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紛擾的幾年,好些文化界前輩悄悄地告別塵世而鮮為外界所知,梁寶耳是其中一位。最近筆者探訪他的胞妹、歌唱導師梁月玲,才得悉梁寶耳離世的確實日期是2019年5月9日,享年96歲,喪禮以綠色殯葬儀式舉行,前輩的紀念碑牌設
梁寶耳原名梁日明,另有筆名程逸。廣東南海人,1923年生於香港,後隨家人移居上海,畢業於天主教會開辦的聖芳濟書院。[1] 1949年回港定居,一面與兄長梁日昭(1922–1999)合作發展口琴音樂事業,一面從商,專注研究音樂、哲學和英文。六十年代中開始在報章雜誌發表文化評論,介紹中外音樂歷史及世界商貿狀況,深受讀者歡迎,九十年代製作唱歌學英文的教材,長期致力推廣音樂教育及文化哲學。
作曲作詞人黃霑曾撰文形容梁寶耳是奇才、寫旋律的高人,奉他為師。他的知識憑努力看書和觀察而來,但非常廣博精深。他是濁流中的清流,個性耿介,我行我素,且「但開風氣不為師」,寫了作品,得一兩知音,就不問其他,自甘淡薄,自得怡然。
梁月玲也表示,二哥梁寶耳十分刻苦好學,中英文俱佳。小時常見他常穿着破鞋徒步上學,從無怨言。
梁家五兄妹自小受父親薰陶,都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梁月玲憶記,父親梁正平雖是一名商人,但十分鍾愛西方古典音樂和文學,家裡收藏了大量唱片和書籍,母親程玉華喜歡畫油畫和西方舞蹈。父母原居於香港,兩位兄長及姐姐都在香港出生。
梁寶耳生前的文章記述:外祖父是上世紀初香港最大德商洋行的買辦,父親第一份工,便是在他的買辦房任職員。後來父親自立門戶,先轉職另一家德國商人經營的洋行任買辦。離職後,與朋友合辦香港第一家華人經營的洋行:華信洋行。合股人包括蔣法賢醫生及蔣的舅父。可惜遇上海員大罷工,出入口生意大受打擊,公司開了一年便結業。當年二十四歲的父親隻身往上海另謀發展。母親為了支持丈夫創業,不顧娘家反對,外出工作維持家計,毅然到廣州為一家法國繡花線廠任推銷員,及在一家中學兼職美術教師,梁寶耳兄妹三人則分散寄居在不同的親戚家中。後來父親在上海幹出成績,母親便帶着他們赴上海與父親團聚,一弟一妹先後在上海出生。
父親在上海開設的洋行生意起初極佳,執男裝呢絨及五金業的牛耳,但好景不常,日本侵華戰亂頻仍,生意一跌千丈,父母無奈典當渡日,梁寶耳和兄長一度要停學在街頭當小販幫補家計。母親最後操勞成疾,在抗戰勝利前一年病逝。父親的生意在戰後迅速復興,不幸又爆發內戰,一家重回香港生活。他認為母親的慈愛和奉獻精神,父親的好學和擅於逆境中奮鬥,都對自己的性格有很大影響。
梁寶耳的兄長梁日昭七歲開始,跟隨鄰居日本人小島先生學習吹口琴,17歲參加上海的中華口琴會,師從當時著名的口琴家王慶勳和王慶隆兄弟學藝。梁寶耳少時跟著兄長加入中華口琴會學習吹口琴,後來興趣轉向作曲、編曲及鋼琴。1945年戰爭結束,熱愛口琴音樂的梁日昭與同好成立友聲口琴會,自任會長,剛中學畢業的梁寶耳則負責作曲和編曲,為了慶祝抗戰勝利,他作了一首《勝利圓舞曲》,由友聲口琴會成員到各學校、社團和電台演奏。
1948年起,梁家成員分批由上海移居香港,梁日昭最初在港經營唱片店,其後發現口琴這種廉宜又輕便的大眾化樂器,並沒有很多演奏活動,於是在香港再成立友聲口琴會招收學生,並主動聯絡兩家廣播電台:麗的呼聲和香港電台,自薦演出,及到各學校推介及開辦不同程度的口琴研習班,培養不少音樂人才,黃霑是其中一位。
梁氏兄弟分工合作,梁日昭主要演出和教學,梁寶耳負責編曲、作曲及行政工作。他們得到曾留學日本的作曲家梁樂音幫助,取得日本一家口琴廠的海外代理權,並合作生產由梁氏兄弟設計的「樂風」牌口琴,及後來研發的口風琴。1959年商業電台開台後,梁氏兄妹長期負責一個逢周日晚播出的音樂節目《一曲難忘》,梁寶耳每次都會為節目帶來一首自己作的新曲,吸引不少聽眾,其後他們成立唱片公司,灌錄口琴音樂及為妹妹梁月玲推出唱片。
梁月玲表示,梁家的女兒都有唱歌天份,姐姐月恆在上海曾參加歌唱比賽得獎,但到香港後沒有以唱歌為業,而自己的興趣有增無減,經常在兄長主持的電台節目中演出,對口琴則覺學習艱難。
1960年,《星島日報》主辦第一屆全港業餘歌唱比賽,梁月玲參加國語時代曲組,只入了決賽,沒有得獎,但兄長鼓勵她再接再厲,翌年終於憑着李香蘭的名曲《恨不相逢未嫁時》,奪得冠軍,後來成為邵氏公司演員的樊梅生得到亞軍。當年歐西流行曲組的冠軍是盧永華(即後來的著名司儀蕭亮),亞軍是梁淑怡(即後來出任立法局議員的周梁淑怡),這屆的入圍者還有日後成為名歌星的鍾玲玲、劉鳳屏等,可說高手雲集。梁月玲自此踏上職業歌手之路,在美麗華、百樂等酒店的夜總會演唱中英文歌,七十年代又遠赴美國三藩市等地的夜總會演出。
她說,所有兄姐都已返回天家。她是家中么女,1941年在上海出生,因母親早逝,兄姐都對她特別寵愛,支持她向自己鍾愛的歌唱事業發展。二哥梁寶耳常提點要堅定志向,不要隨波逐流。二哥為她作曲作詞的多首作品中,她較喜歡1963年灌錄的《夢江南》,及中英文歌詞合用,反映香港實況的《香港之歌》。她透露,父親的古文根底很好,也參與《夢江南》的填詞,那時兩父子反覆斟酌用詞,修訂再修訂。她很欣賞二哥做事細心認真。大哥的口琴音樂成就,二哥在幕後作出很大貢獻。她還有一位哥哥梁日修,擅長口琴和打鼓,亦曾在夜總會和樂隊合作演出,及參與唱片製作。
梁寶耳在六十年代中開始,以這個筆名在《中國學生周報》撰寫音樂評論文章。Paul是他的英文名,寶耳是Paul的音譯,也表示有一對寶貝耳朵鑑賞音樂。他其後發表文章的刊物,包括《音樂生活》、《音樂與音響》、《盤古》、《信報》、《信報月刊》、《百姓》等,他的寫作題材很廣泛,除了音樂,還涉及哲學、文化、政情、時事、經貿等各方面,部份文章輯錄成書出版。其中在《信報》以「程逸」這筆名撰寫的專欄《商思話》,由七十年代寫至二千年代初,維持最久。梁寶耳曾任職國際商貿機構,也投資經營過製衣、製鞋、電子零件等不同業務,積累了不少商貿見聞和心得與讀者分享。
九十年代開始,梁寶耳把多年來對音樂和英文的研究心得,製作成多輯《唱歌學英文》的影碟教材分期推出,幫助兒童透過輕鬆有效的方法學習英語。那時已轉職歌唱導師的梁月玲曾利用這套教材,在社區開班教授年幼學童。兄妹的合作不止於此,還一起圓了一個四十多年的夢想。
原來五十年代以來,他們兄妹都十分喜歡美國著名女歌手比提比芝(Patti Page,1927–2013)的歌聲,三哥梁日修更是忠實歌迷。梁寶耳特別為比提比芝作了多首配合她風格的歌曲,由梁日修填上歌詞,寄給她的經理人,希望比提比芝能唱出他們兄弟合寫的歌,可是一直石沉大海。四十多年後的1998年10月,比提比芝來港演出,經製作人樂仕引介,梁日修終有機會與偶像會面。當她知道梁氏兄弟為她度身寫歌,保存了四十多年,留給她來唱,覺得好奇和感動,便要求將歌曲留下讓她細聽。梁日修當時並不存厚望,想不到她返回美國一星期,便答應接受邀請,灌錄梁氏兄弟作給她的三首歌曲。包括:
- I’ve Made Up My Mind To Make You Mine
- Tokyo Night
- Tell My Why
2000年底,這三首歌連同比提比芝十多首經典金曲錄成的CD,終於面世,以《Tokyo Night》為名。在比提比芝去世前一年的2012年,他們再一起合作錄製英文CD《Hope for Mankind》,紀念德蘭修女(1910–1997)百歲冥壽,並宣揚仁愛精神,當中一首梁寶耳的作品〈Ave Maria〉是梁月玲的至愛。
這一年,梁氏兄妹更合作推出天主教歌曲CD《God Bless Our Holy See––Barca di Pietro》,由梁寶耳作曲作詞,梁月玲和男高音陳培智主唱。碟內八首歌有兩首是意大利文,請得陳日君樞機填詞,另外英文歌〈God Bless Our Holy See〉,由梁日修及陳日君合寫歌詞。其後梁月玲和梁日修一起到梵蒂岡,把這CD親自送給教宗。
特立獨行的梁寶耳終身不婚,最後幾年與弟弟日修同住,因感冒引致併發症,2019年在廣華醫院離世。其紀念牌上的肖像也別樹一格,不是照片,而是黑白掃描的頭像,從畫角的簽名看,似是已故女插畫家高寶的手筆。
如梁月玲所說,梁寶耳是孜孜不倦實踐理想的人,步入晚年仍努力編寫新歌,修訂舊作。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17年,為他的哲學書《新哲理》推出修訂版出席發佈會,與讀者交流。當時年屆九十四歲的梁寶耳仍關注民族的命運,期待自己的著作能進入中國大陸,讓年青一代閱讀,從而建立正向的人生態度。希望他的遺願能早日實現!
注釋
[1] 聖芳濟書院(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又稱聖芳濟學院,是清末到民國年間上海的一所男校。1874年由天主教耶穌會創辦,翌年由法國聖母小昆仲會接辦。1923年,聖芳濟書院成立中國部,另設校舍作為專收取中國男生的中學,稱為聖芳濟書院分校。日本侵華期間,此分校改名為「聖芳濟中學」。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校被上海市接管,校內的修士被驅逐出境,他們到香港後,在大角咀另辦聖芳濟書院至今。
謝謝報導。