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編者的話:地圖上蕩失路途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Sample》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編者的話:地圖上蕩失路途

原文刊於《Sample》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

有一段時間,總是一個人到處走走,以散步之名消磨時間。想來,道理也如重慶森林裡跑步的動作差不多,但放得更為緩慢。我不肯定跑步的人是否習慣在同樣的路線上兜轉,但散步的人常常會走到迷路,因為路上每一件小事都足以勾起追查的欲望,轉過橫街小巷,就已別有洞天了。

迷路是一種奇妙的狀態,你總是在中途的時候才突然發覺,是啊,原來迷路了啊。每一場迷路都沒有起始之點。某一天我如常四處遊走,隨意乘搭巴士,下車又走一段路,結果從沙田跑到了機場,回到藍田,又到了柴灣,決定沿着港島線直走,終於在金鐘的地鐵站外被人截停了。他說:「先生,你好,可否做個問卷?我們想調查市民的交通習慣。」在我迷糊之間,他已繼續問了:「請問你的目的地是哪裡?」當下並無目標,就答:「我也不知道。」他幾乎馬上就有了回應,彷彿觸動了某條神經,竟瞬間拋下一句哲學:「沒理由的,人總會有目的地啊。」我這才突然想起,對了,原來我迷路了啊。

現代的地圖科技早已發達,迷路近乎不可能了。定位、尋路,地圖可說是極為便利的工具,然而我們日日垂頭看着地圖,彷彿又與眼前的地方隔開了距離,地圖就此獲得了自己的生命,浮在土地之上。假若地圖真的獨立起來,與真實的關聯越發薄弱,那我們大概就可以說,圖上表達的空間,正是我們無法到達的地方。

今期以〈你無法到達的地方〉為題,正是要探討地圖在脫開現實的指涉、不再以導航為本位之後,又會有怎樣的意思。封面專題從幾部地圖書籍開始,將一張張地圖視為旅行指南,探討人們抱持怎樣的心態閱讀地圖,又如何將地圖化為己用。「香港繪圖者:董啟章小輯」從董啟章的作品出發,看他如何將香港畫入地圖,但並不是為了再現一個原初的香港,而是回溯從而重繪另一幅圖景,構想本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在一切未被決定之前。「地圖拓樸」審視製作地圖的諸種技藝,以及地圖的變體;「虛構異境」檢閱在其他媒介裡出現的虛構地圖。「液態滑移:海盜小輯」則開始從陸地轉向海洋,探索海盜在海陸之間佔據的獨特角色。「紙上迷宮」則開啟迷宮的大門,展開當中的奧秘,也指向創作部分的迷途之核,走入仍影、洪昊賢、沐羽、蘇棓椏、林小日及何儀等作者的文字迷宮。

無論是樂於迷途,抑或以娛樂的心態觀看地圖,都是不甘於在既定的路線上反覆兜轉,不滿足於從一點到另一點的直線路徑,偏偏打算在繞路探索之間,一再詢問自己的所在與去向。不計較目的地,不強調效率,旅途才有樂趣,即使不過是指尖上的漫遊。那就不妨讓指尖再蕩開一點,按着嶙峋的線條,繪出隨意的路徑,重新摸索地圖的輪廓。

 

Sample 樣本》第七期「你無法到達的地方」內容預告

❒ 你無法到達的地方

一本一本地圖書接續上市,我們為何一直對地圖抱有興趣?會否地圖所展現的空間,其實是一個無法到達的地方,而我們都樂意做指尖上的旅行者,隨着地名與土地的起伏肆意幻想游走?

 

❒ 地圖拓樸/虛構異境

從古至今,地圖的繪製技術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而地圖又如何在各類虛構作品之中扭曲變形,成為讀者眼中一片形同真實的土地?

 

❒ 香港繪圖者:董啟章小輯

自〈永盛街興衰史〉起,董啟章已有意識為香港繪製一幅又一幅地圖。然而,地圖繪製不必然再現真實,從《地圖集》到《自然史》三部曲,究竟董啟章如何以小說實現時光回溯,以書寫營建時空,寫出不一樣的「香港」?

 

❒ 液態航道:海盜小輯

海盜總有某種古老意味,卻在熒幕上隔世復活。原來真實的海盜一直潛伏於我們身邊,沿着液態的航線,鑽過歷史與法制,以非人的姿態與我們並肩而行。海盜與香港歷史有甚麼交雜?以甚麼形式生活,又是如何成為窮凶極惡的代表?

 

❒ 紙上迷宮/文字作為路徑

假如地圖使人不致迷路,迷宮大抵就是地圖的對項了。波赫士與伊藤潤二如何在紙上構築迷宮?文學小說又如何以文字作為路徑,在形式上搭起一座眩目的迷宮?

 

❒ 創作專題:無法找到您的所在

在 Google Maps 盛行的當下,迷途會否反而難能可貴,甚至跡近奢侈?仍影、洪昊賢、沐羽、蘇培椏、林小日、何儀、陳軒在尋跡與迷蹤之間來回往復,各自在遊離之間繪出自己專屬的版圖。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