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詞源上看來,災難(catastrophe)在希臘語中原指一場顛覆,又或突如其來的變向。或許,我們可以想像一輛飛車,軚盤扭得多了,就會引發意外。然而,英語首次引入這一個詞語的時候,卻是用在戲劇之中,用以描述劇目最後的一幕劇,由於catastrophe往往用在悲劇上,久而久之,就成了今日我們所理解的意義。災難宣告了常態的終結。也許,體察天災、意外、轉向、終幕這幾重意義,我們才能真正明白,災難之於我們的影響。此時此地,一切尚未明晰,對災難的思考想是相當切身。
「災難摧毀一切,卻又同時讓一切完封不動。」法國文論家布朗修(Maurice Blanchot)在《災難之書寫》裡這樣寫。皆因,災難未必是一場真切發生的毀損事故,有時候僅需要知道一點新的資訊,獲取一些新的知識,就足以觸發翻天覆地的改變。災難未必是事故,卻毋疑是一件事件,將一切改弦易轍。因此,在布朗修的眼中,災難總是一直臨在,卻不真正到來,從未於眼前展現身姿,卻鋪在並不確切的未來之中。我們焦慮,我們回顧,卻無法直面災難。如是,必須問的問題或是,我們如何知曉災難?繼而是,怎樣應對?災難本就存在,抑或是因何緣由而起?
今期《Sample 樣本》以「災難應變手冊」為題,細數災難之前之後的應變策略,關注的實際上是關於災難的知識問題。封面專題「災難應變說明書」鑽入政府文件,審視各種災害發生時的應對手段,從而檢驗當中的陰暗之處。「香港的災難敘事影像」以2018年颱風山竹為重心,透過颱風報導影像的嬗變,揭示群眾影像和創作如何改變災難的面貌。「如何迫近意外當下」借助黑盒等科技裝置,研究人類如何記憶災難,以科技中介貼近災難發生的一刻。「劫數藍圖」一輯,攤展災難的詭異時序,每一項科技發展均包含了失靈所致的意外事故,朝向未來的規劃,同樣是災禍的藍圖。創作專題以「災難演習」為題,葉晴、詩哲、虞興華、葉梓誦、林三維、李日康各以文字設計演習內容,塑造災難現場,預演或重演出形形色色的災難。我們如何能夠理解此時此地所發生的事件?或許必須遙看他方,互通互感,「書寫他方的災難」一輯正是嘗試。
The Sense of an Ending──文論家克莫特(Frank Kermode)研究小說中的末日意識的著作,正是以此命名。感知終末,結尾之意義,就是承認現時的理解即將/經已失效。往昔的日子已然斷裂,我們活在「其後」的時間,逃難又或苟活,有時不到我們選擇。重建、復興,那是倖存者的工作了。
【精彩內容預告】
❒ 封面專題/災難應變說明書
❒ 香港的災難敘事影像:以風災為例
❒ 如何迫近意外當下:災難記憶與科技中介
❒ 劫數藍圖
❒ 創作專題:災難演習
❒ 書寫他方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