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歷史、建築:閱讀《貝聿銘全集》、《與貝聿銘對話》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藝術、歷史、建築:閱讀《貝聿銘全集》、《與貝聿銘對話》

貝聿銘的建築舉世聞名,台中的東海大學路思義紀念教堂、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東館、北京的香山飯店、香港的中銀大廈、巴黎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軍火庫、蘇州博物館等等,都是代表作品,許多人都駐足參觀過了,如今貝聿銘溘然長逝,翻閱《貝聿銘全集》,感受很深。

貝聿銘在1917年生於廣州,父親貝祖貽為中國銀行工作多年,貝聿銘滿週歲時父親因與廣州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不和,於是轉到香港,貝聿銘曾就讀於聖保羅書院,十歲時父親擔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一家移居上海,他在夏天回蘇州獅子林居住,據《與貝聿銘對話》一書所說,蘇州經驗使他「意識到人與自然共存」,「學到了家庭的真正含義:內聚力和歷史。」

1935年,貝聿銘留學美國,先入讀賓州大學建築學系,很快就轉到麻省理工學院,受到柯比意(Le Corbusier)的影響,1940年,貝聿銘原本打算回國,但因戰事留在麻省劍橋,兩年後入哈佛大學建築碩士班,師從包浩斯創始人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

1948年,貝聿銘加入紐約的齊氏威奈公司,十年間參與了一些城市設計計劃,而他也獨立承接路思義紀念教堂計劃,這是極少有的貝聿銘宗教建築項目。設計本身的宗教感在於雙曲拋物面牆,以及頂上一線透光的玻璃天窗窄縫,既合乎嚴謹的理性邏輯,又有靈性的超越。

七十年代末,貝聿銘的兩個重要建築項目落成,一是甘迺迪圖書館,另一個是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東館,甘迺迪圖書館的建造過程一波三折,但令貝聿銘立刻揚名天下,而國家美術館東館,就與國家廣場不同風格的建築共存。又由於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總統密特朗找來貝聿銘,設計羅浮宮。

 

貝聿銘建築在亞洲

路思義紀念教堂落成後,到七十年代,貝聿銘的作品再在亞洲出現,新加坡的華僑銀行大廈,曾是新加坡以及東南亞最高的摩天大樓,三棟外型像計數機的大樓叠加在一起,華僑銀行大廈被視為粗獷主義建築(Brutalist architecture)的作品。貝聿銘在新加坡的建築作品還有1986年完成的萊佛士城(Raffles City),以及新門廣場。

北京的香山飯店是貝聿銘的力作。1972年,尼克遜訪華,兩年後,貝聿銘隨美國建築師協會代表團首度回到中國。再四年後,中國政府打算在故宮附近建高樓,但貝聿銘明確反對,他回望時說這是自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貝聿銘選擇了在城外動工,選址香山,結合了四合院和蘇州的江南園林風格,特別的是,西方人眼中的香山飯店,太限於中華傳統了,而中國人眼中的香山飯店,又不夠現代化了。貝聿銘走的是他認為是對的道路。

香港的中銀大廈是另一出人意表的貝聿銘力作。貝聿銘的父親曾任中國銀行高職,找貝聿銘當然順理成章。眾所周知,貝聿銘以竹為意象,兩側又加入了傳統的花園水景,但整體還是現代建築,以菱型為幾何圖案,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正合乎香港的城市風格。至於北京的中銀總部大樓,就由貝聿銘和他兩個兒子主理。

 

羅浮宮與德國歷史博物館

巴黎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是城市的地標,也是貝聿銘最負盛名(曾經一度是罵名)的作品,他將羅浮宮排在生涯第一位。貝聿銘作為現代建築大師,為傳統注入新銳的現代活力,據《與貝聿銘對話》書中,他曾說「當今的羅浮宮已不是法蘭西國王的宮殿,按法語來說,他是屬於『大眾』的公共博物館。」

對於西方的傳統建築,貝聿銘選擇以透明的玻璃金字塔,放置在羅浮宮的主庭院(拿破崙庭院),作為羅浮宮的新入口,眾所周知,金字塔的設計大膽而前衛(但金字塔本身卻令人想到古文明)。貝聿銘的設計帶來古典與現代的對話, 構思的大膽新銳,跟在低矮房子林立的巴黎,興建一座高聳鐵塔,可謂不遑多讓,而金字塔設計的獨特、神秘和透明感,不單採光到庭院的地下空間,也吸引遊人入內參觀,更令觸發創作人的想像,就如小說和電影《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以羅浮宮的倒金字塔下面,為抹大拉馬利亞的石棺所在之處。

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軍火庫,也許名聲稍遜,而且面積不大,貝聿銘設計了四層的玻璃大樓,也巧妙地用玻璃螺旋形樓梯,既打開室內室外的視野,也方便和吸引觀眾到不同的樓層,一如貝聿銘所言,這是「創造更多的公共空間,藉以吸引更多的遊客,如果建築物想吸引並留住更多人,設計上就得為這些人提供更多的空間。空間之中由人流而產生的動感至為重要。」

 

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晚年的高峰傑作是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選址在拙政園和忠王府旁邊,正是貝聿銘年輕時居住的獅子林對面。

貝聿銘是現代建築大師,尋求突破,時而令人意料不到,但在現代化以外,他也重視傳統,香山飯店和蘇州博物館就是兩個帶復古意味的好例子。貝聿銘曾經坦言「我的中國傳統文化訓練主要是在香港之時。如果你讓我背一段唐詩的話,我只能用廣東話,不能用國語或是上海話。……但到美國之後,我開始大量閱讀中國古典著作。可以說我的中文是自學的。」

貝聿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徹底地反映於蘇州博物館,難得的是,貝聿銘不是囿於傳統,而是提升傳統。他說建築是要融入和提升生活,藝術、歷史、建築是密不可分的,從他的代表作品,可以看到他所相信的理念。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