候選人的官感,雖然,選票最終是由選民自己之手送出,但他們又是否自由的呢?這情況於當今,我們可算愈來愈熟悉了。

 

新世代的愉快犯

故事結局在向讀者交待作為犯人的石小儒的 Howdunit 與 Whydunit,當植嶝仁推理出她的所有手段與犯案過程,唯一不懂的是她的犯案動機,石小儒耐人尋味地回答:「不為甚麼,因為這樣做看起來好像很有趣啊。」憑石小儒最後這句對白,我們當然可以視她為標準的愉快犯,但以「好玩」為犯案動機這點,讓《逆向誘拐》在讀者與評論之間惹起頗大的爭議。我認為石小儒這句話看似簡單,道出的是一種精緻的樂趣。

在此首先我們要問:石小儒不是為了錢而犯案嗎?她從植家得到了價值不菲的鑽石,已經作為綁架犯,她大可以不歸還鑽石證券購買者應得的鑽石,遠走高飛,可是她將所有鑽石都寄出去,作為給買了她的鑽石證券的回報。當然石小儒可以是為了洗黑錢,將作為贓物的那批帶着高辨識度的鑽石,以證券的手法方便地換成現金;她亦可以是出於要履行惡作劇證券的契約精神,許諾給購買者的回報,要守信奉還。不論是出於哪個動機,石小儒都並非劫富濟貧的俠盜,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遊戲者。然而,以石小儒的聰明才智,要獲得金錢,犯案手法有千百種,為何要大費周章計劃與實行如此複雜、牽連甚廣的綁架計劃?更退一步來說,石小儒已經身為投資銀行的金融菁英,只要她努力工作,爭取升職與分紅就足以飛黃騰達,為何要用前途作賭注,以身犯險?

在此,我們不妨在《逆向誘拐》的世界,為故事中的人物區分出三種欲望:第一種是務實、重視物質,屬於投資銀行與基金主導的利益世界(以約翰、牧野與朗奴為代表),最重視的是對獲利的貪婪與對虧損的恐懼,出於這種欲望的行動,亦是種種衡量過風險與潛在回報之後的理性決定;第二種看重的不是利益,而是為了樂趣而行動,惡作劇證券的購買者、被動員的網民的欲望均在此列;第三就是唐輔與植嶝仁兩位偵探,他們欲望的是找尋案件背後的真相。外表可愛單純、骨子裡冰冷高傲的石小儒,並未認同任何一種欲望,更在某程度上鄙視着它們;石小儒她所做的,是把玩與操縱以上三種欲望,因此得以精準預測這三種人的行為,最終完成每個細節都緊緊扣連的綁架計劃。

對於石小儒,犯案的樂趣在於她身處幕後,控制各人的行為,策劃各種具荒誕意味的場面;過程中她一直就身處犯案現場,與偵探與肉票共處一室,承受着計劃敗露的風險,但她卻享受當中的無比樂趣。《逆向誘拐》的整個故事,實際上可以看作石小儒如何實踐「CHOK」──Continuous Harmonization of Kinetics,對於動力持續的調和化──的過程。她就是憑着操控與調和各種欲望與動力,進行多次以「證券」為名的動員:一群互不認識的人,但因利益與樂趣而投注信任、時間、金錢與勞力,按照任何指示行動。雖然這場暗戰不至於引發社會恐慌,但亦足以證明動員社會是多容易辦到的事。同樣出於樂趣,石小儒的滿足方式與層次,都跟因苦悶而被動員的網民相距甚遠。

故此,電影版《逆向誘拐》中的石小儒認為動員是改變社會並使之向善最重要的一步,這種樂觀取向可謂跟原著小說南轅北轍;電影大幅度修改了石小儒的 Whydunit 後,結果是使原著的世界觀崩塌了。

 

結語:對科技與金融世界的兩種憂慮

即使現實不存在石小儒這麼聰明與大膽的罪犯,沒有科研證券,亦沒有各種惡作劇證券,沒有 CHOK 手機與軟件系統,T市仍然跟我們的世界足夠相似。總括而言,《逆向誘拐》表現出了兩種憂慮:一方面是世界金融資本主義的泡沫恐怕只會持續,或可以逃過一、兩次危機爆發,但這一天總會再度降臨;另一方面是新興的以社交媒體機制為主導的網絡生態,或將陷入失控或被不軌意圖操縱的局面。

《逆向誘拐》是一個精妙的推理故事,但亦是為我們而響的一次警號:危險的,不是一個或多少個石小儒般的智慧性罪犯;危險的,是讓石小儒案得以可能的世界。

 

注釋

[1] 萊茵哈特(Carmen M. Reinhart)、羅格夫(Kenneth S. Rogoff)著,劉道捷、陳旭華譯,《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This Time Is Different: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新北市:大牌出版,2015年。

[2] 在2007年次按危機爆發之前,已經顯示出的數據包括:資產價格明顯上漲、實質經濟活動放慢、龐大的經常帳赤字與債務持續增加(不論是公共債務、民間債務或債務總額)。參考《這次不一樣》〈第十三章 美國次貸風暴:從國際與歷史角度分析〉。

[3]從故事設定上來看,昆恩特斯的硬件與夫路茲軟件的配合,可謂地球上最強兩間科技公司的組合:小說依據的模型,可以粗略對應現實中的 Facebook,它收購了 Apple(故事中的北美手機廠商夫路茲,該是「Fruit」的譯音,為世界三大手機廠商之一)。所以我們可以將故事中的 CHOK,理解為一款配備了類近 Libra 虛擬貨幣(故事中的 K points)與 Apple Pay 功能,並且獨佔 Facebook(即 CHOK)的 Apple(夫路茲)手機。CHOK 系統的運作模式,亦可以類比《黑鏡》(Black Mirror)〈急轉直下〉(Nosedive)一集中的社交評級平台。

[4] 我們要注意證券(securities)跟股票(stock)的分別:代表對某一公司的股權持份的股票,只是眾多證券的其中一種;證券的種類眾多,從石油與大豆等實物商品,到外匯、股票等金融資產,至利率與各種綜合價格指數,都可以當作證券買賣。

[5]以上三種票券皆以「證券」為名,但若要吹毛求疵的話,可以說這些「證券」只由發行者單方向出售給有興趣購買的人,之後持有者不能回頭沽出給發行者,亦沒有轉賣的二手市場,因此並未完全符合證券具有的市場與流動性的定義。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