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創作
個人編導作品
《甜美生活》。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8年7月2至5日;8月11至14日。
《甜美生活》。「劇季.夏」熱身試讀,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8年4月1日。
《鷹與潛鳥》。演摩莎劇團製作,2017年12月1至10日。
《親密Claustrophobia》(與譚偉平與袁卓華聯合創作)。orleanlaiproject製作,2017年9月22–24日。
《石頭與金子》。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5年11月13至23日。
《誰殺了大象》。李銘宸導演,黑眼睛跨劇團製作,2015年5月8至10日。
──。胡智健導演,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表演藝術科製作,2014年7月3至4日。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2年5月25至27日;
──。第五屆女節,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2年6月1至3日;
──。新文本運動讀劇沙龍,前進進工作坊製作,2012年1月8日。
《寂寞的自由體操》。女兒戲──女性劇場節,香港藝術中心與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合辦,2003年3月8日至4月26日;台灣牯嶺街藝術節2004。
《賣火柴的女孩》。前進進小劇場,2002年。
《捕碟》。藝術發展區文學節,2002年。
《尋人啟示》。非常劇獨2002,2002年。
執導及編導作品
黃衍仁、黃思農,《大驅離》。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9年3月25-31日。
Kevin Rittberger, Kassandra: oder die welt als ende der vorstellung(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7年3月31日至4月10日。
Michał Walczak, Piaskownica(沙地)。香港話劇團製作,2017年10月21日。
Florian Zeller, Le Père(父親)。《讀劇馬拉松2016》,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6年4月16至17日。
Kevin Rittberger, Kassandra(卡桑德拉)。《讀劇馬拉松2016》,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6年4月2至3日。
Martin Andrew Crimp, The City(城市一切如常)。馮程程翻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4年11月12至18日。
Jean-Luc Lagarce, Histoire d’amour(愛情故事)。馮程程編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4年5月24至25日。
Caryl Churchil, Far Away(遠方)。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0年4月8至11日。
Caryl Churchil, Seven Jewish Children(七個猶太小孩)。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0年4月8至11日。
讀劇沙龍:新文本After Taste(與陳炳釗合導),選段劇目包括:Falk Richter《電子城市》、Martin Crimp《幹掉她》、Alexandra Wood《第十一城》、Dea Loher《無辜》及Caryl Churchill《七個猶太小孩》,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3年12月13至14日。
《死亡與少女》(與鄭煥美、梁曉瑞及潘詩韻合導,2008)。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08年9月5至8日。
劇作
《誰殺了大象》。載於甄拔濤編《浪漫的挑釁:創作新文本》(香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有限公司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15)。
《親密Claustrophobia》(與譚偉平、袁卓華聯合創作)。馮程程導演,orleanlaiproject製作,2017年9月22至24日。
《鐵馬》(與田戈兵聯合創作)。田戈兵導演,香港藝術節製作,2014年3月22至23日。
《守夜者 the Lives of P》。張藝生導演,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製作,2012年11月2至4日。
《死亡與少女》(與鄭煥美、梁曉瑞及潘詩韻合寫)。馮程程、鄭煥美、梁曉瑞及潘詩韻合導,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08年9月5至8日。
《七個好年》。馮程程及嚴惠英導演,新銳劇場計劃一,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04年7月9至11日。
翻譯及改編劇目
(英譯中)Alexandra Wood, The Eleventh Capital(今日城)。張銘耀及陳煦莉導演,一路青空製作,2015年9月25日至10月4日。
(法譯中)Jean-Luc Lagarce, Histoire d’amour(愛情故事)。馮程程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4年5月24至25日。
(英譯中)Martin Andrew Crimp, The City(城市一切如常)。馮程程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4年11月12至18日。
(英譯中)〈莎拉.肯恩(Sarah Kane)語錄〉,《新文本資料庫:劇作家檔案》(2012年)。
(英譯中)Sarah Kane, Blasted(驚爆,整理粵語劇本及提供文學指導)。李鎮洲執導,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2年6月7至12日。
(英譯中)Caryl Churchil, Seven Jewish Children(七個猶太小孩)。馮程程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0年4月8至11日。
(英譯中)Caryl Churchil, Far Away(遠方)。馮程程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0年4月8至11日。
(英譯中)Sarah Kane, Crave(渴求,與鄭煥美、梁曉瑞及潘詩韻合譯)。馮程程、鄭煥美、梁曉瑞及潘詩韻創作及演出,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06年12月15至18日。
(日譯中)別役實,《沙律殺人事件》(與山崎理惠子合譯)。由E-RU導演,office 30製作,2006年1月12至15日。
監製
《哈奈馬仙之hamlet b.》(與鄭綺釵合作監制)。陳炳釗及張藝生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及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合作製作,2010年11月26至28日。
《我不是哈姆雷特》(與鄭綺釵合作監制)。陳炳釗及張藝生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及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合作製作,2010年12月17至19日。
《姆明咖啡館》。岩井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09年7月3至5日。
其他劇場工作
擔任導師,《劇本創作坊:劇場是公共的,寫作是私密的》。賽馬會「過去識」本土文學普及教育計劃——香港文學季,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製作,2018年10月13至11月4日。
擔任核心藝術家,《像是動物園(二)》。黎蘊賢策劃,orleanlaiproject製作,2018年10月25至30日。
擔任讀劇演出, Sarah Kane作品Crave(渴求)。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8年3月17日。
擔任主持、創作指導、遴選小組,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新文本工作室 2.0 」讀劇展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7年11至19日。
擔任文學指導,《《放屁蟲》──第二千零四十七個回合之牛間失格之末日大戰終了外傳》。岩井REMU導演,近未來事務所製作,2016年2月27至29日。
擔任合作藝術家,《火花!像是動物園》。黎蘊賢策展,orleanlaiproject製作,2014年7月26日至10月5日。
擔任戲劇指導,《鐵馬》。田戈兵導演,香港藝術節製作,2014年3月22至23日。
擔任副導演,《後殖民食神之歌》。陳炳釗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4年9月19至21日。
與甄拔濤擔任助理導演及研究,《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的戲劇場景》。陳炳釗導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1年11月17至22日。
與陳炳釗擔任導師,《歐陸新文本工作坊之二》,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1年6月13、20、27日。
與陳炳釗擔任導師,《歐陸新文本導/演/譯初體驗》,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0年9月11、18,10月2、9日。
擔任宣傳,《屋子要塌下來》。梁曉端導演,Quattro Station製作,2010年5月28至30日。
講座
擔任回應/主持,《柏林戲劇節2017講座》。西九文化區,2017年7月21至22日。
擔任講者,〈當代文本的幾種呈現:我的觀察心得與 寫作實踐〉。香港話劇團主辦,2015年11月2日。
擔任嘉賓,《《石頭與金子》延伸講座「我們都是女實Q」》。前進進劇場工作坊製作,2015年10月19日。
擔任主持,《國際劇場工作坊節:紀錄劇場公開講座》。施岱方.凱奇主講,西九龍文化區主辦(2015年8月6日)。
與陳炳釗主講,《新文本FAQ》。香港話劇團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5年4月5日。
與陳炳釗主持,《「新文本101」──從Sarah Kane 到梅焰堡》。澳門文化中心主辦,2015年3月28日。
擔任講者,《導演與附屬文本交鋒:舞台指示作為幻象的起點,或終點》,於「文本與劇場──21世紀發展趨勢」劇場研討會議 2013,2013年12月15日。
與甄拔濤擔任主持及回應,《波蘭當代劇場的多元面貌:從文本、導演到社區劇場》,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製作,2013年9月26日。
與陳炳釗、陳國慧擔任講者,《新文本的可能性──兩年小結》,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3年9月8日。
與陳炳釗擔任講者,《前進進的藝術取向與新文本運動》,上海外灘美術館主辦,2013年6月2日。
擔任講者,《Marius von Mayenburg──輕省與沉重》,於「時代的精神──尋找德國新聲」,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主辦,2012年7月22日。
與李銳俊主講,《單、身、看──從獨立精神看港澳單人表演》。第十一屆澳門城市藝穗節主辦,2011年11月29日。
與甄拔濤主持,《演前導賞: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的戲劇場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1年11月7日。
與譚孔文主講,《「文本的魅力」第三撃》。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1年5月。
與陳炳釗擔任講者,《新文本巡迴講演2011──劇場.語言.社會關懷 大專示範展演及分享》。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1年4月17日;2011年4月4日。
擔任主持,《文本的魅力──「近在眼前──劇場新文本的世界視野講座」》。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0年4月11日。
與鄧小樺、謝傲霜及陳志樺擔任講者,《文學緊釘劇場──可演與不可演?》。鄧正健主持,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主辦,2010年3月27日。
擔任主持,《「17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的世界末日」座談會》。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2011年10月30日。
其他媒體廣播工作
擔任嘉賓,《新文化活動》(2013年8月23日)。香港電台製作。
擔任嘉賓,《冬之祭》,《演藝風流》(2011年1月29日)。香港電台製作。
擔任主持,《設計城市:倫敦》(2010年9月1日)。鄧心怡導演,香港電台製作。
〈文藝越界〉,《藝文部落2006》(2006年4月19日)。曹送麗導演,香港電台製作。
〈心花劇放〉,《藝文部落2006》(2006年3月5日)。李澈導演,香港電台製作。
文字作品及紀錄
馮程程所著書本及文章
〈三十而立?創作越界!〉,《Theatre Home》(2016年1月1日)。
〈再談缺席的主角〉,《安.非他命》場刊(2014年7月10日)。
〈劇作家的「回歸與突破」〉,《新文本資料庫:劇作家檔案》(2014年)。
〈小人物浮世繪:黛亞.洛兒的舉重若輕〉,《新文本資料庫:劇作家檔案》(2014年)。
〈黛亞・洛兒的華文足跡〉,《新文本資料庫:劇作家檔案》(2014年)。
〈《愛情故事》導演的話〉,《新文本資料庫:劇作家檔案》(2014年)。
〈法國劇場閱讀筆記〉,《新文本資料庫:新文本號外》,第四期(2014年)。
〈編者前言〉,《新文本資料庫:新文本號外》,第3期(2014年)。
〈新文本關鍵詞:現在〉,《新文本資料庫:新文本號外》,第3期(2014年)。
〈倫敦馬丁.昆普戲劇研討會〉,《新文本資料庫:劇作家檔案》(2012年)。
〈在說與不說之間:邱琪兒的語言之路〉,《新文本資料庫:劇作家檔案》(2012年)。
〈五問新文本〉,《字花》,第37期(2012年5月);轉載至《新文本資料庫:新文本號外》,第3期(2014年)。
〈勞動到底:這不是戲〉,《牛棚劇訊》(2012年2月11日)。
〈勞動到底:「看得懂的文本我不做」〉,《牛棚劇訊》(2011年11月6日)。
〈勞動到底:成也英國,敗也英國?!〉,《牛棚劇訊》(2011年9月14日)。
〈劇場的女性參與〉,載於朱琼愛、陳國慧編,《女性與劇場:香港實踐初探》(香港: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2011)
〈勞動到底:橙色軌跡〉,《牛棚劇訊》(2011年6月14日)。
〈演前座談〉,《牛棚劇訊》(2011年4月1日)。
〈不合法的劇本寫作〉,《牛棚劇訊》(2010年12月6日)。
〈尋找聽的可能?〉,《牛棚劇訊》(2010年11月8日)。
〈深度閱讀 積極實踐〉,《牛棚劇訊》(2010年10月14日)。
〈在「星巴克」,找劇本看?〉,《牛棚劇訊》(2010年8月9日)。
〈從缺席了的主角開始(二之二)〉,《牛棚劇訊》(2010年7月6日)。
〈從缺席了的主角開始(二之一)〉,《牛棚劇訊》(2010年7月6日)。
〈在語言無味的世界〉,《牛棚劇訊》(2010年5月1日)。
〈Michaël Borremans.林東鵬.邱琪兒〉,《牛棚劇訊》(2010年4月3 日)。
〈劇場不是茶几?〉,《牛棚劇訊》(2010年3月1日)。
〈能勒住舌頭,就能控制全身〉,《牛棚劇訊》(2010年2月1日)。
〈黑色姿勢的閃亮演繹〉,《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2010年9月15日)。
《雙妹嘜:十年一潤姊姊妹妹藝雜誌》(2008年)。香港:廿九几。
〈表現「一般」──《沙律殺人事件》〉,《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2006年1月16日)。
對於馮程程的評論及報道
鄧小樺。〈災難與狂歡 馮程程《甜美生活》〉,《星島日報.副刊》(2018年8月20日)。
小西。〈保持微笑,繼續生活?〉,《Medium》(2018年8月11日)。
林雪平。〈所謂甜美,不過代糖 — 評《甜美生活》〉,《立場新聞》(2018年7月6日)。
章可藍。〈詩意與失意的嬈動與惱慟〉,《PAR表演藝術》(2018年02月號)。
江祈穎。〈在讀戲劇場聆聽歐洲的新聲音〉,《劇誌Repazine》(2017年12月22日)。
楊禮榕。〈薛西弗斯的時間劇場──星際生產線與疲勞創作《鷹與潛鳥》〉,《表演藝術評論台》(2017年12月20日)。
黃馨儀。〈在新的一天到來前──詩意隱含的苦痛與殘酷《鷹與潛鳥》〉,《表演藝術評論台》(2017年12月20日)。
何俊輝。〈演繹難民苦況《卡桑德拉》〉,《大公報》(2017年4月27日)。
佛琳。〈千百萬人同一故事〉,《信報》(2017年4月19日)。
小西。〈創意勞動生死疲勞《鷹與潛鳥》〉,《表演藝術評論台》(2017年12月18日)。
何俊輝。〈《石頭與金子》演繹小人物辛酸〉,《大公報》(2015年12月14日)。
蔡孟凱。〈歷史的徒勞囈語:評演摩莎劇團《鷹與潛鳥》〉,《關鍵評論網》(2017年12月8日)。
曾翠珊。〈花非花霧非霧〉,《△志》(2017年12月)。
AY。〈是跨界 不只是多媒體〉,《立場新聞》(2017年9月11日)。
AY。〈跟自己的一次幽閉式親密〉,《立場新聞》(2017年8月24日)。
吳俊𩣑。〈《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無法跨越的矮牆〉,《立場新聞》(2017年4月25日)。
何俊輝。〈《石頭》演繹小人物辛酸〉,《大公報》(2015年12月14日)。
小西。〈《石頭與金子》: 讓沉默的眾生發聲〉,《文匯報》(2015年11月21日)。
舍利。〈女保安 制服背後〉,《MetroPop》(2015年11月12日)。
卡夫卡。〈勞動異化 漂泊不安中求生〉,《信報》(2015年11月12日)。
何俊輝。〈讓觀眾自由詮釋的《今日城》〉,《△志》(2015年11月)。
鄧正健。〈助言位置.複調敘事.表演異化──《石頭與金子》的美學星座〉,《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2015年11月20日)。
林子策。〈死的是大象,還是螞蟻?《誰殺了大象》〉,《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年6月12日)。
貧窮男。〈誰殺了大象〉,《ARTALKS》(2015年5月12日)。
何應權。〈誰殺了劇場?《誰殺了大象》〉,《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年5月11日)。
葉根泉。〈政治運動後,動物感傷《誰殺了大象》〉,《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年5月11日)。
馬慧妍。〈「誰」殺了「甚麼」?《誰殺了大象》〉,《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年5月11日)。
鄧正健。〈馮程程 編導並進以劇場思索文明──《誰殺了大象》質問體制與國家暴力〉,《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69期(2015年5月),頁66–67。
梁文菁。〈九個關鍵提問 認識「新文本」〉,《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69期(2015年5月),頁42–44。
小西。〈香港當代粵語劇場的表演性〉,文潔華編,《粵語的政治:香港語言文化的異質與多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
黃寶儀。〈模糊、不可視的真相──評《城市一切如常》〉,《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2014年12月10日)。
吉暝水。〈請說服我,這城市一切如常〉,《立場新聞》(2014年12月6日)。
小西。〈敢觀舞台:《城市一切如常》日常的異常〉,《文匯報》(2014年12月5日)。
賴勇衡。〈《城市一切如常》:割開日常〉,《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2014年12月3日)。
鄧正健。〈不要驚醒中產階級之夢——《城市一切如常》裡的真實荒漠〉,《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2014年11月17日)。
卡夫卡。〈當工作主宰生活 一切如常亦壓抑〉,《信報》(2014年11月6日)。
Yan。〈好一個不講故事的愛情故事——評前進進《愛情故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2014年6月)。
黎家怡。〈如果這一切都是假的─油街實現《像是動物園》〉,《文匯報》(2014年9月9日)。
小西。〈符號面前的身體—談《戰1:0》與《鐵馬》〉,《文匯報》(2014年4月11日)。
陳國慧。〈劇場在香港 可以有多政治?-從近年作品看香港政治文化與創作〉,《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51期(2013年11月),頁114–117;轉載至《新文本資料庫:新文本號外》,第3期(2014年)。
謝東寧。〈文字迷宮般的劇場叩問《守夜者》〉,《表演藝術評論台》(2012年11月5日)。
林絮、謝宇野。〈當我們、劇場、社會,都充滿虛妄 香港便刮起了戲劇的新文本之風〉,《南方都市日報(深圳)》(2012年7月16日)。
小西。〈《誰殺了大象》中不知名的「真實界」〉,文匯報(2012年6月29日)。
鄧正健。〈大象的文本實驗〉,《劇場誰怕誰:鄧正健劇評集》(2012年6月14日)。
鴻鴻。〈劇場作為社會公器《女節》第四週〉,《表演藝術評論台》(2012年6月3日)。
佚名。〈《誰殺了大象》──想像穿在身上的象皮〉,《牛棚劇訊》(2012年4月27日)。
吳紹熙。〈來自遠方的暗示,讓聯想伸延至遠方〉,《牛棚劇訊》(2010年6月8日)。
鬈毛妃。〈文本與劇場的距離:評論《遠方》〉,《牛棚劇訊》(2010年6月5日)。
謝傲霜。〈語言的權力遊戲〉,《牛棚劇訊》(2010年5月3日)。
黃國鉅。〈評論:文字美還是文字障?〉,《牛棚劇訊》(2008年10月15日)。
俞若玫。〈在文本和自身間徘徊,輕叩存在〉,《牛棚劇訊》(2008年10月15日)。
小西。〈跟語言同歸於盡的耶利內克〉,《牛棚劇訊》(2008年10月14日)。
鄧正健。〈語言之外的劇場語言:《渴求》和《4.48精神異常》〉,《劇場誰怕誰:鄧正健劇評集》(2007年7月1日)。
小西。〈風格強烈但未臻成熟的《七個好年》〉,《天使樂園:小西的部落格》(2004年8月12日)。
小西。〈寫散文般說書,寫詩般表演?:短評《尋人啟示》〉,《(牆/場)外音》,第9期(2003年8月15日)。
關於馮程程的訪問
謝傲霜。〈《親密 Claustrophobia》 就在身旁的絕對距離〉,《信報》(2017年9月8日)。
劉彤茵。〈一個故事三種演繹 割斷聲畫不依「理」 玩轉真假交錯漩渦〉,《明報》(2017年9月1日)。
何阿嵐。〈有一種距離叫親密──orleanlaiproject《親密》〉,《△志》(2017年9月)。
Janice。〈【文青集結號】彼此穿梭的軌迹〉,《明周文化》(2017年8月28日)。
〈馮程程──劇場是觀看的方式,從邊緣到彼岸〉,《號外》(2017年8月號)。
蔡倩怡。〈無法跨越的邊界〉,《明周文化》(2017年3月30日)。
阿嵐。〈旁觀他人之痛苦──前進進《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志》(2017年3月)。
小西。〈對話馮程程:你很努力,但社會如何懲罰努力的人!〉,《端傳媒 Initium Media》(2015年11月12日)。
〈石頭與金子〉,《文化快訊》(2015年10月25日)。
阿離。〈劇場達人馮程程──自由自,自由往,自由演〉,《星期日生活》(2014年11月9日)。
〈前進進駐團導演馮程程談《城市一切如常》〉,《藝頻》(2014年11月1日)。
吳紹熙。〈前進進與新文本的邂逅:前進進,往何去?從何來? 訪問陳炳釗和馮程程〉,《牛棚劇訊》(2010年10月11日)。
馮程程、鄧正健對談,〈新文本工作室漫談《石頭與金子》:創作養份轉化中〉,《慢工作劇‧本土轉化:新文本運動2015–16 別冊》(2015年10月),頁9–11。
陳炳釗。〈許文強Vs丁力:馮程程的文字與劇場〉,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網站(2004年)。
關於馮程程的紀錄
〈莎拉.肯恩如何勾引我們?──香港演出者對談〉(鄧正健編),《新文本資料庫:劇作家檔案》(2012年)。
〈遠方電郵最終回──導演馮程程與國內戲劇導演曹克非談如何把《Far Away》搬上舞台〉,《牛棚劇訊》(2010年5月3日)。
〈座談紀錄:文學緊釘劇場──可演與不可演?〉,《牛棚劇訊》(2010年5月3日)。
〈遠方電郵3X3──導演馮程程與國內戲劇導演曹克非談如何把《Far Away》搬上舞台〉,《牛棚劇訊》(2010年4月3日)。
〈「文本的魅力」專題/文本欣賞 選段一:《遠方》FAR AWAY〉,《牛棚劇訊》(2010年4月3日)。
〈新文本運動2012──2014「新文本戲劇節」〉,《好想藝術》(2012年4月30日),香港電台製作。
黃馨儀、馮程程,〈台北香港兩地創作人茶聚──「走在文創產業之路上︰我們都是 hamlet?」〉,《牛棚劇訊》(2010年12月6日)。
* 感謝馮程程女士協助整理。
感謝整理!《鷹與潛鳥》還有一篇評論刊於《PAR表演藝術雜誌》,由章可藍寫的〈詩意與失意的嬈動與惱慟〉。另外,記得馮程程在某年的香港戲劇年鑑也有所參與。
感謝補充,已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