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三月」──打卡背後讀梁寶山《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藝術三月」──打卡背後讀梁寶山《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

自2012年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ong Kong)被巴塞爾藝術展  (Art Basel) 母公司瑞士MCH集團收購,2013年以Art Basel Hong Kong之名首展以來,近年每到三月全城藝術大爆炸。無論是貴賓預展還是向公眾開放的時段,藝術博覧會入口處總是出現長長人龍,場內更是人頭湧湧 。朋友間社交媒體打卡總會發現與藝術品、門票、貴賓邀請卡或香檳的合影。甚麼時候起香港處處彌漫着如此濃厚的藝術氣息了?梁寶山《我愛Art Basel 》一書封面用上她在各藝博會中的selfie,正好與近年藝博會和大型藝術展覽中看客的指定動作相呼應,打卡自拍似乎已是盛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按Merriam-Webster字典對photo-op的定義是: 一些讓自身適合於或明確地被安排作拍攝照片的情況或事件,且給予被拍攝的個人有利的宣傳。從前只限於名流紅地氈的盛事photo op (或會寫作photo opp),現在一般人都可以了。正如藝術自身,已經不再是神秘的小眾活動。藝術加盛事(event)自然成為人們自拍的最佳背景。即使一般觀眾、藝術家甚至策展人均非藝博會主要關心對象(畢竟是一場展銷會,藝術貨品、藏家與買賣才是藝博的核心),藝術在香港卻看似遍地開花,而香港亦確實在短時間內成為紐約與倫敦之後的全球第三大藝術市場。政府對此沾沾自喜,藝術商更是㧓緊機會做生意,不少看客趁機附庸風雅一番。

本書作者多年前曾說過「總覺得香港欠缺的不是藝術家而是以香港為本位溝通國際的論述空間」。[1]放眼今天,成為藝博之都、大小拍賣行與外資畫廊相繼落戶,媒體無不對藝術作品高價成交作報導,畫廊開幕盛況或國際知名藝術家舉辦展覽等消息。商辦藝博會成行成市,連帶藝術家、策展人、畫商、藏家等等等成為本地報刊頭版名人。被諭為藝壇盛事、大型國際藝術展覽的這些活動,當中的「國際」與「盛事」實質為何?藝術又在哪裡?與作為一般看客又有何干?本書前半部分釐清香港文化與經濟的語境, 後面則對所牽涉的藝術勞動作討論,正好提供一個理解藝術盛事的參考視覺。

 

藝術產業化到金融化

藝術文化在香港於政府政策中一直是被資助的一員,政府財政有大量盈餘依舊沒有增加對藝術文化的資助,本土藝術界可謂艱苦經營。自1999年起政府提出扶植創意工業,以維港美景做襯托,建造文化地標,欲將香港打造成盛事之都,目的實為吸引遊客。硬件因招標過程不透明引來公眾反感。幾次推倒重來,2010年政府終成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撥款西九管理局盈虧興建及管理場地,自負盈虧。

隨着西九效應,藝術生態迅速市場化,商界紛紛忽然藝術忽然文化。地產商積極投入藝術,大型拍賣行先後在港開設辧工室,拍賣成交額創新高,國際畫廊亦頂着甲級商廈的租金進駐。地產商例如有太古坊的 Artist Tree、新世界的K11藝術商場。屋苑、酒店和寫字樓紛紛豎立起大型雕塑。自第一批國際畫廊進駐中環畢打行──如2009年Ben Brown Fine Arts 、2011年的Gagosian高古軒、2016年Massimo De Carlo Gallery──香港甲級商廈高昂租金未有讓國際畫廊主卻步。第二批國際畫廊如David Zwirner卓納畫廊,Hauser & Wirth 豪瑟沃斯等亦在今年開業。

Hauser & Wirth創辦人 Iwan Wirth接受財經雜誌訪問時曾表示,香港的藝術市場將如八十年代的倫敦,經歷高速發展,先有拍賣行的興起繼而出現大型藝博,最終透過畫廊空間讓藝術家與藝術收藏家建立關係,強調畫廊要落地生根,與社區建立連結與對話。[2]然而,近年國際畫廊所落腳的「社區」都是中環 ──一個不斷因應商業活動而被改造成的資本空間。

本書作者強調,近年藝術活動在政府投資推廣署(Invest HK)推波助瀾下以盛事之姿走入主流,一切非因香港有濃厚文化氣息,而是基於香港的自由營商環境,不論外國人才精英還是金融資本,都能自由進出流動,並因簡單稅制受惠。為了讓資金繼續滾動,中環的資本空間不斷被改造成便利最新形商業操作的設置。最近正式開幕,位於中環的藝術商廈H Queen’s發展商恒地稱大樓為畫廊度身訂造如運送藝術品的吊臂、活動外牆、運輸系統等。H Queen’s發展商恒地主席李兆基外孫女、租務部助理總經理李敬恩(Kristine)早於大樓動工前──即2016年──表示:「希望落成後能將喜歡藝術創意、喜歡吃好東西、享受品味生活的人都聚在這裏」。重點說出藝術創意作為產業實質是讓資金與人才(連帶他們的人脈、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兼消費活動聚集,繼而接通全球的一個節點。

2008年金融危機後,藝術市場的全球互動漸於香港顯現。香港面向世界背靠祖國,可說是資金與精英們的避難所,加上近年亞洲經濟崛起,生產出一批財力雄厚的藏家,總資產中就有一成來自藝術藏品。以藝術品作抵押的藝術融資亦可為藏家帶來資金流,以便他們再投資到其他項目上,產生更大利潤。對於經營借貸業務的銀行或企業來說,藝術品作抵押比起傳統抵押品如房產的融資審批過程更快更簡單。任何活躍的市場都會吸引資金進入,期望在與市場對賭的各類交易中獲利。甚至有基金投資者以藝術品分散其他資產市場的投資風險。富商巨賈等大資本紛紛搶佔藝術市場及其周邊。如新世界發展集團執行副主席兼總經理鄭志剛(亦是最富影響力的收藏家、2016亞洲收藏界男神)旗下K11購物藝術中心先後於2009年及2013年分別在香港及上海開業,而廣州K11 亦已於今年3月31日開業。

凡此種種,都增加了藝術品及其相關(跨境)資本的流通甚至炒作,而藝術商亦欣然在合作中獲利。Art Basel Hong Kong 的前身 Art HK於2008年開辦,其成功令Art Basel 母公MCH集團將之收購,2013年Art Basel Hong Kong首展以來,不論參展畫廊數目與入場人次都大有進帳。搞手任天晉(Magnus Renfrew)帶着香港的 「成功經驗」,此時於台灣宣布推出Taipei Dangdai,並擬定於2019舉辦。

 

金融化下的藝術勞動

香港步入後工業經濟,生產力停滯使利潤越來越低,資本續漸從實質生產中退場,轉投金融市場追求利潤。在香港政府的發展大計中,藝術文化被收編在官方的「創意」論述當中,利用來解決經濟轉型下發展的瓶頸。藝術價值貨幣化被金融才俊視為商機,藝術中介亦樂見其成。藝術與金融走在一起後,對整體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不同領域帶來深刻影響。藝博熱潮的表象下是藝術迅速被市場吸收,其相關交易更越趨於金融化,放大資金的滲透程度與影響。金融化使資本持有者的資本有機會倍增,但金融資本進出引起的經濟波動,直接衝擊沒有多餘錢作投資的勞動者。本書作者以田野考察的方式,詳述藝術家的表現與外部政經權力的相互作用和關係,繼而討論藝術勞動議題。關於藝術勞動的討論,篇幅不如前半部關於文化與經濟語境般詳述,但所提出的問題卻十分及時,且對其他行業的勞動者同樣有參考價值。

藝術家或相關人員(很多時候藝術家的助手同樣是藝術家)的勞動形式比其他勞動者更為複雜,涉及個人智力和情感的密集勞動,工作與休息的界線非常模糊。藝術家的技藝與勞動結晶成藝術作品進入交易,然而左右交易的,不只在於藝術品本身,藝術家其人其態度也是決定性的。一方面,藝術家的態度與脾氣可以被藝術中介精心安排,並在各種盛事中被重新演繹,成為吸引藏家的手段。作者解䆁,在開幕酒會或派對等盛事中,藝術家、藝術公關、畫廊助理等人各有角色,以巧妙的情緒勞動營銷作品,更是營銷藝術家本人。工作和作息難以區分,如此的勞動狀況常見於創意新貴 Creative Class。[3]

另一方面,與藝術相關的學位越開越多,人力過剩,為藝術商提供大量低廉勞動力。而與其他課程相比,修讀藝術相關學科的人或多或少對藝術有一定熱情,有機會參與業界盛事自然不計回報。熱情讓他們不斷成為被剝削的對象。不同於過去的福特主義勞動方式,在講求「食腦」的創意工業中,浪漫化的勞動讓作息模糊不清,並要求人們全情投入,人們被困於無盡的工作狀態中。身處香港這個新自由主義社會,幾乎各行各業的勞動都難逃被剝削的宿命,業者認識自身所處的境況,才能認清誰是真正同一陣線的盟友,才能在面對結構性剝削時形成更大的抵抗力量。香港中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和金融化環環相扣,一切按經濟邏輯運作,強調工具理性。藝術能否另覓出路,讓參與者──不論是創作者、觀眾或其他人──能透過藝術重奪自主自決的能量?

藝博會近年比公營博物館或藝術館更受注目,主導了大眾的藝術品味,藝博會已不只局限於象牙塔內,不只業內人仕才討論,它的現象已進到更大的公共範疇。與其批判看客打卡庸俗,或為藝博會沒有負起教育觀眾的責任而失望(那畢竟是做生意的場合),不如讓公眾意識到藝術熱潮背後的矛盾,意識到這「盛事」對業者或有志從事藝術者的影響。不論是業界人士、一般看客,還是有意投身藝術市場的人,都能從此書得到啟發。本書作者將學術研究以普及語言帶給廣大讀者,多角度扣連藝術生産與資本運作在當下語境的複雜關係,在「藝術月」出入各大藝博會場、開幕酒會和晚宴時讀此書,必會令讀者對藝術背後的權力關係有更深體會。

【書籍資料/購書:這裡】

 

注釋

[1] 《他人的故事—我們的註腳:香港當代藝術研究(1990-1999)》。香港:香港藝術中心,2002。

[2]《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中文版,2018年3月21日,第141期,42-47。

[3] Richard 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2002.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