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編者話:微物的體溫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Sample》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編者話:微物的體溫

* 原文刊於《Sample》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

「羅卡定律」可真是一種浪漫的想像。

作為鑑證科學奠基的指導原則,法國警官羅卡(Edmond Locard)認為,一切的接觸均會留下痕跡,每一觸碰都是物質的交換,只要找出痕跡,確立證據,就能證實疑犯與死者曾經相接。那就如同〈微物〉歌詞所說了,世上微物,也有着你的體溫,物質即是記憶,兩者再難分離。人會因情緒而使記憶含混,物證卻不會說謊,不會作偽證,若有問題,也只是人類的操作問題,無法尋得物證、無法仔細研究、解讀……

這當然是一種浪漫的想像,至少在科學上來說,與真實確實有一段距離。羅卡定律形同思想實驗,只能指引思考方向,實際上卻難以應用:證據有時限,往往會隨時間而磨滅,只消數個小時就會消失蹤影;觸碰確會使物質交換,卻也會在千萬次觸碰中將許多不明物料散佈各地,痕跡總是以混雜的姿態相互覆蓋,衣身上即是萬物的混沌……

鑑證科學不如影視作品般,總是以真理的形態展現,反而總是與可能、偶然為伍。鑑證專家以調查翻譯出物件秘而不宣的語言,指出可能,呈上法庭,讓控辯雙方為此找出具說服力的說法,從而判罪。鑑證(forensics)源出於拉丁語的forensis,原指與論壇相關,在公眾地方掀起雙方辯論,從而決定哪方獲勝。在論壇上,雙方均可為物件發聲,這在古羅馬的修辭學家眼中,是一種名曰擬人論(prosopopoeia)的技巧,可以代遠方的物件發聲,作出指證,也能替國家、政權賦予聲音,甚至將之告上法庭。由此可見,鑑證不僅是用以重組案情、為人判定死因的技藝,更有其公共意味,物件、法律、公義、政治、歷史,就此連上關係。

今期《Sample 樣本》探索鑑證技藝的議題,除了是要理解鑑證的魅力所在,更是試圖尋究鑑證科學的現代意義與限制。封面專題細數鑑證技術的流程,佐以四組個案研究,檢視鑑證的應用實例;藝術鑑證除了研究偽畫的作法與鑑別外,也探討真與偽為何各有差別;隨着真實案件紀錄片近年再次興起,我們也推介了多款影視作品,詰問鑑證推理為何日益公共化。「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追尋文學作品中的鑑證呈現,探索詭計與心理的交纏。創作專題以Lost and Found為題,夏芝然、李嘉儀、沐羽、蘇棓椏、齊琰、虞興華分別攤展出失去與尋索的過程,自我由此定形又再散逸。另外,今期的專題介紹則聚焦英國的鑑證機構Forensic Architecture,如何以建築學的知識調查各國於國界邊緣犯下的戰爭暴行,將鑑證的質詢視角扭向國家,意圖尋回鑑證的公共批判意味,將之帶上國際舞台。以物為證,鑑證所保守之物不能僅為國家機器服務,總是面向公義與歷史。在溫度痕跡消散之前,必須好好紀錄。

 

【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

《Sample 樣本》第十二期〈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現已出版,本期聚焦鑑證科學,歡迎一同拿起放大鏡,學習偵探技藝!

 

❒ 封面專題/偵探先生的鑑證技藝

熒幕上,我們看過各式偵探以鑑證技藝偵破奇案。然而,鑑證科學的實際操作,到底有何機制,會經過怎樣的流程?今期封面專題將順序細數鑑證過程,分辨各個專業範疇,𨤳清術語,並輔以四組個案研究,詳述查案細節。實例包括:

  • 法醫人類學/從骸骨推論死者身份
  • 法醫植物學/借一株藍花假紫荊推導真凶
  • 文書鑑證/細數筆跡、簽名、字體、紙張鑑定手法
  • 歷史鑑證/從建築學判別納粹大屠殺的真偽

 

❒ 詭計馬戲團

自柯南.道爾撰寫福爾摩斯第一部長篇作品《血字的研究》起,推理小說就與鑑證技藝拉上關係。文學作品究竟怎樣呈現鑑證程序?江戶川亂步〈二分錢幣〉、杜斯妥也夫斯基《罪與罰》、康拉德《密探》等三部作品,到底如何借助鑑證的跳板,勾勒出詭計的多重面貌?

 

❒ 藝術鑑證

藝術家越有名氣,真跡越是罕有,往往就能賣得更為高價,成為翌日傳媒報導的焦點。也許,正是與價格的掛鉤,令我們對藝術鑑證益發有了興趣。為了鑑定真跡,藝術鑑證動用諸種方法,從物質層面去判斷畫作的年代。然而,這種對「真」的執迷,到底是從何開始?

 

❒ 真實案件紀錄片推介

偵探劇集一直為人注目,近年卻也重新掀起了真實案件紀錄片(True Crime Documentary)的風潮,於各類串流平台上成了大眾可以沉溺的消閒節目。在公義難以實踐的當下,重組懸案、探索司法漏洞的欲求,正正化作了真實案件紀錄片的發展動力。

 

❒ 創作專題:Lost and Found

假如推理小說的範式,就是將隱藏的真相再次揭露,水落石出,那也就是相信,一度失落之物可以重新尋得。然而,從丟失到尋獲,開初所失之物會否早已變質?因失物而開展的尋覓旅程,是否終究會在路途上走入胡同?齊琰、夏芝然、虞興華、蘇棓椏、李嘉儀、沐羽各自啟程;失去與尋索,往往是驅動旅程的一組詞語,自我在此稍稍定形,又再散逸,預備迎接又一次循環。

 

❒ 研究專題/Forensic Architecture:讓鑑證為公共見證

現代的鑑證技術,往往集中以科學方法,處理法庭案件。在今日的用語上,鑑證也被「正名」為法醫科學,將醫學、科學、法律組合為一。然而,在科學及法律以外,鑑證還包含哪些範疇?在成為今日的鑑證科學以前,這個字詞到底經過什麼發展?於 2010 年,英國的埃亞勒・華茨曼教授成立名為「鑑證建築」的研究機構,試圖令鑑證重奪公共意味,以建築學的方法調查各國政府暴行,確保人權,將鑑證視角扭回國家機器,彰顯國家壟斷鑑證技藝的危險性,其宗旨正是:法律面前,理應一切平等,鑑證不能只用作壓制個體的手段,國家政權不能倖免。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