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岸上漁歌》,先不要看那本書。把黑色的CD拿來放,聽不懂便揭開歌書一邊聽一邊按文摸索,〈大星叠小星〉:「挑拋六甲是泥濘」;〈正月烏頭走入涌〉:「更耍嬌連嫁老公」;〈嘆大兄哥〉、〈鼓膽〉……生老病死就在這十餘首的漁歌裡走完人生的歷程,而隨歌聲飄盪的漁船,上了岸,拍不出浪。
錄音裡的男女,都是老人家。最近聽了不少這類歌,陸地有山歌,水口婆婆哼唱圍頭話,大嶼山的發展截斷了那段歷史;而漁民們有漁歌,憑歌數魚名,嫁娶出殯都在那節奏重覆的吟唱裡。不論山歌還是漁歌,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歲月裡,一代代流傳著關於生存,關於生命的故事。這是為甚麼我喜歡《岸上漁歌》這個項目。
聽過了歌,便可以看故事,或者,播放白色的DVD,看歌者現身說法。《岸上漁歌》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精美的套裝包括書刊、錄像及唱碟製作,以漁歌為主體,唱片記錄聲音,錄像拍攝錄製的漁歌及其過程,還有書刊細數不同主題的漁歌及嘆者的故事。
關於漁歌我們所知不多。關於香港漁民,更是一個陌生的族群。在香港現存的數千漁民人口中,包括經營漁塘的,魚排的,還有仍然出海捕魚的,但那些零碎散落的族群脫出大眾視線,2013年政府停發漁民牌後更使行業沒有入行途徑,截斷傳承的可能,在漁護署那些貌似漂亮的漁業相關培訓課程與工作坊裡,我們只能找到休閒漁業,找到漁業生態導賞,卻找不到如何教你實實在在地當一個漁夫,打漁為生的課程。
行業在官方的休閒化,導賞化之後,播一回《岸上漁歌》CD,水上人家的歷史傳承在老人的嘆調裡只留下裊裊尾音,不論離島上的漁民邨為多少漁民及其後代提供了遮風雨的安樂居所,以漁起家的香港,我們對於漁業的認知大抵除了立法會有多少功能組別票外,便餘下哪裡的海鮮又抵又靚。
這些都註定《岸上漁歌》只能是保育項目的一個檔案,影像也好,聲音也好,書刊也好,記錄存檔。若悲觀點看,在社區巡迴放映過後,最終也是File Closed。
但樂觀點想,《岸上漁歌》本身便具備教育功能。初拿上手不免疑惑,在獲取資助進行記錄及社區工作,《岸上漁歌》套裝也未免來得取巧。CD、DVD及書刊三者內容重覆者多,互補者少。我自是期望漁歌作為主題,錄像及書刊則透過不同的角度切進本土漁民的生活狀態,更甚者,提供更多漁民文化內容──誠然,文字以不同主題的漁歌及漁民劃分,透過人生不同歷程、數魚名等章節述說不同漁民的生活故事,單以書刊來看也是好看、值得看的。但以套裝來說則略嫌單薄,CD之漁歌,DVD之嘆唱錄製現場,書刊之嘆者生活,其實是三者為一。以一開三自然期望有更厚重的內容──當然,現時聚焦漁歌,個人生活痕跡自然流露,這個套裝除了值得看,其製作及記錄也相當好看,期望更厚重內容不過是我個人貪心之過。在這個任何事物都可以隨時消失的時空,未免令人,如我,顯得急躁多貪。
但要看《岸上漁歌》並不能單單看書,看碟,或聽歌。若是那樣便真的是close file了。製作團隊同時展開社區巡迴,把漁歌帶到不同地區,與不同受眾分享。我記得在推廣《城市日記》一書時與讀者一同登上漁民的捕魚船,看漁夫下網,收網,打漁製作咸魚售賣等過程,那是單打獨鬥的個體戶。漁歌唱的卻是一個族群的興衰,出嫁、上山,場面想來都墟冚;數魚名,數地名,在茫茫大海辯認海岬山形,代代相傳的智慧與知識不落筆墨,也叫人聽得興起。我最愛書刊中的地圖,那是以海為主角,以陸地為配角的「海本位」視線,與看慣的陸地地圖截然不同,彷彿開了另一隻眼看世界。
而這個世界我們如今只能在檔案中尋找。於是我更加期待在社區放映與分享裡,更多城市人可以藉以認識及了解關於香港漁民的點滴,哪怕只是嘆一回漁歌,都可叫我們知道香港這塊土地仍然存在著不一樣的族群,有著我們陌生的文化。
《岸上漁歌》到底是提供了一個契機。文字或錄像沒有經常翻看,倒是CD在「清山塾」播過好幾回。有個在嶺南大學讀書的外國男孩聽得不明所以,我們說,是漁歌。然後與他數魚名,告訴他元朗的烏頭,告訴他魚塘,告訴他吃了甚麼,可以吃甚麼落肚。如是這般File便不會結檔,我們當下可以知道的可以訴說的,歷史也好,文化也好,那份精美的套裝拿在手裡,也有故事可以說給不同的朋友知道。
* 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